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6章 出發中海

從炸串店離開,葉歸和泰哥說了再見。

知心朋友並不會因為長時間不見或者長時間不說話就生疏,只要心中記得就行!

在酒店休息了一晚上,葉歸起來後就準備出發前往魔都中海了。

“各位,我現在要出發啦!”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吃了一半的地方了,速度還是挺快的,所以就和我昨天說的一樣,我準備在魔都多停留一段時間!”

在高鐵上,葉歸這次留著肚子,因為他這次出發得很早,所以到了中海估計還可以吃到早飯。

“中海菜雖然不在八大菜系裡面,可也是我們夏國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名本幫菜!”

“所謂本幫,即本地。以濃油赤醬、鹹淡適中、保持原味、醇厚鮮美為其特色。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後為適應中海人喜食清淡爽口的口味,菜餚漸由原來的重油赤醬趨向淡雅爽口。本幫菜烹調方法上善於用糖,別具江南風味。”

中海菜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特點。

首先講究選料新鮮。它選用四季時令蔬菜,魚是以江浙兩省產品為主,取活為上,一年四季都有活魚供客選擇,當場活殺烹製。

第二菜餚品種多,四季有別。

第三講究烹調方法並不斷加以改進。中海菜原來以燒、蒸、煨、窩、炒並重,逐漸轉為以燒、生煸、滑炒、蒸為主,其中以生煸、滑炒為最多特別善烹四季河鮮。

第四口味也有了很大變化。原來中海菜以濃湯、濃汁厚味為主,後來逐步變為滷汁適中,有清淡素雅,也有濃油赤醬,講究鮮嫩、色調,鮮鹹適口。特別是夏秋季節的糟味菜餚,香味濃郁,頗有特色。

這裡面,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菜有“青魚下巴甩水”、“青魚禿肺”、“醃川紅燒圈子”、“生煸草頭”、“白斬雞”、“雞骨醬”、“糟缽頭”、“蝦子大烏參”、“松江鱸魚”、“楓涇丁蹄”等。

“這一次我們首先前往中海吃早餐,中海的早餐有四大金剛:豆漿、油條、大餅、粢飯糰!”

“這個豆漿油條大家都吃過,在這兒我就不多說了,但是中海的大餅的確是一絕,尤其是曾經風靡全網的阿大蔥油餅,這就是大餅的一個分支!”

“傳統的大餅製作其實很簡單,把麵粉揉好,用擀麵杖做成橢圓形,然後放到內壁上貼著耐火磚的桶裡,直到烘熟,師傅會直接用火鉗夾拿出來。”

“大餅分為甜的和鹹的兩種。怎麼區分呢?一般來說甜的都是圓形的,小朋友吃的比較多。橢圓形的,老中海人通常叫它鞋底板,買的人更多一些。剛出爐的大餅色澤、香味、外觀都很好看。甜大餅,上面灑滿了白芝麻,而鹹大餅形狀上像鞋底板,灑滿了綠綠的蔥段。”

“這圓的是甜味,長的是鹹味倒是和我們那兒的鍋盔有些類似!”

葉歸嘿嘿一笑:“中海人通常叫糯米飯和油條的組合叫粢飯,也是老中海四大金剛之一。將糯米飯提前煮好之後,倒入一個容器裡面,銷售的時候根據顧客要的份量來做,粢飯裡面只會包1根油條,絕不會在裡面放脆餅、肉鬆、鹹菜這些,油條一定要長長的熱的油條才好吃。”

“這個也和我老家的糯米包油條很像,但是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雖然名字一樣,但是我相信在味道上還是有不同區別的!”

在葉歸給大家介紹著中海菜的時候,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倭國第一的京都廚師學院內。

幸平創真閉上雙眼,在他的面前是無數的食材以及目光火熱的徒弟們。

“呼~”他深撥出一口氣,用力拍了一下菜板,所有的食材和菜刀同時飛了起來。

他瞬間抓住菜刀,再那麼隔空刷刷刷幾刀下去。

那些食材竟然變成絲的變成絲,切片的切片,都變成了它應該變成的樣子。

隨後幸平創真點火,用菜刀在食材上用力一劃。

那些食材竟然爭先恐後地進入被燒紅的鍋內。

所有的食材在一瞬間被炒熟。

一股誘人的香味讓所有的徒弟怒光火熱,紛紛站了起來。

“老師的廚藝,已經更上一層樓了啊!”

“卡米歐,老師才是真正的卡米歐!”

“那葉歸是個什麼食神,我們老師才是真正的神,老師才是廚神!”

隨後幸平創真把這一盤菜放在了徒弟的面前。

“在這時候,沒有廚師是我的對手,葉歸,你在中海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