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章 萬事開頭難

王宵獵站在土堆上,看著前面汝河邊的空地聚集的人群。

熙熙攘攘,混亂異常。

過了許久,王宵獵問身邊的楊審:“來的有多少人?都是窯工嗎?”

楊審叉手道:“回小舍人,這裡有三千多人,全是山中窯工。

還有許多人留在山裡,沒有過來.”

王宵獵皺了皺眉:“眼看著就要秋天了,怎麼有人還住在山中?他們有糧食嗎?”

楊審道:“山都是土山,有人在山間開了田。

就要收糧了,自然不走.”

王宵獵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

汝州窯工,太平時節有六七千戶之多,數量非常龐大。

金兵來了,有的南逃,有的被擄走,剩下的還有四五千戶。

這是巨大的人力,組織得好能幹許多事情。

這個時代,中原地區到處都是荒地。

有雙手雙腳,只要組織得當,不可能餓死。

宋朝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金軍攻來之後,大量地區的基層組織沒有了。

民眾無人組織,種地就會被搶,做工賣不出去貨,老百姓沒了活路。

只要基層組織起來,社會很快就會恢復。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擋住南來的金軍。

過了許久,邵凌急急趕來。

向王宵獵叉手道:“小舍人,派出去的人回來了一大半.”

王宵獵急道:“如何?”

邵凌道:“汝河兩岸的平地,百姓大多逃亡,剩下的不足原來三成。

不過,周圍山裡的鄉村,金兵未到,百姓大多安居。

不過四起的強人到處搶掠,許多也住不下去了.”

王宵獵道:“哪裡的空地最多?”

邵凌道:“從汝州沿著汝河向下,由於金軍攻掠,加上擄掠人口,閒地最多.”

王宵獵點了點頭:“好。

那就以郟縣和寶豐兩縣為中心,選空閒土地,安置這些百姓。

楊審,這兩日你統計一下,有多少人願意去種地。

讓他們放心,土地和種子都由官府提供,他們只要出力氣就好。

種出來糧食,總是能吃飽肚子.”

楊審叉手稱是。

王宵獵道:“我們能不能安置好這些百姓,是接下來能不能在汝州站住腳跟的關鍵。

軍隊是魚,百姓就是水,魚離不開水。

沒有百姓支援,軍隊是無水之魚,無本之木.”

楊審和邵凌一起稱是。

不過他們心裡,對王宵獵的話卻不怎麼認同。

百姓多的是。

到了哪裡,還能缺少得了人?只要有兵,手中有糧,就是一方強者。

軍隊是魚,百姓是水,這魚水之情在,軍隊就能發展壯大。

不能得到百姓支援,軍隊就如同魚兒離開了水,很難長久。

這個道理,是王宵獵從前世學來的。

到了汝州最重大的任務,就是讓軍隊,把根深深扎進汝州百姓裡。

得到了百姓的支援,軍隊就能夠生生不息。

有了軍隊的保護,百姓才能安家樂業。

這個道理很簡單,能做到的卻少之又少。

最明顯的例子,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和新四軍都在與日軍作戰中迅速膨脹。

不只是軍隊人數的增長,更重要的還有根據地的擴大,後備軍人的膨脹。

而國軍用拉壯丁的辦法。

抗戰八軍,徵壯丁不下千萬,約有一半死在了路上,沒有上戰場。

兩者效果顯而易見。

抗戰八年,四川徵壯丁三百萬。

就有人說,川軍對抗戰有如何如何重大的意義,甚至無川不成軍之類的說法。

卻不提三百萬壯丁,真正上戰場的有多少人,死在路上又有多少人。

又有多少壯丁,根本就是不成丁的孩子,他們本不該上戰場。

松山戰役,有數千娃娃兵為國盡忠。

讚頌他們的同時,又有多少人會問,是什麼人把這些娃娃編入正規軍,派上了戰場。

在前線,讓這些娃娃衝鋒陷陣。

國家還沒有到那樣山窮水盡的地步,成年人躲在安全的地方,卻把娃娃們送上戰場。

這樣的戰爭,這樣的軍隊,前途有多大呢?軍民魚水情,做到了這一點,這支軍隊就前程遠大。

做不到,就跟其他軍隊一樣,步履艱難。

王宵獵清楚,現在的時代背景,與後世是不同的。

後世的辦法不能夠簡單照抄,精神學到就好了。

看著面前鬧哄哄的人群,王宵獵覺得頭痛。

想把這些人組織起來,不是件容易事。

想了許久,王宵獵對楊審道:“開封時入軍的文人,你去挑一些合用的來。

一起把這些人名字錄清楚,分班編組,統計清楚。

邵凌,你去郟縣和寶豐之間,清查土地,準備分人去開墾.”

楊審道:“小舍人,這些人本是窯工,許多人根本就不會種田。

讓他們種田,會不會——”王宵獵道:“世間不會種田的有多少人?只要教一教,學不會的才少見。

你放心,只要我們組織得好,工具備齊,耕牛備齊,田地必然會開墾出來.”

邵湊道:“可這個時候,到哪裡去買耕牛呢?去荊南的路,並不太平.”

王宵獵搖頭:“兵荒馬亂的時候,哪裡能買到耕牛?只能我們自己想辦法。

收集民間耕牛,建個牧場,自己養。

只要人手齊備,有辦法,總能養出牛來.”

邵凌和楊審稱是。

在王宵獵想來,應該有許多辦法養牛。

其實不只是牛,包括馬、驢、駱駝等大牲畜,都能夠自己養出來。

可讓其他人去養,事情就難辦了。

自己一千軍隊,哪裡有那麼多人手?至於合適的人員,那就更加難了。

這就顯出了幹部的重要性。

有了幹部,許多事情指個方向,很容易就能夠開始。

沒有幹部,哪怕自己對事情清清楚楚,做起來也是無處下手。

想到這裡,王宵獵只能無奈搖頭。

萬事開頭難,難如上青天。

在這個時代,要培養幹部,談何容易呢。

當然,後世也不容易。

真正說起來識字率,一千年後的晚清也沒強多少。

但幹部,不只是識字就可以了的。

好的幹部,教合適的人識字,遠比從識字的人中選擇容易。

看見遠處冒起炊煙,王宵獵道:“這兩件事,一刻也耽誤不得,你們要立即去辦。

三千多人,一天要吃多少糧食?不怕他們吃得多,怕他們吃這麼多糧食無所事事。

你們記住,除了軍隊之外,我們不能夠養閒人。

只要人人都勞動,自然豐衣足食.”

楊審和邵凌兩覺得勞動兩字陌生,不過轉念一想,就明白了什麼意思。

不過王宵獵這句話裡面的深意,兩人卻想不清楚。

人人勞動,哪裡有那麼多事情去做?王宵獵又道:“我們一切的開始,都要從組織人墾荒開始。

你們把人編組好,選好地方,我要親自指尋他們建立村莊。

莊子建在哪裡,有多少人,多少地,怎麼耕種,都是學問.”

邵凌看看楊審,心裡微微搖頭。

這有什麼學問?世上的大部分人,祖祖輩輩都是種地的,還需要別人來教?更不要說王宵獵自小隨著父親讀書,怎麼知道這些?王宵獵笑笑,沒有多說什麼。

這些村莊不只是種地,更重要的是其生產製度,生產資料所屬,其組織形式。

既要讓百姓吃飽穿暖,又要多產糧食,還要方便徵兵。

學問怎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