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金兵破汝州,守臣逃走,這裡便就沒有官員。
境內強人四起,亂成一團。
王宵獵回鄉,為汝州知州,成為這兩年第一個官員。
駐馬汝州城外,王宵獵看著城牆,心中有說不出的滋味。
這裡是自己的家鄉,也將成為自己在這個世界真正開始的地方。
許多故事,要從這裡開始。
王忠和邵凌早早迎出城來,到王宵獵馬前行禮。
行禮畢,城中父老來獻了酒,王宵獵吩咐大軍入城。
進了汝州城,到縣衙坐定。
王宵獵讓王忠先去忙其他的事情,留了邵凌下來。
王宵獵問邵凌:“你到汝州有些日子了,現在境內情形如何?聽說這一帶亂兵不少.”
邵凌道:“小舍人說的不錯,汝州境內確實太亂。
現在有兩股大的勢力,委實不可小覷。
一是州境北邊的王俊,號稱擁兵數萬,勢力不小。
還有魯山縣境內的牛皋,人數雖然不多,但牛皋極為善戰,為附近推服。
我們要想安定地方,就必須先要解決這兩人.”
王宵獵點了點頭,問道:“這兩個人是什麼出身?”
邵凌道:“牛皋本是魯山縣弓箭手,人有勇力。
金兵到了汝州,官員走了,他便招集鄉民,聚起來保衛鄉土。
現在魯山縣,整個魯山關,都是牛皋的勢力範圍。
手下人員不多,據說二百餘人。
王俊本來是軍校,本部潰散之後逃來汝州,在繖蓋山聚集人馬。
傳聞其手下數萬人,不過應該沒有那麼多兵.”
王宵獵道:“金兵南來一兩年,聚集數萬兵馬,王俊是神仙?我離開洛陽時,閭太尉特意囑咐要平定地方。
汝州正當宛洛之間,是天下根本之地,地方亂不得。
依你看來,這兩股勢力該如何辦?”
邵凌道:“牛皋一直恭順,可以試著招納。
王俊則不同,仗著人多勢眾,誰的話他都不聽,只怕只好硬取。
繖蓋山是他根本,要攻也不容易.”
王宵獵想了想,道:“這樣吧。
十日之內,先不出兵。
派人曉諭王俊和牛皋,若是聽號令,可以封他們官職,改編他們的軍隊。
若是不聽,那就只好蕩平!這十天裡,選些精幹的本地人來,到兩地去探聽訊息。
他們到底有多少人,戰力如何,糧草如何,全要搞清楚。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行軍打仗最忌不知對方虛實,很容易就會出漏子.”
邵凌叉手稱是。
自到汝州,邵凌一直帶兵緊守州城,也注意打探周圍訊息,只是都是傳聞。
王宵獵自然知道情報的重要性,前世的記憶對此渲染很多。
這個時代則不同,對情報的收集非常原始。
注意情報的,也只是找客商行人打聽而已。
真正派人去敵方打探,那是非常罕見的。
問了境內的大股勢力,王宵獵又道:“現在汝州治下,有多少人戶?一年收糧多少?我們現在一千餘人,都要靠地方解決。
不似從前,還有其他來路.”
邵凌道:“戰前汝州人戶不足五萬,口約有十六七萬。
經了兵亂,現在約有三萬戶,口十萬。
現在正是夏秋,百姓還能活下去。
若是到了冬天,強人遍地,那可就不好說了.”
金軍攻來,直接殺掉擄走的人口,並不會有多少。
但沒有了秩序,到處都是強盜,人口就會很快減少。
今年冬天是金軍退走後的第一個冬天,如果不能恢復秩序,會死很多人。
強盜不只是會殺人,更重要的是會搶東西。
百姓失去了物資,怎麼活下去?汝州現在十萬人口,與後世相比,只相當於一個大的鎮子。
即使加上老弱,最多十五萬人,實在是太少了。
雖然多山,汝州耕地還是相當多的。
在後世,現在汝州轄境的人口有六七百萬之多。
宋朝汝州一直是閒田很多的地方,與後世不同。
選這一帶做自己的根據地,最重要的是什麼?一是有土地,富饒的土地;第二就是要有人口。
王宵獵特別在意的,就是這一帶有多少人。
有了人,就有了一切。
汝州全境人戶才多少?所以像王俊等人張口就說自己擁兵數萬,沒有人當真。
聽邵凌介紹了局勢,王宵獵又道:“此時天名下瓷,汝瓷和鈞瓷為首,都在汝州附近。
現在那些窯口如何?天下大亂,窯工沒了生計,都去了哪裡?”
邵凌道:“汝州燒瓷的地方有兩個。
一在本城南邊二十里的山裡,並未遭金軍擄掠。
現在窯工一部分流散,還有許多逃往山裡,依然在附近聚集。
現在天氣,想餓死也不容易。
官窯在寶豐縣,去年遭金軍兵鋒,大部分窯口都廢棄了,窯工逃散四方。
說起此事,這些窯工今年冬天怎麼過,還是個難題.”
王宵獵點了點頭。
這些窯工,如果不能妥善安置的話,就是不穩定因素。
汝州一帶為什麼強人非常多?跟這些窯工就有很大關係。
他們失了生計,只能夠聚起來討生活。
想了許久,王宵獵道:“除了對付王俊和牛皋兩人,最重要的就是安頓窯工。
此事我會派人,把窯工組織起來,不能讓他們餓了肚子。
好了,你先下去,我們梳洗一番,稍後一起議事.”
邵凌告辭出去。
王宵獵梳洗罷了,自己坐在桌前,閉目想汝州的事。
後世汝瓷的名氣極大,就該知道這裡是天下燒瓷的重地。
官窯是在寶豐縣,窯口並不大,燒的瓷質量最高,主要供皇室。
民瓷是在汝州附近,窯口極多,窯工最少幾千人。
這些人的動向,直接關係汝州的安危。
能夠安頓好了窯工,他們就能成為自己助力。
安頓不好,附近不要想安定。
現在天下大亂,瓷器沒有銷路,就要給窯工找出路。
做什麼好?當然是種地了。
這個時代,還有比種地更好的工作?王宵獵搖了搖頭。
先要把地種好,有足夠的糧食,才能說其他。
站起身來,王宵獵來到前廳,吩咐把這中的將領叫來,一起商議。
眾人落座。
王宵獵道:“閭太尉派我們來汝州,首要的是保南下鄧州道路安全。
兩件事,一是要儘快平定王俊和牛皋兩部,另一件,要安撫窯工。
汝州瓷器之盛,影響幾路。
本州的窯工,粗略算算有數千人。
若是再加上以瓷器為生的人戶,那就更多了。
這些人不安定下來,哪有寧日?楊審,這兩日你帶兵到南邊崆峒山裡,看看那裡的窯工如何。
若是糧食不足,先運些軍糧過去,不要讓他們餓了肚子.”
楊審叉手稱是。
又問:“小舍人,給窯工軍糧,我們怎麼辦?”
王宵獵道:“眼看著秋糧就要收了,何必擔心糧食?汝州治下五縣,還養不活一千兵馬?”
幾人一起稱是。
王宵獵又道:“除了現在治下的五縣,還有郟縣以前也屬汝州。
郟縣正在汝河岸邊,是汝州的東大門,不容有失。
現在穎昌府沒有官員,我們不能放任郟縣不管,要一起打探.”
邵凌道:“小舍人,你現在是汝州知州,平定治下是應有之意。
郟縣不在治下——”王宵獵擺了擺手:“這個時候,哪裡還管那麼多。
穎昌府現在沒有官員,只能我們暫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