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張公公把需要的羊油和鹽滷送過來的時間,江辰也沒有帶著嬴政坐以待斃,而是去找到了一家鐵匠鋪。
還沒走到鐵匠鋪前,曜目的火光就已經四濺而出,勢大力沉的敲擊聲成為了火光的裡主旋律。
“掌櫃的!”
江辰站在不遠處,看著滿頭大汗的大漢,打了個招呼。
“稍等啊,馬上就好!”
大漢頭也不抬的回道,將所有的都注意力集中在手中赤紅的長劍上,大錘下不斷迸射出火花。
等到劍胚差不多成型了,大漢才用夾子夾住劍胚,放進早就準備好的水桶裡。
滋——
屋內瞬間升騰起一股水霧,劍胚也逐漸褪去了赤紅,變成了黑灰色。
“手藝不錯嘛掌櫃。”
江辰這時領著嬴政上前看了幾眼。
淬火後的劍胚雖然是灰黑色,還沒有經過打磨,但是隱約已經有了幾分寒光浮現。
“江公子過獎了。”
大漢嘴上這麼說著,臉上卻是多了幾分笑意。
沒有人不喜歡自己的水平被人認可。
“江公子是來取你之前讓我做的鐵釜嗎?”
翻找了幾下,大漢拿出一個類似鐵鍋的東西,只不過比鐵鍋更深一些。
“沒錯。”
早在製作內外兩層的銅鍋的時候,江辰就提前讓店家幫他打一口鐵鍋,本來是打算有時間看看能不能整點時興的炒菜的,沒想到在此時派上了用場。
說是鐵鍋,但是這時候它還有一個稱呼,叫做鐵釜,也就只有江辰會把它叫做鐵鍋。
當,當。
江辰輕輕敲擊了幾下鐵釜,傳來鐵器的聲音。
“是按照我說的材料做的嗎?”
大漢拍了拍胸脯,眼裡滿是自信:“我做事,你放心。”
“出了什麼問題你來找我。”
“師父,咱們買鐵釜幹嘛,家裡不是有嗎?”
嬴政好奇的看著大漢手裡的鐵釜。
“政兒,這個咱們買回去不做飯。”
“不做飯,那江公子你拿來幹啥?”
大漢一臉疑惑,他原本以為江辰是家裡的鐵釜壞了,但是現在看來卻和他想的不一樣。
“做實驗。”
江辰單手拎上鐵釜,掂量了一下,大概有六七公斤重,比起前世的鐵鍋要重的多。
這還是小型的鐵釜,要是換成在軍隊裡煮飯的中型或者大型鐵釜,那更是重到幾十公斤的都有,都相當於一件重型的兵器了。
“啥子叫做實驗?”
大漢從來沒聽到過這這兩個字,當下一愣。
也就是在他愣神的功夫,江辰已經帶著嬴政走遠了。
因為在熬製油脂的時候,味道很難聞,而且味道很重,所以江辰並沒有拿著鐵釜回到白府,而是走到一處小宅院前,敲響了門。
“開門!”
“誰啊!”
屋裡的人沒好氣的回道,似乎被打擾了什麼好事。
吱呀——
宅院的大門似乎已經上了年紀,開啟的時候發出一陣聒噪的聲音。
“江辰,你怎麼來了?”
王翦看著手上提著鐵釜,身後還跟著一個小孩的江辰,眼睛裡流露出幾分迷茫。
“你這是被趕出來了,怎麼還把鐵釜搬來了。”
王翦趕快把門完全開啟,方便江辰拎著鐵釜進入。
嬴政則是不緊不慢的跟在江辰身後,沒有一點怕生的樣子。
“說的什麼話,師父捨得把我這麼一個好徒弟趕走。”
江辰毫不客氣的把鐵釜放在了院子的中間。
“那你這是什麼情況?”
王翦打量著江辰,還是有點摸不清頭腦。
怎麼還有人上門帶鍋的,難道是給我的禮物?
“鐵釜的事等會再說。”
江辰拉住嬴政,讓他站在自己的面前。
“這位是嬴政,也是我的徒兒,閭梓應該叫他一聲師兄來著。”
說完,江辰又指著王翦對著嬴政說道:“這位是你師父的好友,你可以稱呼他為王先生。”
“王先生好。”
嬴政非常正式的作揖道。
“你也好。”
王翦呆滯的回禮,腦子裡都在想一件事。
嬴政?
嬴姓不是王室的姓氏嗎?
“難道說?”
“沒錯,就是你想的那樣。”
江辰替王翦揭開了謎底,努了努嘴。
“嬴政,嬴子楚的兒子,也就是現今秦王的孫子。”
現今秦王的孫子!
王翦張張嘴,想要表達自己的震驚,但是細想一下,這件事發生在江辰身上似乎也沒有那麼不能接受。
理智讓他接受了這個現實。
“兩個徒弟,一個徒弟是廷尉的兒子,一個是秦王的孫子。”
“當師父當到你這份上,估計別人都要羨慕死了。”
江辰又默默的補上了一句:“我還是武安君的徒弟。”
王翦惡狠狠的看了江辰一眼,他剛才還在擔心江辰是不是被掃地出門了,現在想來自己還是白擔心了。
“所以說,你今天是來幹什麼的?”
“準備在你這做點東西,在我師父那不方便。”
“為什麼?”
“味道可能不是很好,燻人。”
江辰一邊說著,一邊尋覓著王翦家中的灶臺。
“所以你師父那不方便,我這就方便了是嗎。”
王翦欲哭無淚,但是還是告知了江辰灶臺的方位,幫江辰把鐵釜放放了上去。
“放心,等到做好了,幫你換一個大點的宅子,怎麼都燻不到你。”
江辰拍了拍王翦的肩膀。
王翦卻不是很在意,比起江辰說的大宅子,他更想知道江辰先要做的究竟是什麼。
“你這是要研究新的菜系?”
想了想鐵釜的作用,王翦只能想出這個可能。
“那個以後再說,現在先做其他的,等到做的時候你就知道的了。”
你還真打算研究菜系啊?
王翦沒想到自己歪打正著,江辰還真有這個想法。
“那現在我們做些什麼?”
“我一會回趟我師父那,拿些材料。”
“你去找李兄,順便在路上找點味道比較好聞的花。”
簡單的肥皂雖然也有市場,但是隻需要稍微加點花進去,價格和市場都要翻上一番,既然做,江辰就打算做到最好。
王翦沒有多問什麼,順著腦子裡的路線找李易去了,反正做的時候他也能看到,但是不擔心。
等到江辰回到武安君府時,正有兩人站在門前,一人抱著陶罐,另外一人則是抱著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