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蘭修和慕蘭庭兩個小傢伙一聽他們兄弟倆的考核透過了,兩人喜的立馬彎腰向杜山長行禮,嘴裡不停的說著“謝謝山長”之類的話。
慕老爺子和王氏、許柔以及慕玖一聽兩個雙胞胎透過了山長的考核,個個也開心的向杜山長謝了又謝。
“束脩的事兒就由這位韓執事帶你們去交吧!”
這兩個雙胞胎的束脩,慕家一家子很早以前就來打聽了,每個孩子每年的束脩費需要交十兩銀子。
因為當初開辦這所學院時,當時的縣令大人為了表示支援,做主批的建學院的土地,還由縣衙出了一筆銀子,所以這百川書院也算是鎮上的官學。
教授學生的夫子們的薪資是由學院發的,再逢年過節,學生們的家長再給他們準備些肉、米、面等謝禮。
本來現在不年不節,不需要額外給山長與夫子們準備肉、米和麵,但想到與他們一家交好的洪夫子也在這裡教學,於是昨天晚上,慕玖和王氏、許氏、慕元香四人在家裡面準備了不少吃的帶給洪夫子一家。
除了洪夫子一家,他們還給書院的山長準備了一份,本想著讓洪夫子幫著送給山長的,哪想到今日竟然就是百川書院的杜山長親自考核。
慕玖昨天晚上與阿奶阿奶和娘商量了一下,有用瘦肉裹著雞蛋白麵粉炸的酥肉,有炸的香酥入味的魚塊,有滷的肥而不膩的大蹄膀,還有滷的整雞、滷豬耳朵,再加上鹹鴨蛋等六樣吃食。
這六樣的東西一式兩份,前面五樣分別裝在籃子裡,鹹鴨蛋直接用小罈子裝上。
“杜山長,我的好友洪若望也在貴書院當夫子,我從家裡帶了兩份自家做的吃食,不知能不能見見他?還有,這一份吃食送給您,希望杜山長不要嫌棄!”
眼見旁邊的執事要去叫等候在外面的人,慕老爺子立即抱拳,向杜山長行了一禮說道。
洪夫子也是來自北河村,杜山長是知道這些的,於是他想也沒想的點了點頭:“洪夫子這個點正好沒課,黃執事,麻煩你帶這一家人去見見!”
然後又繼續對慕老爺子笑著說道:“既然是你們自家做的吃食,那我可要嘗一嚐了,說著就親自伸手接過了王氏遞過去的籃子!”
“杜山長,還有這鹹鴨蛋,配粥吃味道可香了!”慕玖也將擱在地上的一個小罈子抱了起來,放在了杜山長身後的桌子上。
杜山長年輕時即使考上了舉人,不過也沒有去做官,而是開辦了這所書院,這一輩子除了教學就是喜歡吃。
一聽到慕玖說這罈子裝的是鹹鴨蛋,杜山長那雙帶著皺紋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這鎮上的明月樓就在賣鹹鴨蛋,只是經常供不應求,他想吃也買不上,沒想到這戶人家竟然給他帶了一罈鹹鴨蛋。
“那這禮老朽就收下了!”杜山長嚮慕老爺子一家道過謝之後,就將這些吃的都收下了。
等杜山長考核了後面來求學的學子後,他看到放在案桌上的籃子和罈子,立即抬腳走到案桌旁邊,將放在籃子裡的一包包用牛皮紙包起來的吃食拿出來並一一開啟放在案桌上。
那些食物散發出來的香氣讓這個一向注重餐桌禮儀的他忍不住伸手拿了塊酥肉放進嘴裡。
這酥肉雖然是昨天晚上炸的,但今天一早,慕玖起了個大早又將這些酥肉和炸魚塊都復炸了一遍,然後用兩層牛皮紙緊緊的包裹了起來。
這會兒不僅沒有冷,吃起來還特別的酥脆。
還有炸魚塊兒,明月樓賣的滷味兒,特別是慕玖用香料做的肘子,不僅軟糯鮮香,還入口即化,杜山長嚐了一口,就喜歡上了這道菜。
所以從此以後,每每逢年過節,杜山長腆著一張老臉私下交代慕家兩個雙胞胎將家裡送他的束脩直接換成做好的吃食,這自是後話不提。
在整個西北邊疆,其他的村裡開始耕地預備種雜糧時,北河村和北軍村兩村的村民都個個扛著鋤頭,將兩個村子四周除了村子和地以外的地方全部用鋤頭翻了一遍,然後撒上了慕玖從空間領取的高產牧草。
“都開春了,這北河村與北軍村的人不去翻地種莊稼,竟然個個去挖荒地種勞什子草,這怕不是瘋了吧?”
與北河村距離最近的北楊村人看到兩村人的舉動,個個都一臉看好戲的戲謔道。
北河村的人與北軍村的人正事兒都忙不過來,誰還有空理那些嚼舌的北楊村人。
雖然種的高產牧草面積比較大,但因為積雪剛融化不久,土地都還相對還算溼潤,只需要鬆鬆土撒上牧草種子就行,倒也沒花費多少時間。
高產牧草種好了後,大家還是抽空種了一些高粱、粟米等雜糧,還將家裡稍微肥沃一點的土地特意留下等五月份開始種高產土豆。
之前缺糧時,慕老爺子和餘老村長曾經對大家建議將家裡留的兩百斤土豆種用來救命。
這可是畝產高達四千到五千多斤的極品高產作物,這兩村村民硬是咬起牙齒將家裡的兩百斤土豆種省下了一大半。
因為雜糧種的不是很多,大家將空下來的時間開始在距離北荒河不遠的地方挖水塘。
那些出殼的小雞小鴨小鵝們已經被分到了各家各戶,在這十多天的時間裡,兩村村民們個個無比精心的照顧這些小家禽,它們明顯長大了一圈。
特別是小鴨與小鵝,總是喜歡往有水的地方跑,只是村前的河水河流比較湍急,不適合小鴨小鵝在裡面遊。
挖水塘是個大工程,北河村的人口少一些,一共打算挖三個大水塘。
而北軍村的人多一些,打算挖五口水塘。
為了好將北荒河裡的水引進水塘,大家都是小的低窪位置,這才開始動工。
挖水塘的泥土,也都被大家一筐一筐的運到了地裡,像這樣加厚土地的土壤層,不僅能蓄肥,還能蓄水,更有利於莊稼成長。
水塘挖好後,那些漢子們將北荒河與水塘之間挖了一條溝渠,成功的將河裡的水引入了水塘。
村裡的半大小子們這會兒有的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