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可憐無辜的楊志紅著眼睛滿是感激地看著大隊長。
瘦瘦小小一個,可憐巴巴,大隊長心都被他看軟了。
再看喬健兩兄弟還緊握著拳頭,不時看向楊志眼神就像跑到村裡的野狗。
大隊長皺眉,對社員說:“去把喬老大兩口子喊過來。”
“我去。”
十幾分鍾後喬父喬母跑過來,來的路上夫妻倆就聽說喬健兄弟追著楊志打,被大隊長撞見。
喬父心裡罵大隊長狗拿耗子多管閒事,嘴裡客氣地說:“大隊長,阿健阿康不懂事給你添麻煩了,回去我一定好好教訓他們。”
大隊長看了眼唯唯諾諾的兩口子,板著臉說:“今天當著大夥兒的面說清楚,楊志的口糧現在是大隊上出,公社領導同意等糧食收上來,交公糧的時候將楊志的口糧扣減出來。
也就是說,楊志每個月十五斤的口糧是國家提供,我不希望再聽到誰胡說八道。”
喬父臉色不好看地打了喬健喬康幾下:“叫你們胡說八道。”
大隊長冷哼,一點面子不給:“行了,不用當著我們的面做樣子,你們做父母的不說小孩會亂說?”
喬母訕笑:“大隊長,我們可什麼都沒說。”
“喬老大你可好好管管你家兩個小子吧,別一天到晚欺負比自已小的娃兒,有本事去打大的看看。
楊志已經夠可憐的,還追著人打,心咋那麼壞。”
社員們七嘴八舌地說著,更多還是指責喬父喬母。
楊志心中感動,無論任何時候,還是好人居多,只是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自已都自顧不暇又哪有能力管不相干的人。
喬母覺得兩兒子害她丟臉了,一手擰一個兒子的耳朵:“說,以後還打不打楊志?”
其實她更想擰楊志,小叫花子就算吃的是國家糧,衣服鞋子不要錢啊,上學不花錢啊。
可她不敢對楊志動手,只能擰喬健兄弟。
兄弟倆耳朵被擰的通紅,嗷嗷叫痛。
喬母是聽話的好女兒,扶弟魔姐姐,但絕對不是個好母親。
所有的兒女加起來也沒有她五歲多的孃家弟弟重要。
揹著公婆打起兒女來從來不手軟,惹惱了恨不得往死裡打。
楊志將喬健兄弟收拾了一頓,連帶喬父喬母也被大隊長和社員們訓。
可這還不夠,只有讓喬爺爺把大房分出去,喬父喬母自已養活自已和兒女,喬奶奶才不會積勞成疾,喬爺爺也不會有點時間就去山裡採藥貼補。
若是兒孫孝順,老兩口的付出還值得,問題就出在大房一家只有養在老兩口身邊的喬偉有良心。
其他都是些白眼狼,老人不能創造價值了就被當成累贅,盼著人趕緊死。
這種人就該讓他們好好吃吃苦頭,自已有多大本事就端多大的碗。
他相信,分家後喬爺爺肯定會把喬偉帶在身邊撫養。
楊志在心中做了個詳細的計劃,年前,他一定會讓喬爺爺提出分家。
傍晚喬奶奶和喬玉梅從城裡回來,剛到村口就聽到社員說兩個孫子怎麼欺負楊志。
喬玉梅不屑弟撇了撇嘴:“出息,不是欺負阿偉就是欺負阿志。”
喬奶奶嘆氣:“哎,當著我們的面答應的好好的,我們一走就打人。”
“媽,大哥都懶成什麼樣子了,看著你和我爸辛苦只會嘴上說的好聽,真孝順就不會三天兩頭的裝病不上公。
大嫂在孃家做牛做馬覺得是應該的,來咱家後越來越懶,成天想著偷東西回孃家。
你和我爸還能指望他們以後會給你們養老?”
“該說的都說了,不聽我們能怎麼辦。”
“媽,不如勸我爸分家吧,阿偉和阿志跟著我們,咱們一家五口過肯定比現在過的鬆快。”
喬玉梅無數次想勸父母跟大哥分家,可惜老兩口顧慮太多。
一是,大兒子一家負擔重,不幫襯著怕他們日子過不下去。
二是,大兒子給父母養老是喬家的傳統,喬爺爺從沒考慮過把大兒子分出去單過。
喬奶奶搖頭:“就你大哥大嫂掙的工分怎麼養活一家八口。”
“還不是你跟我爸慣的,你們能管他們一輩子不成,分了家沒得人靠我不信他們會餓死。”
“再等等吧,就算要分家也得等你侄兒侄女大點再說。”
喬玉梅噘嘴:“他們一直生,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喬奶奶被她逗笑:“瞧你說的,十里八村不知多少人羨慕你大嫂。”
老一輩的人總有多子多福的觀念。
孩子生的越多家庭負擔越重,可人丁興旺還是讓他們非常高興。
為了兒孫苦啊累的都算不了啥。
喬玉梅嗤之以鼻:“有什麼好羨慕的,會生養不起,又不好好教,還不如別生。
村裡人羨慕她的確實有,罵她的還更多,也就是她命好攤上好公公婆婆,嫁到別家試試。
生再多也過不了現在這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