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3章 外敵和政敵

巴雅爾聞言連忙制止道:“阿爸!叔叔!這萬萬不可啊!一旦暴露,後果將不堪設想。那魏將軍麾下兵馬強盛,若被他們發現是我們所為,恐怕會引來報復,讓整個部落陷入滅頂之災啊!”

阿爾斯楞厲聲呵斥道:“你個小娃娃懂什麼!你要有遠見!況且漢人不也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嗎?既然如此我們何必要為他們考慮?況且我帶領騎兵四處襲擾,他們想抓住我們,怎麼可能?就算他們懷疑,沒有證據又能怎麼樣?”

育延神情嚴肅道:“好了!巴雅爾!這不是你能參與的事!就按你叔叔的意思來!”

巴雅爾滿臉擔憂道:“阿爸……”

育延命令道:“阿爾斯楞,你即刻帶領兩千騎兵,好好教訓那些漢人!讓他們知道我們的草場可不是那麼容易佔領的!”

阿爾斯楞行禮道:“遵命!”

……

於此同時,許都城內,袁熙的使者將寫有魏武遷民塞外之事的密信交給了孔融。

孔融仔細檢視內容後,不由神情嚴肅,義正言辭道:“魏武此舉有違仁政之道,更是對朝廷法度的公然藐視,此等動搖國家根本之舉,我豈能坐視不管?你回去告訴袁刺史,我即刻聯合官員彈劾魏武!”

使者深行一禮道:“那就有勞孔少府為國除害了!對了,在下出發前,袁刺史讓在下帶個話給您,是說這段時間互市交易中銅器價格逐漸上漲,孔少府可以囤積銅器到時候拉高價格,定能大賺一筆!”

孔融聞言滿面笑容道:“好啊,好啊,請替我謝過袁刺史,我就說嘛,袁氏家族四世三公,忠於大漢,忠於朝廷,其功勳與忠誠,如日月之經天,江河之行地,不可磨滅。即便偶有家族中人一時迷途,那也不過是滄海中一粒粟米,豈能掩其家族滿門忠烈之光華?

反觀那魏武,出身卑微,卻心懷鴻鵠之志,然其志不在安邦定國,而在個人權勢之爭。野心勃勃,行事往往悖離仁道,此等行徑,實乃大奸大惡之兆。

他若得勢,必將是朝綱之亂源,社稷之禍根。我等身為朝廷重臣,豈能坐視奸佞橫行,而不挺身而出,以正視聽,以安天下?”

使者深行一禮道:“孔少府大義也!在下先行告退!”

孔融和藹地說道:“來人啊!送給他十塊金餅。”

使者聞言大喜不已:“哎呀,在下豈敢收孔少府的錢!這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孔融毫不在意地拜了拜手道:“你一路前來也是辛苦,你收下吧!”

使者再行一禮:“那多謝孔少府了。”

……

等使者離開後,孔融隨即奏表朝廷,彈劾魏武未經州刺史同意私自遷民,目無朝廷法紀。並派人將奏表送往尚書檯。

尚書左丞看到這奏表後不由大驚,連忙將此奏表交給了荀彧。

荀彧接過一看不由眉頭微皺,他深知孔融以才情高潔、直言不諱著稱,此番對魏武的彈劾,字裡行間言辭犀利,卻透露出幾分不尋常的意味。

荀彧心中明白,魏武雖非出身顯赫,卻在邊疆屢建奇功。河套地區地廣人稀,百姓生活困苦,且時常受到外族侵擾,魏武遷民至此,不僅是為了增加當地人口,更是為了加強邊防,鞏固大漢疆土。此等壯舉,本應得到朝廷的嘉獎與支援。

然而,孔融的奏表卻將這一切描繪成了魏武目無朝廷、私自行動的惡行,這明顯與事實不符,顯然是想借此機會打擊異已。

於是,他提筆撰寫了一封密信,並讓荀諶將此密信送往曹操那裡。荀諶離開後,荀彧將孔融的奏表交給尚書左丞道:“這封奏表先壓下去,暫不奏明陛下!”尚書左丞連忙行禮道:“諾!”隨即接過奏表。

荀彧眉頭緊鎖端坐主位心想,魏武雖功勳卓著,但在這些老臣眼中,其非正統的出身與日益增長的威望無疑成為了威脅。

若此罪名一旦坐實,魏武面臨的將不僅是個人榮辱的喪失,更可能是整個家族的覆滅,甚至可能逼得他走上謀反之路,這對於大漢邊疆的穩定無疑是雪上加霜。

僅僅壓下孔融的奏表只是權宜之計,孔融很有可能會聯合百官於朝堂之上一起彈劾魏武,讓陛下被迫妥協。此時必須要拖延孔融,等到曹操返回許都,從而穩住朝廷局勢,震懾那些老臣!

於是,荀彧開始利用自已在朝中的廣泛人脈,逐一拜訪朝中重臣,包括那些與孔融交情不深或立場中立的官員。

荀彧的行為非為了一已私利或討好任何人,而是為了守護大漢的完整與統一。魏武的存在,如同一道屏障,有效地遏制了遊牧部落對中原的侵擾。一旦魏武倒下,那麼袁熙極有可能趁機擴張勢力,導致大漢分裂,出現南北異治的混亂局面。

這樣的後果,是荀彧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因此,他穿梭於各派勢力之間,努力為魏武爭取更多的支援與理解。

……

數日後,雲中郡內。

這一日,陽光明媚。

田野間,眾多百姓身著粗布衣裳,手持農具,正熱火朝天地開墾著農田,孩子們在田埂上追逐嬉戲,偶爾傳來幾聲清脆的笑聲,一片寧靜和諧之景象。

這時,田內哨塔上的守衛突然看到遠處濃煙滾滾,他定睛看去,只見上百名馬匪手握彎刀,氣勢洶洶地向村莊逼近。他連忙敲響手中銅鑼,大聲喊道:“馬匪來了!快去烏堡躲避!快!”

百姓們聞聲大驚連忙抱起孩子,驅趕著耕牛奔向烏堡!

這烏堡,並非雄偉壯觀的城堡。外牆只是一丈高的土牆,裡面混合著石塊和草木枝葉層層夯實而成,雖然簡陋,卻異常堅固。土牆外圍環繞著一條同樣深約一丈的壕溝,底部佈滿碎石。

進入烏堡後,百姓們迅速關閉厚重的木門,用石塊和木頭加固防禦,族長見狀果斷命令眾人分發武器。

擔任族長者多都是退伍老兵,他們面對這種情況也是沉著冷靜。而這些婦女和男丁也多為軍屬,並沒有出現驚慌失措的樣子。

只見婦女手握長槍做好防禦,男子則用弓箭或是木盾短刀,而那些老人則帶領孩子躲了起來。

族長見眾人都已準備妥當,隨即點燃堡內狼煙。

當時開墾農田,魏武便將這種防禦方法傳授給了百姓,這守法便來自《墨子號令》。

此時族長已經點燃了狼煙!狼煙滾滾而起,直衝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