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下面我們討論下團名吧,標籤可以根據市場趨勢後面慢慢補。”
討論進入白熱化,各種意見和理念層出不窮,每個人都有自已想要的新團面貌,金世成適時叫停,以免新團面目全非。
“我之前有想過Vellum Glimmer這個名字,紙上的微光,vellum也有純淨優雅的意思,整體給人的感覺是柔和而美好的,還帶著一些謙遜。”
“你覺得我們的新團是謙遜的嗎?”
“謙遜有禮才能更受別人的喜愛。”
“團名要貼合人物,你這個團名太容易崩了。”
“Luna Spark怎麼樣?我們的團隊舞臺上和平時的反差還挺大的,月光閃耀,舞臺上的夢幻和現實的活力,Spark代表著女團不僅擁有吸引眼球的亮麗形象,還具有點燃觀眾熱情的能力,充滿活力和創新精神,和我們的人設很貼切。”
“月光給人純淨的感覺,但還是太有距離感,她們主打的是親切。”
“用顏色做團名怎麼樣?團名的聯想性要足夠多,不然太有侷限性。”
“單用顏色的話有那些合適的嗎?”
“白色純潔,藍色憂鬱,紅色熱情,顏色也是有指向性的。”
“Emerald Melodies,翡翠色的活力,她們很有活力。”
“Golden Echoes,金色迴響,她們張揚的性格也很適合走高調路線。”
……
“有沒有什麼顏色五彩斑斕的?能代表她們比較多彩的,這樣她們的發展面也會很廣,不被束縛不是嗎?”
“是,她們的性格各不相同,我們要塑造的也不是風格統一的模版團。”
“any color?”
“Rainbow Resonance,彩虹的共鳴怎麼樣?”
“彩虹不行,同性組織色彩太明顯。”
“多彩……多芬,,dolphin,海豚少女怎麼樣?”
“會不會太簡單。”
“其實應該隨意簡單,好理解一些,畢竟是團名,好接受才是目的。”
“智妍這個想法可以,大家對於海豚的好感還是很高的,聰明,活潑,也有關於它歌聲優美的印象,是個不錯的想法。”
“我倒是覺得這個諧音梗挺有趣。”
就這樣,在長達一天的商討後,一號小分隊終於有了屬於自已的名字。
夜晚的宿舍中,少女們圍坐在客廳。
“我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剛開始特訓沒多久,這一年真的經歷了好多。”
李智妍面帶微笑忍不住感慨。
regina也同樣面帶喜色。
“是啊,要是宛禾月評沒失誤,去年這個時候我們估計都要準備宣發出道了。”
申多娜也不免感嘆。
“終於等到出道了,我卻有些抗拒了,我覺得現在就挺好的。”
鄭藝熙同樣唏噓不已。
“我們好像也是在去年這個時候第一次相遇的,我這輩子做過最正確的事就是那一天去了老街。”
姜宛禾懶洋洋的躺在沙發上。
“我做過最正確的事就是搞砸了月評……嗯,很符合我的人設。”
“真的,之前一直沒有要出道的實感,有了名字之後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regina表現的很興奮。
“我覺得我們這次出道絕對大爆,說不定出道就直接打歌一位了。”
“你要是這麼說,那我還說我們直接年末大賞呢。”
“也不是不可能嘛。”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姜宛禾打了個激靈。
“這話我好像在哪聽過?”
“月評前夜。”
李智妍率先想了起來。
“那時候我們regina說的是出道粉絲破百萬。”
“是了,出道是失敗了,但目標實現了。”
regina感嘆不已。
“胃口也變大了。”
……
第二天,姜宛禾來到了李智妍的工作室,聽著她新寫的歌。
姜宛禾皺著眉。
“你這個副歌部分我怎麼感覺有點不倫不類的,確實很押韻,但為什麼一定要帶E語?”
李智妍低頭看著姜宛禾提出的那一段。
So take a deep breath and let it out slow,
Feel the weight lift off your shoulders and grow,
生活很雜亂,but you're not alone,
我們需要喘口氣 to ease our souls
李智妍想了想說道:
“大部分Kpop不都是這麼寫的?這是一種趨勢和潮流,另外E語是國際通用語,這樣可以更好的融入國外市場,更別說它還能增加歌曲的多樣性。”
姜宛禾沉默著思考著。
李智妍確實說的有道理,但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K國的政治偏向問題,作為娛樂業,同樣也要發揮著文化宣傳的責任。
但這樣的歌曲總還是讓她覺得彆彆扭扭的,兩種語言都不懂或者都懂的人聽起來還覺得沒什麼,但只懂一半的人就總會覺得自已能聽懂的一半怪怪的。
雖然兩種語言她都學過,但還是有點不舒服。
不過相比之下,李智妍寫的已經很收斂了,不至於像一句就加那一兩個單詞的,只能聽懂那一兩個單詞的人,聽起來更麻爪。
姜宛禾醞釀了一下接著說:
“沒必要,我覺得可以直接用同一種語言,剛開始這樣這樣寫的人可能是為了增加歌曲的高階感,但這樣的歌多了之後反而看起來很廉價。”
李智妍看著詞同樣沉思著。
姜宛禾想了想繼續說。
“而且你寫的太板了,缺少了趣味性,很難有傳唱度,不管怎麼樣,它必須有一段是足夠洗腦的,只要旋律有趣就好,歌詞越簡單越好,尤其像是啦啦啦,叭叭叭的最好。”
姜宛禾想到了前世後來的流行歌曲,自從那首傳遍大江南北的江南神曲問世後,幾乎所有的kpop都以洗腦為主,這才是真的發展趨勢。
李智妍皺著眉認真思考了良久,緩緩的說:
“嗯,我知道了,我改改看。”
姜宛禾看著李智妍的表情,忽然覺得自已好像有點太刻薄了,手也伸的太長了。
於是,她改口道。
“不過你這個節奏感是真的沒活說,太絕了,光是你這個part的分配我就能感覺出它一定會火。”
“第一段的歡快的快節奏,即調動了情緒,又表達了忙忙碌碌,喘不過氣的感覺。
隨之而來的副歌部分讓藝熙姐來,力量主唱一開腔絕對能讓大家得到釋放,真的可以喘一口氣。”
“隨後第二段主歌輕柔的旋律直接讓人舒服的放鬆下來。”
“相比之下我還是最喜歡最後的放鬆不如一起狂歡的概念,一人一句的疊加點燃心中的激情,讓人真正的把壓力爆發出來這個思路絕對是神來之筆。”
“哎,我倒是有個好想法,不如最後這幾句我們可以留下空拍,讓大家可以在演唱會的時候喊應援詞,這樣大家一起喊出來豈不是更能釋放?”
“另外之前說的洗耳的旋律我們甚至可以在三種不同情緒氛圍中都加嘛,比如開頭我們用低沉且急促的節奏,第二段可以輕柔舒緩一些,第三段我們直接就是一個釋放,它們旋律可以一樣嘛,只是節奏不同就行了。”
“甚至我們可以用三個不同的詞,比如低沉時咚咚咚,滴滴滴,這樣帶E帶i的小口發音的,也能更壓抑更緊迫嘛,第二段拂拂拂,呼呼呼,的直接就是開喘,第三段直接就是一個啦啦啦,嗨就完了。”
李智妍看著姜宛禾侃侃而談,眉頭逐漸舒展,嘴角也慢慢的咧開了。
心情是可以傳遞的,姜宛禾看到她的表情也逐漸的越聊越嗨。
終於像是想到了什麼,她忽然停了下來。
這種技巧和規範其實很致命。
她不應該讓李智妍走框架上的道路,那樣最耗想象力。
像這種創作類的工作,尤其是文藝工作者,教條類的學習最是致命。
技巧對於弱者是柺杖,對於強者卻是枷鎖。
她已經見慣了人拄著拐行走,不知不覺也把那柺杖架在了李智妍身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