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章 宋二哥

第二天一早,王宵獵起來洗漱罷了,站在自己院子裡,看著東邊的一輪朝陽。

小院很整潔,只是人口不多,許多房子都封起來了。

王宵獵的房前種了一棵梧桐樹,牆邊空地栽著花木。

中間一個涼亭,涼亭中放了一個石桌,旁邊圍著四個石凳。

王青秀沒有事幹,在家中除了讀些閒書,便就收拾這個小院子。

花花草草,似個花園。

看了一會,王宵獵道:“院子裡景色雖好,只是太過幽靜,少了熱鬧。

過些日子,買些貓狗回來養著。

再養上幾隻鸚鵡,就不這麼冷清了.”

王青秀正從屋裡來,道:“我是個安靜的性子,多了那些,只怕心煩.”

王宵獵道:“養了就不會心煩了。

人經常會這樣,事情沒有做之前,這也麻煩,那也麻煩。

等到真正做了,才發現自己喜歡得不得了.”

這叫做真香定律,後世的人總結,千年前的人同樣適用。

吃過了早飯,王青秀道:“最近些日子,趙洛鎮那裡的集市改成了每月一、六。

今日十六,鎮裡格外熱鬧,我們去逛逛如何?”

王宵獵道:“以前的鎮裡及各處草市,市集日期不定,也沒有規律,甚是不便。

前些日子,我命各縣把下面的鄉、鎮統計一下。

五日一集,各鄉鎮輪流.”

“原來是你吩咐做的,倒是方便得很.”

王青秀說著,看著王宵獵。

王宵獵想了想,道:“如此也好。

想起小時候姐姐揹著我,跟著阿爹到草市去,極是歡樂。

既然今日在家,那便一起去看一看.”

說完,回到自己的房裡換了便服。

又吩咐士卒,挑六七個伶俐的,換了便服跟著自己。

想了想又吩咐人去叫王忠,與自己姐弟一起去。

村子離著趙洛鎮不遠。

幾人步行,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集上。

看著人群湧動,王宵獵道:“此處是大鎮,日常裡就商鋪眾多。

沒想到集市的日子,還能夠如此熱鬧。

原來以為,只有那些偏遠的地方才如此.”

王忠道:“每到集市,附近許多里的商家都來做生意。

鎮上的商戶也在集市上擺個攤子賣貨,自然熱鬧。

而且到了這日子,周邊村裡的百姓,都呼朋引伴來,格外熱鬧.”

幾人一邊說著話,一邊進了集市裡面。

這些集市,是王宵獵照著自己印象裡的樣子組織起來的。

每個鄉鎮都在外面找一塊空地,單獨劃出來,作為專門的集市。

除了一些大的固定攤位,農民來賣自家的貨物不收稅。

很短時間,這些集市就熱鬧起來。

賣各種貨物的,應有盡有。

走進了集市,見路邊一個一個小攤,什麼都有。

這是附近的村民,凡是覺得能賣錢的貨物,都拿到這裡來賣。

他們沒有稱,都是分作一小堆一小堆,或者一把一把。

堆多少錢,一把多少錢。

當然,還有這個時代的特色,撲買。

其實就是變相的賭博。

一條魚算多少錢,一堆菜算多少錢,客人來賭一把。

贏了不用花錢把貨物拿走,輸了就交錢,但不能拿貨物。

王宵獵有心把這習慣禁絕掉,只是時間還不急而已。

賣貨物不用稱,而是分堆來賣,主要的原因倒不是沒有稱,而是不識數。

鄉下人家,一個村子裡讀書識字的人有一兩個就不錯,能夠識數的就更鳳毛麟角。

社會文盲多,很多人的概念裡都是覺得識字的人少。

其實除了不識字,還不識數。

你說一斤菜多少錢,那兩斤要多少錢,三斤五斤大多數人就分不清了。

賣貨的習慣,反映了社會的發展水平,教育水平。

後世很多人到了落後地區,發現那裡的人賣貨物不論斤賣,而是一堆一把地賣,就說社會淳樸,其實是不對的。

這樣賣,只是他們做不到論斤賣而已。

包括中國周圍的地區,比如韓國日本,他們進入現代化之前,社會的發展程度也低,也習慣如此。

中國人買貨賣貨,特別喜歡明碼標價,錙銖必較,本就是長時間商業發達的標誌。

一路走過去,王宵獵道:“這裡賣的菜倒是多,看著也新鮮.”

王忠道:“都是附近的鄉民。

既然有集市,他們不定就隨便採把什麼,拿來集市上賣。

賣掉了,便就順便買些貨物回去。

賣不掉,就當來閒逛了.”

王宵獵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

中國到了宋朝,商業開始變得發達。

但也只是開始而已。

現在鄉村地區,有許多地方特產,實際上不值錢。

便如魚蝦,如藕和菱角之類,村外到處都是。

汝州到了中秋,正是柿子成熟的季節,周邊山裡紅豔豔。

樹下的柿子不要錢,只要願意摘了,就可以拿到集市來賣。

走了一會,王宵獵道:“看這一家柿子,格外地大。

不如我們買一些,拿回去嚐嚐味道.”

王忠聽了,急忙上前,買了一大堆。

旁邊士卒有帶著籃子的,放到裡面挎了。

走了幾步,王宵獵道:“周邊山裡柿子不知有多少。

若是製成柿餅,倒是個來錢的門路.”

王青秀搖頭:“你以為柿餅好制嗎?周邊的百姓沒幾個會做的.”

王宵獵道:“有會的人家,帶著其他人做,一起發財不好?”

其餘人聽了都笑。

王宵獵的想法太過於奇怪。

會的人為什麼要帶不會的人賺錢?走過了小攤,便就到了市場中心的一些大攤位。

都是賣雞鴨魚肉,布帛衣服,這些賺錢的行業。

還有一些吃食攤子,供來趕集市的人們改善口味的。

看著這些,王宵獵道:“這是要收稅的地方。

集市養不養得起,就看他們的生意了.”

王忠道:“剛剛才開沒有多少日子,現在還沒有多少稅收.”

王宵獵點頭。

這是正常,這處集市才開了幾次?附近很多鄉民還沒有聽說過呢。

走到幾個吃食攤面前,王青秀道:“既然到了,我們便喝碗餛飩。

常聽村裡的人說,這裡的餛飩主人良心,用料最足,而且味道也好.”

說著,幾個人走到一邊,佔了幾張桌子。

最早的時候,餛飩跟餃子分得並不是那分明。

這個時候,普遍的餛飩,既有些像後世的餃子,又像後世的餛飩。

味道當然是好的,只是遠不如後世的精美。

幾人坐下。

不多時,主人便端了餛飩過來。

王宵獵吃了一口。

一抬頭,就見路上來了一個漢子。

缺了一隻手,用布包住。

下面一條腿腐了,拄著一條拐,一歪一扭過來。

主人家看見,急忙高聲道:“宋二哥來了。

今日可是有點晚.”

宋二哥道:“路上走得慢了,可就這時才到.”

主人家急忙上前,扶著宋二哥到一邊坐下,急急忙忙端了一大碗餛飩來。

宋二哥到懷裡取出十枚銅錢,一一放到桌子上。

道:“今日好運,帶著足錢.”

主人家道:“二哥說笑。

一碗餛飩不值什麼,請你便了.”

宋二哥道:“你天未亮就來佔地方,多麼辛苦!我如何白吃你的!”

主人家只是不肯,說了好一會,把銅錢留在桌子上去了。

王宵獵道:“這裡小地方,物價卻是不便宜。

一碗餛飩十文錢,比以前貴了好多.”

王青秀道:“金兵一來,什麼都漲了。

真正萬物騰貴,許多人吃不起了.”

幾人正說著話,見又來幾個客人。

都到宋二哥那裡行禮,噓寒問暖。

王宵獵見了,心中奇怪。

這些集市上,人群混雜,又多做生意的,天然就是滋生惡勢力的天堂。

這個宋二哥看著缺手缺腳,不會是這裡的什麼頭目。

旁邊的人坐下,王宵獵過去問道:“幾位客官有禮。

在下許久在外,對這處市集不熟。

見你們都敬重那位宋二哥,不知什麼緣故?”

那人打量了一番王宵獵,見不是惡人。

道:“因為那位宋二哥,是我們這裡的大英雄.”

王宵獵拱手:“還請指教.”

那人道:“去年金兵入寇的時候,就是這位宋二哥,與金人惡戰,保了許多鄉民性命。

你看他的一隻手一隻腳,都是被金人砍去。

幸撿得命來。

是以我們鄉民都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