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7章 巧合

“你誤會了,我和那一位沒有任何曖昧關係。”燕辭晚如此解釋道。

蕭聞意半信半疑:“若你們沒有關係,他為何要贈你宅子?”

燕辭晚知道自己若不把事情說清楚,蕭聞意是不可能贊成她和蕭妄在一起的,為了表現自己的誠意,她如實說道。

“因為他把我當成了女兒。”

蕭聞意是個聰明人,一下子就從她的話裡聽出了另一層含義。

他試著問道:“冒昧問一句,你的母親是?”

“她叫寧清漾,曾在宮中當過女官。”

蕭聞意麵露驚詫之色:“你的母親是西州王妃?!”

當年西州王成親,婚禮辦得非常隆重,蕭聞意曾去觀禮道賀,自然知道西州王妃的身份來歷,他很意外,沒想到眼前的小娘子竟然是寧清漾之女。

燕辭晚點點頭表示沒錯。

蕭聞意很疑惑:“那你和西州王之間……”

“具體緣由我不好細說,總之我和他已經斷絕關係,再無往來。“

蕭聞意心裡冒出很多猜測,但涉及到別人家裡的隱私,他不好問太多,轉而問道:“你的來歷我已經知道得差不多了,關於六郎的身世,你又知道多少?”

燕辭晚壓低聲音:“我只知道蕭六可能是仁獻太子的遺孤。”

“他連這個都告訴你了,看來你對他的瞭解已經很深,既然你知道他的身世有多麼敏感,就該清楚他必須要儘可能低調地生活,而你與聖人來往密切。如果六郎真的與你成親,聖人必然會留意到他,這對他而言非常危險。”

燕辭晚聽到這話,卻忽然反問道:“為何蕭公會覺得聖人要對蕭六不利?按理說聖人與仁獻太子兄弟情深,聖人為了不讓仁獻太子的香火無人繼承,還將自己的兒子過繼到了仁獻太子名下,若聖人知道了蕭六的真實身份,理應對他照顧有加才對吧。”

蕭聞意平靜地解釋道:“聖人不一定真的會對六郎做些什麼,但自古帝王都多疑,我這樣也是為了以防萬一。”

燕辭晚深深地望著他:“實不相瞞,我和蕭六一直在調查仁獻太子遇害的真相,已經查到了一些眉目,現在我們懷疑謀害仁獻太子的主謀很可能是當今聖人。”

蕭聞意的眉角狠狠跳了下。

他的表情一下子變得嚴厲起來,沉聲問道:“此事不可胡言,你們有證據嗎?”

“這只是我們的猜測,暫時還沒找到證據。”蕭聞意加重語氣:“此事以後莫要再提,小心丟了你們的性命。”

燕辭晚點頭表示明白:“我只跟你和蕭六提過此事,不會跟別人說的,蕭公曆經三朝,對朝堂之事甚為了解,我想向你請教,我們的猜測有幾分真?”

蕭聞意沒正面回答她的問題,而是緩緩說道:“仁獻太子薨逝後,曾冒出過許多種流言,有人說仁獻太子是被謝檀玉害死的,有人說仁獻太子是被西州王害死的,還有人說是當今皇帝暗中下的毒手……眾說紛紜,可沒有一個人能拿得出確鑿的證據。”

“謝檀玉是無辜的!”

“我知道。”

燕辭晚又道:“西州王為何會害仁獻太子?”

“因為兵權。”蕭聞意端起茶盞,緩緩說道。“自大業開國之後,西州王就擁兵自重,文帝還在世的時候,很想將西州王手裡的兵權收回來,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此事成了文帝的一塊心病,文帝下旨讓西州王世子……也就是你的父親燕珩予來長安學習,其實就是想將燕珩予扣押在長安,利用他做人質牽制西州王。文帝非常提防西州王父子,可仁獻太子卻主張懷柔政策,他覺得西州王世代鎮守邊關勞苦功高,理應厚待。”

燕辭晚聽得很入神:“我聽說文帝和仁獻太子之間的關係很好。”

“他們父子之間的關係確實很深厚,可他們處理政務時的觀念卻完全相反,文帝喜歡把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裡,而仁獻太子更願意傾聽朝臣的諫言,伴隨仁獻太子的年紀不斷增長,他們父子在政務上的分歧越來越大,鬧矛盾是家常便飯的事。也正因為如此,二皇子李明光才會生出異心,他見仁獻太子與文帝關係不睦,便把這當成了自己的機會,他和謝琛暗中設計了一出刺殺文帝的戲碼,並將此事栽贓給仁獻太子,藉此挑撥他們父子之間的關係。”

燕辭晚知道他說的是夢蝶寺之變。

她輕聲道:“據我說知,李明光和謝琛的計劃成功了,文帝最後降罪了仁獻太子。”

“那只是表象而已,文帝雖然多疑又強勢,但仁獻太子是他親手養大的,他比誰都更清楚仁獻太子的為人,仁獻太子可能會為了一些觀念上的衝突跟他爭吵,但絕不可能弒父篡位,文帝之所以下令將仁獻太子軟禁起來,是想假裝上當引蛇出洞,誰知後面竟又牽扯出了巫蠱一案。”

燕辭晚低聲道:“我聽說過巫蠱案,當年因此被牽連處死的官員多達千人,他們的家人朋友也沒有逃過一劫,最後總共的死亡人數過萬了。”

“是,那段時間朝堂上下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其中以謝琛最為煎熬,因為被處死的那些官員幾乎都跟謝家有關聯,文帝明面上是在查巫蠱案,實際上他是想借此機會剷除謝家在朝堂的根基。謝琛不想坐以待斃,所以他聯合二皇子李明光發動宮變,仁獻太子在那場叛亂中不幸遇害。”

燕辭晚聽完後思索片刻,而後問道:“聽起來這些事跟西州王關係不大。”

“當時有人懷疑,燕珩予被李明光買通了,否則燕珩予不會剛好在太子出事之前離開長安。”

燕辭晚蹙眉:“這樣說也太牽強了,我記得當初是因為突厥入侵西州,西州王在戰場受了傷,無法再繼續作戰,燕珩予才不得不趕回西州。”

“主要是這一切都發生的太過巧合,剛好就在那個時候西州發生戰亂,剛好就在燕珩予離開長安後不久,仁獻太子就遭受迫害,看起來就像是燕珩予提前知道了一切所以特意選在那個關鍵時刻離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