不論如何,相處十多年了,嬴政對呂不韋還是有感情的,但這份感情已經被消磨得越來越少了。
終於,他給自己的仲父,這位和自己政治理念不同,又功高震主的呂不韋寫了一封語氣極為幽怨的信。
短短30個字,氣死人不償命。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意思就是:
你算老幾?
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秦國卻在河南給了你十萬戶的封地。
你誰呀你?
你跟寡人有什麼關係?寡人居然還要稱呼你為“仲父”。
趕緊麻溜帶著你們一家老小滾到四川去。
呂不韋看到之後都氣懵了,拿著信紙的手都在抖:
“這,這……這個沒良心的,養不熟的,白眼的,狼崽子!”
“他不認我了!”
居然問老夫對秦國有什麼功勞。
“老夫為了大秦做過什麼,明明你是最清楚的!”
呂不韋渾身的血都涼了,他在秦國待了二十年。
用了半輩子的精力,為了秦國做了那麼多事。
雖然後來他飄了,講究排場了,拉幫結夥,不肯放權……但這不是人之常情麼,誰能捨得放下權利呢!
結果新老闆一句話,居然他所有的功績全部否決了。
他耗費心血編撰的《呂氏春秋》,新老闆不喜歡。
呂不韋心目中理想的君臣關係應該是“君無為而臣有為”,君主最重要的工作是選賢任能。
而新老闆這種大權獨攬的性格,根本就不可能接受呂不韋的這種君臣模式。
仲父是帝王對宰相重臣的尊稱,齊桓公當初就稱呼管仲為仲父。
嬴政居然問憑什麼稱他為仲父,你呂不韋和我們又沒啥親戚關係。
呂不韋自問,沒有他的謀劃,把嬴政的爹運作成太子,現在嬴政這小崽子的墳頭草都老高了。
太寒心了。
“老夫怎麼就配不上一聲仲父了!”
“老夫花了十多年的心血,教導他,提點他……結果居然培養出這麼一個冷血的狼崽子……”
龔具也感慨:
“孩子叛逆期,之前壓抑太久,現在都爆發了,呂不韋你理解一下。”
“況且你在人家親爹死後,又跟人家媽睡一起去了,這事吧……是挺噁心人的……”
呂不韋算看出來了,嬴政已經起了殺心。
嬴政在信的最後還特意提了一句呂不韋的家人,要讓他們滾去巴蜀之地。
那時的巴蜀之地,還沒開發完全,是荒蠻之地,只能跟食鐵獸大眼瞪小眼,而且進出都及其不方便。秦國都是把犯人移民到那裡去住的。
這已經是在威脅和暗示了。
新老闆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前總經理呂不韋,你最好自己體面點,否則我讓你呂氏三族都不體面。
呂不韋唯一欣慰的是,在這個新君的統治下,秦滅六國,應該不遠了。
放下信,他就喝了毒藥,自殺了。
看著天幕,如今已經七十歲的李斯涕泗橫流,他年輕時還曾經投靠在呂不韋門下。
看到呂不韋的結局,李斯難免兔死狐悲,心裡說不出的感同身受。
可能,歷代權臣大都沒有好下場吧。
他還記得呂不韋離開咸陽城的那天,對他說:“客卿是大才,大王與秦國,以後就拜託了!”
李斯太瞭解秦始皇了,他從不濫殺功臣,也很少猜忌,在他手下當丞相,真的可以做很長很長時間。
“呂相邦,你糊塗啊!”
呂相邦應該是本朝最差的結局了,他李斯將來的結局肯定比呂不韋要好。
君臣30多年了,李斯想著,皇上無論如何是不會忍心殺他的,不管他將來犯了多大的過錯。
秦始皇走到李斯面前彎下腰問:
“先生覺得仲父可惜?”
“朕是狠心的君主?”
“絕對不是!”李斯用手理了理儀容,正色道:
“老相邦去世時,已經快60歲了,直到死前都賓客盈門,從商人到權傾天下,名滿天下的相邦,得到過最頂級的名利和權勢。”
“陛下後來也沒有苛待他的家人。這已經算是很好的結局了。”
看到李斯已經把話鋪到這兒了,趙高搶先奉承:“陛下是萬古少有的仁君。”
龔具聽到趙高的話,噁心得渾身都掉雞皮疙瘩:“敢再不要臉點麼?”
“嚴格來說,秦始皇和“仁”這個字,沒有半毛錢關係!”
三國,蜀漢。
劉禪不是很理解嬴政:“為什麼要親政?你明明有一個這麼好的仲父。”
“朕也有一個好相父,像朕一樣在丞相的庇護下躺平,不香麼?”
“統一天下的任務,其實朕也有。不過丞相寫完《出師表》之後,就替朕去北伐了。”
明朝。
朱元璋:“呵呵,秦始皇當然容不下呂不韋,呂不韋侵佔了皇帝的權利。所以,朕才會如此英明地廢除了宰相這個職位。”
“哈哈哈哈哈!聰明如朕,從根本上解決了延續上千年的皇權和相權互相牽制的矛盾!”
“雖然沒了宰相,但只要自己多幹點活,就可以少了很多鬧心的事!”
萬曆皇帝朱翊鈞:
“呵呵,太祖雖然廢了宰相制度,但後來的皇帝又成立了內閣首輔這個職位,也是百官之長,跟丞相只不過是換了個名字罷了……”
“太祖,您是不怕多幹活,但朕可受不了這個累。”
“呵呵,你們是不知道,朕的那個內閣首輔張居正曾經給朕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多大傷害呀……朕小的時候,他什麼都管著朕!”
“他天天表現的跟朕的父親一樣,要求朕做一個表裡如一的君主,可背地裡,身為人師的他,居然照樣貪腐。”
“張居正教育朕要自律、節儉,他自己回老家卻陣容豪華奢侈。”
“據說張居正仗著自己長得帥,還和母后有一腿。”
“知道這些之後,朕的心態就崩了,朕黑化了……”
“朕後來抄了張居正的家,圍困餓死他的家人,還剝奪了他的一切榮譽。”
“雖然張居正當時已經死了,本應當開棺鞭屍,但念在其在朝廷為官多年,網開一面……”
龔具覺得這個萬曆皇帝多少有點不懂事了:“無論如何,張居正實行變法,給大明至少又續了50年啊!半個世紀啊!”
“萬曆,你將來會後悔的……”
清朝。
順治:“嬴政還是不夠狠。”
“攝政王多爾袞跟朕的母后也有一腿。太過分了,朕的母后可是他嫂子啊!餃子就這麼好玩麼?”
“攝政王那些年,把朕壓制的好苦啊!他把朕的玉璽、兵符等全都搬進了自己住處,他只是朕的叔叔,卻讓朕稱呼他“皇父”……”
順治:“多爾袞死了之後,朕剝去他的封號,判其為“謀逆之臣”,命人摧毀了他的墳墓,還將他的屍體掘出來鞭打,往他的墳墓上刷上黑漆!”
龔具:“好好好,我算看出來了,眾位陛下都是狠人。”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孤兒寡母這個盤,不能接!”
“君主年少,權臣當道,這個局,連張居正那樣絕頂聰明的人都把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