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6章 北伐風雲,亂世權謀

蜀漢丞相府內,燭火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光影在牆壁上跳動。諸葛亮手持羽扇,緩緩踱步,眉頭緊鎖,神情凝重。姜維侍立一旁,目光緊緊跟隨諸葛亮的身影。“丞相,如今距離北伐出征之日愈發臨近,可這局勢卻如亂麻一般,實在棘手。”姜維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

諸葛亮微微頷首,長嘆一聲:“是啊,伯約。此次北伐,關乎蜀漢興衰,漢室復興。各方勢力卻在這節骨眼上各懷鬼胎,蠢蠢欲動,我們不得不萬分小心。”說著,諸葛亮走到地圖前,手指落在袁譚屬地的位置,“尤其是袁譚,他的領地恰好在我們糧草運輸的關鍵路線附近,此地變數太多,不可不防。”

與此同時,袁譚的營帳內,氣氛凝重而壓抑。謀士郭圖正與袁譚密談,桌上攤開的地圖上,用硃砂標記著各方勢力的分佈。郭圖指著地圖,神色嚴肅:“主公,蜀漢此次北伐,野心不小。若他們成功,勢力必將急劇擴張,到那時,我們恐怕就再無容身之地了。”袁譚眉頭緊皺,沉思片刻後問道:“依先生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郭圖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曹魏與東吳必定不會坐視蜀漢壯大,我們可暗中與他們聯絡,視局勢而動。若能在他們的爭鬥中尋得機會,我們便能趁機壯大自身實力。”袁譚微微點頭,眼中透露出一絲猶豫:“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切不可貿然行事。”

曹魏朝堂之上,爭論聲此起彼伏。曹彰滿臉通紅,情緒激動地大聲陳詞:“諸葛亮籌備北伐,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軍應主動出擊,先發制人,趁他們還未準備充分,一舉打亂他們的部署!”然而,一位老臣卻緩緩起身,拱手進諫:“將軍,蜀漢雖根基未穩,但也不可小覷。貿然出擊,恐中他們的圈套,使我軍陷入不利境地。依老臣之見,不如加強防禦,以逸待勞。”其他大臣紛紛附和,曹彰心中煩悶,卻又無法反駁,只能將滿腔怒火強壓下去。

東吳的議事廳內,孫權坐在主位上,看著滿桌的情報,眉頭緊鎖。周瑜站在一旁,神色平靜。“公瑾,你怎麼看?蜀漢北伐,對我江東而言,究竟是福是禍?”孫權問道。周瑜思索片刻,緩緩說道:“主公,蜀漢北伐,於江東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若助曹魏擊退蜀漢,曹魏勢力必將更加強大,日後恐對江東不利;若助蜀漢,又怕他們日後羽翼豐滿,反噬我江東。依臣之見,我們可先按兵不動,待蜀漢與曹魏交戰正酣,雙方元氣大傷之時,我們再出兵,屆時無論結果如何,江東都能從中獲利。”孫權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就依公瑾所言,傳令下去,讓甘寧加強水軍操練,隨時準備出征。”

蜀漢這邊,諸葛亮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派使者前往袁譚處,試圖說服他保持中立。使者見到袁譚後,言辭懇切地說道:“袁公,蜀漢北伐,意在興復漢室,拯救天下蒼生,並非與各方為敵。若袁公能在此次北伐中保持中立,待北伐成功,漢室復興,袁公也必將名垂青史。且蜀漢願與袁公交好,互通有無,共同發展。”袁譚聽後,微微皺眉,沉思良久後說道:“此事事關重大,容我與謀士商議之後,再給貴使答覆。”

使者離開後,袁譚立刻派人將郭圖請來。郭圖聽完袁譚的敘述後,冷笑一聲:“諸葛亮這是怕我們與其他勢力聯手,才派使者來示好。這對我們來說,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主公不妨藉此機會,向蜀漢索要一些糧草和軍械,一來可以充實我們的實力,二來也能試探一下曹魏和東吳的態度。”袁譚聽後,心中一動:“先生所言極是,就依先生之計。”

數日後,袁譚的書信送到了諸葛亮手中。諸葛亮看完信後,眉頭緊鎖。姜維在一旁看到信的內容,頓時氣得滿臉通紅:“這袁譚,簡直是得寸進尺!我們好心與他商談,他卻如此獅子大開口!”諸葛亮輕輕擺了擺手,安撫道:“伯約莫要衝動。眼下局勢複雜,我們切不可因一時之氣而與袁譚徹底翻臉。且先答應他的部分要求,穩住他再說。與此同時,我們要加快北伐的籌備工作,尤其是糧草運輸的安全保障,務必做到萬無一失。”

終於,蜀漢的北伐大軍踏上了征程。趙雲一馬當先,率領著精銳部隊衝鋒在前。然而,正如諸葛亮所擔憂的那樣,袁譚屬地的情況變得愈發複雜。一些新收編的勢力在曹魏的暗中蠱惑下,開始對蜀漢的糧草運輸進行破壞。諸葛亮得知訊息後,當機立斷,派遣姜維率領一支軍隊前往保護糧草運輸線。

姜維到達後,立刻與這些勢力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戰場上,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天。姜維身先士卒,鼓舞著士兵們計程車氣。在他的指揮下,蜀漢軍隊奮勇抵抗,成功擊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但敵人不甘心失敗,不斷變換戰術,試圖突破蜀漢軍隊的防線。

而在曹魏這邊,曹彰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衝動。他不顧朝堂的反對,私自率領一支軍隊出擊,企圖襲擊蜀漢的北伐大軍。然而,諸葛亮早已料到曹彰會有此舉動,提前在曹彰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埋伏。當曹彰的軍隊進入埋伏圈後,蜀漢軍隊突然殺出。一時間,喊殺聲四起,曹軍陷入了混亂。曹彰雖奮力抵抗,但在蜀漢軍隊的猛烈攻擊下,漸漸難以支撐。經過一番激戰,曹彰的軍隊損失慘重,他本人也險些被俘虜。無奈之下,曹彰只好率領殘軍狼狽退回。

此役過後,曹魏朝堂震動。魏帝對曹彰的魯莽行為極為憤怒,但此時也只能先著手整頓軍隊,應對蜀漢的北伐。東吳的孫權則密切關注著戰局的發展。他看到曹魏和蜀漢兩敗俱傷,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下令甘寧率領水軍出征。東吳的水軍沿著長江而上,迅速攻佔了曹魏的幾座沿江城池。

曹魏陷入了兩面受敵的困境,形勢變得岌岌可危。曹彰再次向魏帝請命,要求率領軍隊與蜀漢和東吳決一死戰。魏帝權衡再三,最終同意了曹彰的請求。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三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混戰。戰場上硝煙瀰漫,士兵們的喊殺聲、兵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彷彿人間煉獄。

經過一番艱苦的戰鬥,三方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最終,在各方都已疲憊不堪的情況下,不得不暫時休戰。諸葛亮深知,此次北伐雖未取得預期的勝利,但也給曹魏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他決定先撤軍回蜀,整頓軍隊,等待下一次機會。袁譚在這場混戰中也未能撈到多少好處,他的勢力在戰爭中受到了一定的削弱。他開始反思自已的決策,意識到在這亂世之中,想要生存下去,必須更加謹慎地權衡各方利益。孫權則在戰爭中佔領了一些曹魏的土地,實力有所增強。他滿意地回到江東,開始著手整頓新佔領的地區,為江東的未來發展做準備。

這場風雲際會般的爭鬥,讓各方勢力都深刻地認識到了彼此的實力和野心。而在這亂世之中,和平只是暫時的,新的紛爭或許很快就會再次來臨,等待著他們的,將是更加嚴峻的挑戰和機遇。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