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2章 燒餌塊和稀豆粉

從酒店裡面出來,18°的溫度剛剛好。

葉歸穿了一件白色T恤,外面套著一件黑色外套。

秋風一吹,還得把拉鍊給拉上!

“因為滇省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所以滇省盛產大稻米,而且大稻米非常香甜,顆粒也很大,於是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就把稻米給做成了各種不同的樣子,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製成長條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顏色白如雪,像內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而燒餌塊呢,製作完成之後塗上一層醬料和餡來卷著吃,說起來吃法和餈粑有些類似!”

“可是做餈粑的原材料是糯米,做餌塊的原材料是大米!”

“據古籍記載,麥類製作的食品古時約統稱為‘餅’,米類製作的為‘餌’。雲南水稻栽種歷史悠久,民間到了農曆歲末,家家戶戶都要挑選最好的大米,洗淨浸泡後蒸熟,放在碓中舂細如泥,案板上用蜂蠟抹好,再搓揉為長方、橢圓、扁圓等形狀,用作饋贈的食品,稱為‘餌饋’,時間一久,老百姓就把它諧稱為餌塊了。”

“餌塊的做法也很多,除了等下我要去吃的燒餌塊之外,在春城還有一道菜叫做小鍋滷餌塊!”

“咱們中午可以去試試!”

葉歸說著,已經來到了大街上。

這兒當真是一個四季如春,空氣清新的城市。

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鮮花,藍天白雲就好像畫作一樣,與整個城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下面是鋼鐵洪流,上面是一望無際。

可在城市裡面隨處可見的鮮花和湖泊又似乎給鐵漢增加了一抹柔情。

路上到處都是前來旅遊的客人。

多少人慕名而來,多少人又因為這兒的環境捨不得離去。

春城,大理,麗江,洱海,太多太多的環境讓人無法忘懷。

來過的人或許都有一個夢想,開一家客棧,養兩隻貓,欣賞著風花雪月,看著年輕人的愛情。

買一把吉他,喝一瓶老酒。

再買一輛摩托車,酒後就別開了!

騎著車去一次玉龍雪山,圍著洱海多繞幾圈。

在時間的流逝中,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

他看著年輕人互相依偎,倒是說不上羨慕,只是覺得年輕真好啊。

來到一家做燒餌塊的店,其實說是店鋪,更不如說是小推車找到了一個房間。

小推車上掛著招牌:燒餌塊。

一個常見的大型油漆桶,早就被刷得一塵不染,上面是一個鐵板,刷一點點油,拿出餌塊,放在上面煎一下子,顏色就變得微微焦黃。

再翻過來煎一下,刷上一層醬,放入一點餡料,土豆絲,千張絲,肉絲,再加上本地的辣椒醬,稍微卷一下。

一份地道(單臂大回環)的本地燒餌塊就做好了。

“帥哥,你的燒餌塊好了!”

中年老闆把燒餌塊交給葉歸。

“謝謝老闆!”

葉歸拿著熱乎乎的燒餌塊,放在鼻下聞了聞。

恩,一股濃郁的大米香味,非常甘甜。

除開大米香味,還有辣椒醬的辣味,蔬菜的清香,肉的醇香。

這些香味好像山路十八彎那樣,總是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給人不同的香味。

“除了燒餌塊,還差一份飲品,因為單吃這個的確有點幹了!”

“稀豆粉是滇省夏季消暑佳品,是用上好的白豌豆磨粉,經煮製成稀粥狀而成。稀豆粉十分爽口,並有清暑熱的功效。”

“而且稀豆粉中的豌豆,性味甘平,有和中下氣、利小便、解瘡毒的功效,還可除去面板表面多餘的油脂,讓面板更有光澤。”

葉歸說著,就在隔壁找到了一家賣稀豆粉的店鋪。

“稍等!”

這家老闆的稀豆粉都是現場製作,首先從盛放豆粉的容器裡面拿出幾勺子豆粉。

鍋開小火,豆粉與水接觸的一瞬間就要不停地攪拌。

製作稀豆粉也有訣竅,火不能太大。

火大了容易把稀豆粉煮糊,糊了的稀豆粉是很難吃的。

火要小,要耐著性子用筷子不停地攪拌那豌豆粉水

稀豆粉不能煮得太稀,也不能煮得稠,稀了吃著滑嘴,稠了則粘嘴唇。

不稠不稀最好,煮到用筷子插入鍋中,隨手提起,懸一股流線就可以了。

“給,小哥!”

老闆在煮好的稀豆粉上放了一點蔥花和食鹽,讓稀豆粉剩餘的溫度將食鹽慢慢融化。

蔥花的作用是讓顏色更加好看,同時增香!

“稀豆粉的吃法也有很多,米線稀豆粉,或者把油條或者餌塊丟進稀豆粉裡面泡一下!”

葉歸把餌塊放了進去,稍微泡了泡,看著顏色開始轉變。

一口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