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晚,大軍壓陣,將寧氏一族居住的村落圍得水洩不通。
楊自元以全族性命逼迫族長交出長生訣,族長迫於無奈只能妥協,但他留了個心眼,提前將長生訣最後三頁撕掉了。
這樣一來,長生訣就成了殘本,修煉者最終會因為功法不全而走火入魔,變成神志不清的瘋子。
如果楊自元當真說到做到放過寧氏一族,那麼族長就會將最後三頁的內容口述告訴他。
然而楊自元在拿到長生訣後的第一時間,就殺了族長,隨後就是暗無天日的慘烈屠殺,整個寧氏一族全部被殺了個乾淨。
這一切只因楊自元不希望這世上還有別人知道長生訣的存在,寶貝之所以被當成寶貝,就是因為它獨一無二無法複製。
“楊自元命人放火燒掉村莊,徹底銷燬寧氏一族在這世上存在過的痕跡,那場火持續了兩天一夜,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當初族長派出去巡邏的那幾個年輕子弟僥倖逃過了一劫,他們成了寧氏一族最後僅存的血脈。除了他們幾人之外,還有族長夫人和寧覺夏也還活著,她們被楊自元帶回南都皇宮,楊自元將她們分開軟禁。寧覺夏恨極了楊自元,幾次三番想要殺了楊自元,可惜都以失敗告終。”
聶霞雲說到這兒時,眼中流露出不忍之色。
寧覺夏一時不慎引狼入室,為自己和族人引來大禍,至親和族人全都慘死,而她卻還懷著仇敵的孩子,想死又死不了,想報仇又無法成功,當真是生不如死。
燕辭晚設想了一下,若自己遇到那種事,必然會被逼瘋。
她輕聲問道:“這些事都是阿公告訴你的嗎?”
聶霞雲點點頭:“嗯,夫君說他被生下來的時候,楊自元已經是衡朝太子,他是楊自元的長子,但楊自元從未對外公開過他的皇長孫身份,也沒給寧覺夏任何名分。”
燕辭晚心想,以寧覺夏當時身處的境遇,能平安生下孩子屬實是奇蹟。
換成是她的話,肯定要打掉腹中孩子,再想方設法拉著楊自元同歸於盡,她哪怕是死都不可能讓滅門仇人好過。
聶霞雲看出她的想法,無奈地道。
“其實寧覺夏的想法和你差不多,她曾嘗試過打掉腹中胎兒,她死也不願生下滅門仇敵的孩子,可楊自元用族長夫人的性命威脅,逼迫她生下孩子,為了母親,寧覺夏只能含恨屈服。”
燕辭晚沉默了。
看來是她把事情想得簡單了,楊自元之所以特意留族長夫人一命,應該就是為了用她來挾制寧覺夏,這個男人比她預想中的還要陰險和惡毒。
聶霞雲又是一聲嘆息:“可寧覺夏不知道的是,族長夫人早就已經吞金自盡,她承受不住滅族的打擊,也不希望自己成為女兒的拖累,所以她選擇了自我了斷。楊自元沒有將這個噩耗告訴寧覺夏,寧覺夏一直以為母親還活著,她忍辱偷生,生下了一個兒子。”
老皇帝本就昏庸無能,晚年又沉迷修煉功法,置朝政於不顧,導致朝中貪官汙吏橫行,百姓被各種苛捐雜稅壓得喘不過氣來,許多人被逼得走投無路只能投身為匪。
民心渙散,百姓怨聲載道,衡朝的統治已經出現了裂痕。
楊自元察覺到了這一點,他很清楚,憑自己的皇子身份無力改變現狀,他唯一的辦法就是成為太子,未來登上皇位,當他手握大權,就能大刀闊斧地改革,以延續衡朝的統治。他想方設法尋來長生訣,敬獻給了老皇帝,以此獲得老皇帝的歡心,被冊封為太子,他的計劃邁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
老皇帝開始修煉長生訣,他有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把楊自元叫過來詢問,楊自元不懂如何修煉,他便帶著問題回去逼問寧覺夏。
寧覺夏為了保住母親的性命,只能據實已告。
楊自元再將從她口中得到的答案轉告給老皇帝,如此一來,老皇帝越發親近和信任他,他的太子之位越發穩固。
長生訣雖然沒有讓老皇帝的病情痊癒,但讓他的精神變好了很多,這讓他越發賣力地認真練功,他以為只要練完整本長生訣,自己一定能百病全消,重獲健康!他不知道的是,自己手裡拿著的長生訣其實是殘本。
不論他如何修煉,都無法到達長生訣的最高境界。
最終,老皇帝練功練得走火入魔,變成了一個神志不清的瘋子。
楊自元發覺不對勁,他去逼問寧覺夏,皇為何會走火入魔?那長生訣是否有問題?寧覺夏一聽他的描述,就知道是因為功法有殘缺。
她抓住這個契機跟楊自元談條件,逼迫楊自元放她娘離開,楊自元想要假裝答應,等她說出走火入魔的原因後再翻臉。
然而寧覺夏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單純的小娘子了,她要親眼看到孃親平安地離開南都,否則她就什麼都不說。
哪怕楊自元拿她兒子的性命脅迫她,她也不為所動。
她的強硬惹惱了楊自元,楊自元命人打斷她的四肢,給她脖子上拴鐵鏈,讓她像狗一樣趴在地上,卻又不讓她死,想以這種方式摧毀她的尊嚴,逼迫她屈服。
燕辭晚聽到這兒時,不由自主地攥緊拳頭。
她問:“這些事也是阿公告訴你的?”
“嗯,阿公親眼看到他娘被當成牲口一樣對待,他想要救她,可他那時候還太小了,他什麼都做不了。直到有一天,他偷聽楊自元與人說話,得知族長夫人早已死去的真相,楊自元發現了他,但楊自元沒有因此而氣惱,反而還對他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溫柔。”
燕辭晚心裡有種不好的預感:“那畜生想幹什麼?”
聶霞雲道:“楊自元試圖洗腦夫君,讓他從寧覺夏口中套出長生訣讓人走火入魔的真相,他許諾只要夫君能辦成這件事,就把夫君的名字寫入族譜,以後讓他成為尊貴的王爺,擁有享不盡的榮華。”
燕辭晚迫不及待地追問:“然後呢?阿公沒有答應吧?”
“他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