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章 拒絕拜師

陳飛未料到馬志山老人如此器重自已,竟要收自已為徒。

按常理,能被這樣一位資深中醫收為弟子,無疑是極大的榮譽。

若換成其他人,恐怕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

然而,陳飛內心深處並不願拜馬志山為師,並非出於對馬志山名聲的輕視,亦非對他的身份有所鄙夷,而是因為他不願受任何一派醫學理念的束縛,不願僅限於寒涼派或單純追求脾胃派之道。

要想成為一位醫藥界的巨擘,光是專精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廣博涉獵,融會貫通。

集百家之精華,方能成就無雙的醫藥大宗師。

馬志山也只是瞬息間的念頭,並非真要收陳飛為徒,只因這顆璀璨的新星讓他心生動搖。

但見陳飛面露遲疑,他反而覺得這個年輕人別有一番風味。

行醫數十年,他從未收過徒弟,因為他的醫術是家族傳承,註定要傳給兒子和孫子。

如果陳飛拜他為師,將成為馬氏醫藥的第一位外姓弟子,這絕非小事。

他七十餘載的行醫經驗,只需陳飛汲取其一半,哪怕只有三分之一,都將足以受益終身。

偏偏這小子流露出猶豫,怎能不引起他的好奇。

見組長並未應允,反倒是滿臉猶豫,廖成傑也為陳飛焦急,恨不得代替他答應下來。

馬文彬氣得鼻翼抽動,這陳飛是什麼意思?看不起他父親嗎?

他父親行醫多少年了?陳飛有何資格輕視?

這拜師的機會,他不僅不珍惜,竟還猶豫不決?

“你這是什麼意思?不想拜我父親為師?認為他不夠格?還是我們馬氏醫藥不夠格?”

馬文彬沉聲質問,面色陰鬱,顯得十分不悅。

這話一出,便給陳飛戴上了沉重的帽子。

陳飛聞言,下意識地皺起眉頭。

馬志山察覺到氣氛不對,連忙笑道:“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個難得的苗子。”

如此優秀的種子,即便無法收為弟子,也不該讓他失望,把好事變為壞事。

“馬老,您讀過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嗎?”

陳飛微微一笑,轉向馬志山提問。

他沒有提及拜師之事,反而與馬志山談論起武俠小說。

這兩部上世紀五十年代發行的武俠小說,在華人世界迅速風靡,國內也不例外。

如今已是七八年間,小說話本已較為普及。當然,如果馬志山不看武俠小說,陳飛只好另尋話題。

幸運的是,馬志山喜愛京劇,也愛閱讀,包括武俠小說。

“自然是讀過的,你想說什麼呢?”馬志山被陳飛的話弄得有些困惑,於是皺眉詢問。

陳飛依舊微笑地問道:“您在其中最喜歡哪位武俠宗師呢?”

馬志山彷彿明白了陳飛的意圖,但仍有些模糊,思考片刻後回答:“我記得有一位叫做洪七的丐幫幫主,我非常敬仰他。”

\"生在世間,總需有所追求,有所拒絕。洪七曾在青春之時,因貪食而誤事,斷去一指以示警戒,因此被尊稱為九指神丐。”

\"我們醫者亦當如此,不可畏懼挑戰,更不必顧慮過多。只有堅定地走在醫藥之道上,終將望見成功的曙光。\"

馬志山的話語樸素而深邃,然而言易行難,他本人行醫七十餘載,始終矢志不渝於中醫療法。

然而當今世界,乃至未來數十年,資本洪流湧入,誰還能堅守初衷呢?

醫師就能擺脫金錢與權勢的枷鎖嗎?醫師也需要生活,有家庭需要照顧,誰不願家人安逸?

在這般境遇下,浮躁之氣極易滋生。

醫者不再潛心研習醫術,反而日思夜想如何斂財、收禮、撰寫論文以晉升教授。

此類事例,在後世俯拾皆是,無需贅述。

\"馬老,我最為傾心這兩部著作中的郭靖。\"

\"他外表看似愚直,實則大智若愚。那句‘大俠之義,在於為國為民’,乃所有武者的赤誠之心。\"

\"我鍾愛郭靖,因其博採眾長,融匯貫通,終自成一派,被尊為北俠。\"

\"早年修習草原箭術,而後結識陳南七俠,繼而是全真教真人,又隨洪七公習得降龍十八掌。在桃花島上,他又從老頑童那裡學得左右互搏及兵書《武穆遺書》。\"

\"儘管這些皆屬江湖傳說,一笑置之。但聽至此,您應理解我的志向。\"

\"並非晚輩不知分寸,而是期望成為杏林界的郭靖。\"

陳飛言至此,眾人方知他為何以武俠為喻。

並非他回答偏離主題,而是別有深意。

借武俠故事寓言,以表達自已的志向。

馬志山聞言,長久地沉默,無言以對。

因為他突然難以評價這位年輕的陳飛。

說他狂妄,似乎並不恰當。

年輕人有雄心壯志,再正常不過。

就如同他幼時渴望如父輩一般成為宮廷醫師,為君主治病,當然,後來並無君王需要醫治。

但那時他的雄心也不小,杏林眾多高手,又有幾人能成為宮廷醫師?

陳飛的意圖顯而易見,他不願拘泥於一家之學,欲汲取百家精華,融合創新,自成體系。

然而此路艱辛,成功不易。

杏林各派學說,並非互補,反而多有衝突,甚至對立的辨證體系。

在此情況下,若無辨別真偽之心,無徹悟中醫之慧,即使天賦異稟,也可能在矛盾的辨證理論中消磨殆盡。

溫病派告誡,桂枝不宜用,麻黃需謹慎……

在神秘的草藥王國,傷寒派揭示了桂枝的奇妙效用,石膏與麻黃被譽為醫者手中的神賜靈藥。

面對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你如何抉擇呢?

然而,馬志山不得不承認,陳飛的雄心壯志猶如星辰,一旦實現,他將榮登無愧的大醫藥師寶座。

“依你所言,我馬志山是哲別,還是陳南七俠的化身呢?”

馬志山笑盈盈地向陳飛發問,期待著這個年輕人的評價。

陳飛毫不猶豫地笑著回應:“您既非哲別,也不是陳南七俠。”

“坦誠而言,晚輩如今的醫術境界,唯有洪七公或老頑童這樣的大師才有資格指教。”

“哈哈,你這小子倒會順勢而為。”

聞言,馬志山頓時大笑起來,撫須間滿是喜悅。屋內的緊張氣氛瞬間消融,洋溢著和諧溫馨。

陳飛這番話,既是對自已的讚揚,也包含了對馬志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