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6章 老虎的尾巴吃不得?

下一位上來的人端著盤子。

在他的盤子上還倒扣一個碗。

在碗的邊緣有不少的褐色液體,那些褐色的液體味道十分濃郁。

一看和一聞就知道這是一道有些重口的菜。

自古以來,重口的菜都比較下飯。

深受大家的喜愛!

這位廚師說道:“食神大人,我做的這一道菜名做熗虎尾!”

虎尾?

觀眾們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我去,這麼霸氣的嗎,連虎尾都出來了!”

“你們揚州廚師都這麼狂嗎?”

“虎尾,民風彪悍啊!”

眾人自然知道這不可能是真正的虎尾,肯定是故意起一個霸氣的名字。

葉歸從這個香味裡面已經聞出來了是什麼菜,不由得讚歎道:“這道菜倒是好東西啊,大家尋常吃的時候只喜歡吃身體的部分,因為認為那兒的肉比較多,比較厚重。可是在真正的老饕眼中,尾巴才是最好吃的部位!”

“嘿嘿,果然什麼都瞞不住食神大人啊!”

他掀開蓋子,一條條尾巴被碼成了品字形,在上面還鋪滿了蒜蓉和蔥花。

不過這道菜還沒有結束,那自然就是用熱油澆上去。

澆上去的那一刻,蒜蓉和蔥花爆發出一股特殊的香味。

那沾上蒜蓉和蔥花香味的熱油再淋到鱔魚尾巴上,餘溫激發出最後的香味。

這一刻,當真好像群虎嘯山林,給人帶來無盡的震撼和恐怖。

想象一下,一頭老虎已經足夠恐怖。

可是一旦數十頭老虎聚集在一起,那震撼力,就和我們在動物園一樣。

“我天,好多鱔魚尾巴啊!”

“鱔魚尾巴又沒啥肉,能夠好吃嗎?”

“反正我一直都不吃的,我一個叔叔特別喜歡吃!”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葉歸點頭說道:“其實各位說得都有道理,喜歡吃什麼都沒做,可是這一道菜,的確只能用熗這個做法!”

“首先我來說一下什麼是熗,所謂熗就是熗是把切成的小型原料,用沸水焯燙或用油滑透,趁熱加入各種調味品,調製成菜的一種烹調方法。”

聽完解釋,有人疑惑道:“食神大人,這個不是和拌差不多嗎?”

葉歸稱讚道:“的確差不多,但是熗與拌的區別主要是:熗是先烹後調,趁熱調製;拌是指將生料或涼熟料改刀後調拌,即有調無烹。另外,拌菜多用醬油、醋、香油;而熗菜多用精鹽、味素、花椒油等調製成,以保持菜餚原料的本色。”

“所以這一道熗虎尾就是如此,鱔魚的尾巴比較薄,並且沒有血管和內臟,所以這兒幾乎不會有寄生蟲這些,用來做熗正可以體現出鱔魚尾巴的韌性和特色!”

“將鱔魚尾巴用開水汆熟,再把提前準備好的醬汁給淋上去,最後再澆上熱油就好了!”

“別看這一道菜簡單,可是汆的時間和溫度,以及醬汁的味道都是影響這一道菜的關鍵!”

葉歸這兒已經拿起來了筷子,夾起好幾根鱔魚尾。

“用黃鱔製作菜餚,據說始於漢朝,到唐宋以後,較為盛行,淮揚地區較早開始製作鱔魚菜餚,烹調經驗豐富!”

葉歸已經大口吃著鱔尾,稱讚道:“鱔魚的尾部十分有嚼勁,每一根吃下去都有一種彈牙的快感,並且我發現除了鱔魚尾巴,還剔出來了鱔魚背上的那一整條肉!”

“那個地方的肉雖然不及尾巴充滿彈性,可也都是正宗的肌肉,口感也非常棒!”

“而且鱔魚肉上有一股淡淡的米醋香味,放米醋的味道應該是為了讓鱔魚肉發鬆發亮,並且有著去除腥味的作用!”

“首先將整條鱔魚焯水汆熟,放入蔥姜鹽和米醋,煮熟之後取尾巴和背上的肉,這一道菜本來是隻用尾巴的,你用背上肉的目的應該是為了增加口感,我說得對不對?”

這位廚師稱讚道:“沒錯,食神大人,一開始只用尾巴的話,都是一模一樣的口感,如果加入適量背上的肌肉,那麼口感就會變得軟硬相間,那麼口感更棒!”

葉歸點了點頭:“這想法不錯,而且也很成功,可是你在取鱔背上的肉時,用的刀法不對,劃鱔魚有單背和雙背之分,劃單背,即在劃脊背骨時,每刀必劃到底。劃雙背,即在劃脊骨時,一刀不劃到底,而是最後一刀劃到底,使脊背肉兩側連住成條狀。”

“不管是單背還是雙背的刀法,最終目的都只是一個,那就是讓鱔魚背上的肉保持一個整體,不能散開,可是你的鱔魚背已經散開,從刀法上說,你這道菜其實已經失敗嘞!”

葉歸發現這位廚師有些失落,立刻說道:“可是也不是一無是處,那就是你的醬汁調得還算不錯,雞清湯、味精、上等醬油、鎮江香醋10克、胡椒粉攪拌均勻之後再用大火煮開,放入紅薯粉水進行勾芡,這比例你已經掌握得爐火純青,如果取鱔魚背的刀法更加嫻熟,那麼這一道菜可以成為國宴的備選!”

也就是這一次沒戲了。

這位廚師有些失落,但還是打起精神,說道:“多謝食神大人,我一定會一直努力下去的!”

“加油,你們可以把登上國宴當成一個小目標,真正的目標還是提高自己的廚藝,如此才能成為一位頂尖大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