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章 教官

酒過數巡,大鍋裡用魚骨燉的豆腐上來。

王彥夾了塊豆腐吃了,讚道:“為著實是好物!雖然不是肉,卻勝似肉!”

王宵獵微笑。

後世的素菜,很多就是用豆腐代替肉。

而且豆腐燉魚,確實有特別鮮味。

連吃了好幾塊。

王彥放下筷子道:“豆腐此物只是聽說過,卻不知道怎麼做。

今天吃了才知道如此美味。

小舍人,現在開封城中萬物騰貴,會做豆腐可是好事。

不知能否教我?”

王宵獵叉手:“太尉說得太過客氣了。

這又不是什麼難得之物。

明日你派幾個人到我軍中,我讓人教就是了。

此物需要石磨,我軍中石匠剛剛打過,依樣再打一副.”

王彥謝過。

對王宵獵好感多了幾分。

與王宵獵一樣,王彥軍中也缺錢。

而且他萬餘人,想到外地買糧都不可能,只能等朝廷運來。

沒錢的日子難過。

王彥雖不至於跟王宵獵一樣窘迫,軍中生活卻不好。

說了一會閒話。

王彥道:“現在已經夏天了。

金兵北遁,我們本該過河,收復失地。

可惜宗留守的身子不好,也缺過河的人才,只好這麼等著。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

王宵獵道:“太尉欲要如何?太尉大軍數萬,汴河不通,開封也難久住.”

王彥點了點頭:“是啊。

我現在等著,留守聚起兵馬,渡河北上。

如果不能,就難辦了.”

八字軍一萬多人,是真正的精兵強將,遠非其他軍隊能比。

汴河淤塞數月,開封府人力不夠,宗澤也難指揮整個汴河沿岸各州,一直沒有疏浚。

沒有江淮地區運來的糧米,開封人吃什麼?特別是在周圍被金軍破壞的時候。

王宵獵這種幾百人的,可以自己想辦法,王彥不行。

聊了一會局勢,王宵獵和王彥都覺得不樂觀。

可下一步到底要怎麼樣,還是要看宗澤。

宗澤老了,王宵獵知道,他剩下的日子已經不多。

自己在開封府,說難聽點,就是在等著宗澤離去的那一天。

宗澤的去世,將直接改變整個中國北方的形勢。

王彥很迷茫。

他看得出來,宗澤已經很難堅持。

下一步怎麼走,他不知道。

與王宵獵不同,王彥是宋朝正規軍。

八字軍是王彥在太行山招的義軍,但王彥自己一直都是官員。

喝了一會酒,王彥道:“聽說聖上有打算,要駐蹕揚州。

揚州是繁華之地,江淮糧草也多,想來能落下腳步。

若留守不測,我欲帶兵南下。

以後,就看朝旨了.”

王宵獵沒有說話,只是靜靜聽著。

這個年代的人,與自己是不同的。

自己前世的教育,把趙構的行蹤動向說得很明白,明確指出了他消極避戰。

所有人都清楚,要想抗金,靠趙構是不行的。

現在的人可不同,他們所知道的是泥馬渡江的傳說,是趙構的天命不凡。

他們眼裡,要想抗金,必須靠趙構。

王彥就是這樣。

他對於未來的打算,很大一部分就放在趙構的身上。

對於此事王宵獵不想深談,談多了反而麻煩。

飲了一碗酒,王宵獵道:“留守不能堅持,開封府偌多的軍隊,不知要如何.”

王彥微微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除了少數幾支軍隊,開封府的大軍實在難說的很。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宗澤在,這些人為義軍。

宗澤不在,則散為群盜。

除了極少數的人,沒有多少人天生是反賊。

措置得當,又能得人心,開封府的軍隊是可以成為官軍的。

可除了宗澤,現在朝中哪有如此人才?歷史上他們散為群盜,很大的原因,是繼任者不行。

在開封城裡這麼多日子,王宵獵和王彥都能夠看出來。

這麼多軍隊,必須要打仗,不打仗聚在一起會出事的。

可惜今年宗澤身體不好,入了夏,大軍還是遲遲不動。

現在開封城裡,人心浮動,天天有人鬧事。

說起這些,王宵獵和王彥心情不好,聊了幾句便避過不說。

過了好一會,王彥道:“今天我帶來幾人,都是陝西時便隨在我身邊,熟知軍中情事。

便先留在你這裡,教一教軍中的事情。

要帶兵,可不是容易的事.”

王宵獵點頭:“太尉說的是。

我手下數百人,帶了一個月,覺得諸事艱難。

沒來開封之前,一直與金軍打仗,那時還不覺得,反正打就是了。

進了開封城,日日沒有事情做,才知道其難。

每日裡要幾時起床,訓練什麼,軍中做些什麼,一切都不知曉。

怕他們出去鬧事,沒有軍官帶著,不許士卒出城。

一直這樣下去,如何了得?再是強軍也要養廢了.”

王彥道:“不知軍中規矩,強軍只能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

不會帶兵打仗的,便就死了,剩下的是精兵強將。

知道如何帶軍,才能練出強兵來.”

王宵獵對這句話深以為然。

不是說沒有軍事經驗就帶不出來強軍,而是練不出強軍。

有的人天生就是將才帥才,不知道怎麼打仗,也能在屍山血海中殺出來。

打的仗多了,自然就會帶兵了。

但不打仗,只憑練兵,沒有軍事經驗就不行了。

王宵獵知道自己,不是天生的軍事奇才,不能靠著打仗來練兵。

這個世界上或許有那樣的人,但卻不是自己。

自己要想帶出強兵,就要在練兵上想辦法。

多了一世經驗,多了無數的知識,再有基本的軍事知識,王宵獵相信自己能夠帶出一強軍來。

有了軍隊,就有了這個世界的話語權。

槍桿裡出政權,其他的事情都在後面。

飲至微醺,看看天色已經不早,王彥告辭離去。

看得出來,王宵獵軍中缺錢。

今天招待的菜其實都不貴,不過王宵獵自己看著做,已經用心了。

送走王彥,王宵獵叫過王忠,指著留下的五人道:“這五位是王太尉軍中將領,留在這裡,教我們練兵。

他們是我們軍中貴客,不可怠慢了。

你給他們安排住處,一定要舒適。

還有,每日裡他們要有酒有肉。

若有一日缺了,我拿你是問!”

王忠急忙唱諾。

心中卻嘀咕,小舍人自己都做不到每天酒肉,對這幾人可是真好。

看著王忠帶人去安排,王宵獵坐下,揉了揉額頭。

這個年代是兵為將有,若是關係好,王宵獵讓王彥送幾個老兵也不稀奇。

王宵獵卻不想這樣。

王彥軍裡來的人就當作貴客。

既讓他們滿意,可以用心教自己。

也讓自己軍中不生事端,不要見他們吃得好住得好鬧事。

這中間的分寸拿捏,其實很不容易的。

把來的人當作貴客,明白告訴自己的部下,他們是不同的,不要跟他們比待遇。

這樣就可以好好招待這幾個人,讓他們用心教。

如果生活不好,誰還有心思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