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7章 王天宇的焦急

“這裡可是療愈聖殿,等今晚結束後,我們去音樂殿堂吧。”

見宋梅說做就做的態度,陳飛無奈地搖頭苦笑。

清晨時分,若在聖殿歌唱,只怕會成為全殿的笑柄。

原本就有不少保守的長老不滿他這個內科主宰者,如今若再這般輕浮地歌唱,只會讓他們更加憤慨。

聽聞陳飛的話語,宋梅也認為頗有道理,便暫且放過他。

“好吧,晚上我會派法師車接你。”

宋梅說完,放下墨水筆,轉身離去,乾淨利落。

她走後,廖成傑才饒有興趣地看著陳飛。

身為有家室的人,他自然能看出宋梅對陳飛的情愫。

但他也知道陳飛同樣已婚。

“組長,有一句忠告,男女關係不能亂來。”

在這個時代,若是男女關係混亂,將是致命的汙點,無論醫術多高超,一生都將毀於一旦。

陳飛瞪了廖成傑一眼,沒好氣地說道:“我若亂來,天理難容,你先去小憩一會兒吧,看你困成什麼樣了。”

廖成傑訕訕一笑,隨即伏在桌上打盹。

趁著此刻無病人上門,還能稍作休息。

誰料整個上午,竟無一個病人,或者說是中醫應急小隊無病人接待。

內科的診療室依舊正常運作。

副隊長趙木陽今天就在內科門診,他原本是內科的醫師,後來加入了中醫應急小隊。

陳飛讓他回到內科坐診,他依舊是應急小隊的副隊長。

中午時分,陳飛來到一號病房,與宋繼業交談一陣,接著帶著宋采薇回家。

將宋采薇送回家後,他又返回療愈聖殿...

從魔法學院食堂匆匆用餐後,陳飛繼續投入到午後的任務之中。也許是臨近冬至慶典的緣故,內科區域的求診者已寥寥無幾,而外科的魔法醫師們卻依舊忙得不可開交。

此刻的王天宇,一天二十四小時裡,至少有十七個小時沉浸在魔法手術的施展中。

許久未曾見的王天宇,今日才讓陳飛得以一睹他的身影。“如此下去可不好,你如此,外科全體也會疲憊不堪。”陳飛察覺到王天宇的疲態,顯然是魔法耗盡所致。

王天宇露出苦澀的笑容,“導師,我明白這樣不對,但咱郡的魔法外科急需高明的手術法師。”

“我不是忌才,如果有傑出的手術法師,我定會分擔一部分職責。”“問題是無人可尋,我國在魔法外科的發展上,與外界相比還相差甚遠。”王天宇的話語中充滿了無奈與遺憾。

聽到這些,陳飛心中也頗為感慨,但他憂慮的並非外科,而是中醫藥術。自從八十年代以來,魔法外科逐漸佔據主導,如今幾乎主宰了整個醫療體系。想當年,病患的救治多依賴中醫藥或中西結合,何時起變成了無休止的切割,割掉這又割那?

況且這般切除後,真的能確保康復無虞?經歷放療、化療等一連串治療,百萬金幣消散,家庭破碎,患者也離世而去。將病人視作交易,將病患視為汲取力量的源泉,這種趨勢愈發嚴峻。

“萬物皆有其發展規律,無需過於焦慮。”“如果外科人手短缺,不妨將無需手術的患者轉介給內科,或由我們的中醫藥應急小組負責。”陳飛向王天宇提議,至於是否採納,那是王天宇自已的決定。

“非必要的魔法手術?”王天宇一愣,隨即憶起導師治癒小兒膽道阻塞和急性闌尾炎的神奇醫術。“所有疾病都能接手嗎?”他確實有些心動,若此法可行,將大大緩解外科的壓力。

如今的魔法醫院尚未完全商業化,眾人也不會過於看重手術數量和效率。王天宇的思考並未夾雜個人利益的考量。“仍需視病情和嚴重程度而定,有些緊急狀況可避免手術,有些則仍需手術。”陳飛不敢斷言所有急症重症都不需手術,別說他,即使是國家級大師也不敢如此保證。

病症需分症候,分類,依據辨證施治。“我去請示院長,召開會議討論此事。”“如果可行,你們中醫藥應急小組可以去外科甄選病人,凡能治癒的,悉數交給你們。”王天宇言出即行,徑直前往四樓的院長辦公室。

陳飛負手微笑著,並未出言阻攔。中醫藥學的確需要一場硬仗,向國內外的醫療界展示,傳承千年的智慧究竟價值幾何……

在遙遠的大陸上,人們常將古老的醫術視為被遺忘的知識,他們未能領悟其深奧之處。

拿兩座鐘來舉例,一座指向黃昏第三時,另一座指向黎明第四時。

你以為第四時比第三時領先了一個晝夜,但如果第三時的鐘輪迴了周天呢?

那時,第四時反而滯後於第三時,相差了二十多個時辰之遙。

古老的醫術並非落後,它超越了當前的理解,等待著未來的揭示。

質疑者或許會反駁,中醫人自說自話,無非是為自身辯護。

憑什麼你們說超前就是超前呢?

若它真是落後,又該如何?

一個簡單的事實足以闡明一切。

在七八個紀元以前,即現在所處的年代,西方醫師尚未證實經絡的奧秘,因此他們否定經絡的存在。

然而,數個世紀後的未來,經絡學被證實為不可或缺,連同氣血的關聯,西醫學也承認了其真實性。

這正是古老醫術的先見之明所在。

遺憾的是,許多人等到西醫學證實之後,卻將經絡與氣血的發現歸功於西醫學...

硬要說,西醫學口中的經絡和氣血與古老醫術截然不同。

他們的才是科學,古老醫術則是陳舊的。

陳飛在後來的時代中見過不少這樣的言論,那些自媒體和宣傳者引領著一波波的公眾輿論。

\"組長,要巡查病房嗎?\"

廖成傑走出書房,走到陳飛身邊詢問。

陳飛輕輕搖頭:\"我去內科門診坐堂,不必巡查,頻繁巡查會給患者帶來壓力,而且並不必需。\"

\"好的。\"廖成傑點頭,沒有再繼續提問。

陳飛邁向內科的二樓。

在陳縣人民醫院,他鮮少親自坐堂問診。

今天他打算坐堂,也會公示他的身份。

但他不知道會有多少病人願意選擇他的診療。

他想要試探,真實的情況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