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在京都郊外。
一個風水很好的高坡地。
立了兩個墓碑,一個寫著張子義之墓,一個寫著張小義之墓。
龍骨說:你們安息吧,只要突厥狗和島國鬼子敢來龍國,一定消滅他們。
這時,附近的樹林中呼啦啦的跑出50多個十歲左右的少年娃。
他們來到墓碑前,齊齊跪下磕頭。
一個稍稍大點兒的孩子說:師爺,師傅,安息吧,祝您們在天堂幸福。
他站起身,來到龍骨他們面前說:龍公子,這兩張銀票是師傅張小藝請您收下的。他說:請你們收留我們這些無家可歸的孤兒。
雖然說這50多人都是孤兒,但是一個個都精神飽滿,穿的衣服整潔乾淨。
他們都是張小義從各地帶回來的,無父無母無家可歸的孤兒。
因為他自己有被拋棄的悲慘遭遇,所以他對孤兒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同情、憐愛。
聽說那裡有孤兒,他就讓手下弟子接回來。
他的義父張子義也同意支援他的做法,而且二人對孤兒們都很好,教他們強身健體。這麼多年在供血者中,沒有一個是孤兒。
龍骨知道這些後,心中對張子義和張小義都無法做出定論。
是好人嗎?做了惡事,是惡人嗎?還有善舉?龍骨望著兩座墳,心中有無限的感慨。
如果張子義小時候兒會武功,就不會被學堂幾個富家小少爺欺負。就不會去武聖廟,小芝就不會死。
趙大寶和東子會武功,就不會任人擺佈。
如果眼前這些少年娃都學會武功,就會變得強大。
於是,腦海中一個堅定的想法油然而生。
龍骨對著這些孤兒說:你們誰願意留下,就跟著我們習武練功,如果有願意走的,我給你們銀兩可以走。
但這些孩子們沒有一個想走的,都喊道:我們不走,跟著你們。
三個龍寶帶著幾十人回到田府,只見府內來了很多人。
見到三個龍寶回來,一起都圍了過來,七嘴八舌的說著感謝的話。他們都是被救回來的孩子們的,爹孃和家人。
他們都帶來了金銀珠寶,表示感謝。對著三個龍寶千恩萬謝,喜極而泣。
一個珠寶商問這些孩子是哪來的?來這裡是。。。
龍骨說:他們都是孤兒,要留在這裡和我們學武練功。眾人一聽,高興的說:這多好啊,練武健身還能保護自己和家人。等我們的孩子養好身體也來參加,龍骨說:隨時歡迎你們加入。
眾人走後,龍骨對老將軍和田老說:太爺爺,爺爺,我要成立一支少龍軍。
龍國是不收娃娃兵的。
我要把他們組織起來習武健身,長大後一旦龍國需要徵兵,他們就可以去了。咱們龍國應該做到全民皆兵,全民參戰。
田老和老將軍聽後,真是又驚訝又驚喜。
沒想到小小年紀的龍骨。竟然有這樣偉大的家國情懷,竟然有這樣高瞻遠矚的大格局。
他倆互看一眼,激動的直點頭。
龍骨問:太爺爺,爺爺,少龍軍的基地應該設在哪裡?
田老說:設在仙界村,因為你們三個的身份到現在還沒有公開,還是隱蔽點兒好。
老將軍說:這樣最好,那明天咱們倆就去仙界村,做好準備工作。
龍骨說:太爺爺,爺爺,又給您二老添麻煩了。
老將軍說:不麻煩,你們三個龍寶是我們田龍兩家的驕傲和自豪!我們堅決支援你們。
由於三個龍寶,救了小食街,戰敗了蛇蠍子,得了雙勝王。劫了法場,救了三怪,抓捕了血魔,救了丟失的孩子。
京都大街小巷都在傳頌他們的英雄事蹟。一傳十十傳百,他們的美名傳遍了龍國的大江南北。
有的人特意從很遠的地方來到京都,看三個龍寶。
回去以後更是傳的神乎其神,都把三個龍寶看成是救苦救難的小菩薩。
兩個月時間,從各地來的八歲以上的孩子,要求參加少龍軍的就多達2000多人。
被救的孩子們都來了。
東子爸問東子媽:孩子們要去仙界村,你還跟去嗎?
不跟了,三小俠是我們的救命恩人,龍骨少爺治好了我的病,救了我們一家人。
而且他們說不僅學武,還教讀書,上哪兒找這樣的好事啊?咱們就在這裡打工掙銀子,留著給東子長大娶媳婦用。
仙界村六歲以上的孩子,都加入到了少龍軍裡。
龍骨讓大柱、二柱、三柱做武學教練。他和龍齒,龍珠,老將軍,做武學指導。
清晨,仙界村的玉龍山、金雞山、雙虎山下,矗立著一排排的嶄新軍帳。
操場上彩旗飄飄,歌聲嘹亮,喊聲震天。
現在分為三個梯隊,大柱、二柱、三柱各帶一隊,從基本功練起。
龍骨又從京都聘請了五位先生,教他們讀書。
每天上午一節,下午一節學習課。在課間還加了踢球、跳繩、自行娛樂等活動。
每天從習武到學習、娛樂等,時間安排的緊張有序,多而不亂。
2000多名少龍軍隊員都本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精神,快樂的生活在這個大家庭裡。
不到半年時間,少龍軍已經擴充套件到5000多人。還有陸陸續續前來的孩子。
最後,把歲數嚴格的控制在八歲到12歲之間,才算暫時消停下來。
之所以暫時不能招收太多的人,是因為吃的住的地方還沒有解決好。但是龍骨心裡有個規劃,是要把少龍軍擴充套件到上萬人。為龍國增添新鮮血液,和後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