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章 相守人間(二)

第二世尤安投生到了一個劉姓的普通人家,劉老先生是一名教書先生,家中有一子一女,兒子聰明好學,女兒也是乖巧可愛,家中雖然清平不過日子過的也舒心。

全城的人都知道劉家有淑女氣如蘭貌如月,劉家的姑娘成了媒人關注的物件,從劉安及笄開始媒婆就踏破了劉家的門檻,但劉老爺子一直堅持門當戶對的原則,他怕女兒嫁高了委屈了她,嫁低了又怕女兒受苦,所以遲遲不敢定下劉安的婚事。

而就在一日一個姓焦的人家來劉家問親,這個焦家雖然是一個婦人獨自撫養兒子,但是家中還有些底蘊,而且焦家郎自小聰明伶俐到少年時也是相貌堂堂,劉老爺子閱人無數,想憑藉焦家郎的勤奮和聰慧不過幾年就能中舉,而此時把女兒嫁過去,雖然會吃幾年苦,但好日子都會在後頭,劉老爺子越想越覺得自己深謀遠慮,越覺得焦家是門可靠的成婚物件。

劉安聽到父親在詢問自己意見時她輕輕的低下了頭,其實尤安一早就聽過焦家郎,他的詩詞也會在街巷中流傳,他的容貌也被閨秀們關注,劉安早就想一睹焦家郎的風采,但奈何女子不便。劉老爺字看出了女兒的心思,就對女兒說,你放心爹爹不會強迫你,待兩日我叫你哥哥讓焦家郎來家中做客,你可以在簾子後面偷偷看一眼,只有你點頭了爹爹才會答應這門婚事。

兩日後劉家哥真的帶焦家郎來家中做客,而尤安就安安靜靜的躲在簾子的後面,她臉色微紅心中不時蕩起微波,她覺得眼前的男子就是自己的良人,是自己願意一輩子跟隨的人。

劉老爺子得到尤安的答覆後便答覆了焦家,而焦家挑選了最近的吉日迫不及待的辦起了婚事,劉老爺雖然不捨但他還是含著淚水把女兒嫁了出去。新婚夫婦簡直是一對璧人,焦家郎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談吐和舉止之間盡是君子風範,而劉安自小也是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兩個少年少女青春正盛,可謂是琴瑟和鳴如膠似漆。

新人恩愛異常有些羨煞旁人,劉安總是微微低著頭隱藏內心的歡喜,而焦家郎就是喜歡圍著他的娘子轉。但過於恩愛的兩個人讓焦母感到很不滿,因為焦家郎還要科考,怎麼可以天天跟老婆廝混在一起,於是焦母不顧旁人的眼觀狠狠的責罵起這個新婚的兒媳。

焦家下人感到疑惑,這個媳婦不是焦母火急火燎的娶進門的嗎?不是踏破了劉家的門檻才取回來的嗎?為什麼對新婚夫婦如此苛刻。原來在半年前焦母遇到一個道人,她求道人算了一卦問自己的兒子科考幾時能中,而道士的卦象顯示焦家郎需要娶一位女子來中和陽氣,陰陽相適了自然科考就順遂了。

焦母對道士說的話深信不疑,所以就馬不停蹄的尋找合適的人選,但高門大戶焦母不想攀附,怕自己的兒子最後做了贅婿,但普通的白衣人家焦母又看不起,就這樣左看右看終於選中了劉家女。

劉家之女才華橫溢,人長的也是嬌顏玉盼,行為得體言行恭順,這樣的女子跟焦郎才算是登對,天下的母親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自己的子女,焦母覺得這世間鼎好的女子才能配的上自己的兒子。但焦家把劉安娶進門後,焦母卻不覺得劉安處處都好,她看到自己的兒子整日與新媳廝混在一處,覺得這個新媳會耽誤了焦郎的仕途。

於是這個小門戶家的劉安讓焦母覺得她哪裡都不好,劉安的飽讀詩書在焦母的眼裡是有損德行,劉安的琴棋書畫精通在焦母眼裡是大家千金的做派,普通門戶的女兒應該多做做女工學學如何照顧相公伺候公婆。

焦母的無端挑剔讓劉安有點無所適從,她一改過去的生活習慣,每天跟下人們一起作息勞作,心中希望焦母能夠真正接納她。焦家郎看到劉安如此辛苦,心中很是慚愧,他一個堂堂男兒郎娶老婆是讓她衣食優渥生活無憂的,他更不明白一向和善的母親為何總是針對新媳,他看著懂事的妻子對她更是疼愛有加了。

焦母本以為這樣折騰劉安,她便沒有時間糾纏自己的兒子,但看劉安的手段了得,自己越是針對她,這個新媳卻纏的焦郎越緊。於是焦母對焦郎說,現距科考一年時間,焦郎應該閉門專心讀書,不要枉費母親對你的栽培,更不要對不起你死去的父親。

焦家郎乖乖聽從母親的話開始閉門讀書,而劉安則被焦母嚴嚴實實的堵在外面不得靠近,雖然每月焦郎會偷偷跑出來一兩次與劉安相會,但在焦家的日子劉安實在是難熬,不過劉安安慰自己不出數月就都會過去,等相公中舉做了官婆母也就不會在這般真對自己。

只因焦母出生商賈,從小讀書不多,跟自己的丈夫兒子溝通不來,其次劉家女的平淡恬靜是她可望而不可即的,她沒有想到一個小門戶的人家竟然能生出這樣的女子來。

焦母對尤安說,女兒最終要的是相夫教子女工寢室,天天做詩畫畫不像個過日子的女人,我們家不是大戶人家養不起嬌貴的婦人,你要是還想留在焦家就要安守本分。

於是尤安起早做飯,每日織布到深夜,只有焦家郎回來的時候,尤安才可以得一會兒閒。

焦郎:“母親是不是在為難你,我看你日漸消瘦。”

尤安:“婆婆沒有為難我,是我之前學的少,我要做一個合格的兒媳婦,現在多學點,以後順手就好了,相公只管安心讀書,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焦家郎看著自己的妻子這般的董事,心中不免有些酸楚,他知道自己的母親不好相處,焦家郎看到劉安手中大小的傷口知道她吃了不少苦。但自己一味的替妻子說話,憑焦母的脾氣她會更真對劉安,於是焦家郎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中科舉,這樣母親滿意了就不會那般針對劉安,他也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讓劉安過更好的生活。於是焦家郎在書院拼命讀書,即便是蠟燭燃盡了他也藉著月光,繼續學習。

正當劉安默默忍受一切希望丈夫早日高中回到自己身邊的時候,焦母卻以焦郎沒有人照顧為由往焦家郎的書房裡塞進去一個貌美的仕女,照顧焦家郎的起居,新媳剛進門一年婆婆的這種做派真的讓人不恥。此時的焦家郎徹底的憤怒了,他不知道一項明事理的母親為什麼突然變成這樣蠻不講理處處讓新媳婦難堪,焦家郎憤怒的對焦母說到,如果母親在這般胡鬧下去我就不參加科考了,一輩子做個白丁。

焦母很少看到焦家郎生氣,因為他一直是個孝順溫和的,焦母怕焦家郎真的放棄科考,就軟言細語的說到,焦郎是誤會母親了,我就是怕你讀書辛苦沒個知冷知熱的人照顧,新媳剛進門一年不好讓她太操勞,如果你不想外人進你書房我把這個丫鬟送走便是了,不要因為這等小事生氣,為娘是替你著想的。

焦母既然把仕女送走焦家郎也就沒有在說什麼,只是後來焦家郎在也不聽母親的勸阻,每日讀完書便回到房中同妻子一起睡去。夫妻共眠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但焦母看到新媳這般真對自己,便對左鄰右舍說,劉家女沒有節操整日糾纏丈夫,害的焦家郎無心科考。

劉安聽到焦母這樣的話心中惱羞不已,但又沒有辦法阻止焦母的行為,心中只希望焦家郎早日考中,有機會到別處某事好遠離焦母。

沒日沒夜的苦熬科考的日子終於到了,劉氏為了不影響丈夫的前程,從來沒有把自己的苦楚說給焦家郎聽,但今天劉氏總算是熬出頭了。所有的一切似乎比想像的還要順利,焦家郎榜上有名而且還被推選到外省做官,而焦家郎不顧焦母的反對一定要把劉氏一起帶去。

馬車裡劉氏的笑容甜到了心裡,她終於可以擺脫焦母那如惡魔般的存在了,所有的忍耐都是值得的,她安靜的依偎在丈夫的懷裡,幻想著美好的未來。

獨留在家中的焦母以淚洗面,左鄰右舍的親朋過來勸導焦母,您的兒子中了皇榜將來您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您兒子現在到外省做官怕您跟隨辛勞等焦郎官做大了定會來接您享福的,所有人的都羨慕焦母但唯獨她聽不進去。

焦母想起小時候焦郎糯糯的對自己喊孃親要抱抱,從前的焦郎對自己說的話言聽計從,每當焦母感到落寞傷心的時候只要看到焦郎的身影,所有煩惱便都會煙消雲散,焦郎是焦母的全部。但如今焦郎做了官就帶著妻子遠去了,而留給自己的卻是一片空宅子,以前的焦郎處處以母親為尊,如今有了劉氏焦郎便在也不是從前的焦郎了。

焦母出生在一個商賈之家,她嫁進焦家的時候是帶著十里紅妝的,但奈何焦母生性粗鄙焦父始終對她愛不起來,在焦母嫁進來不到三年焦父就納了一個妾。但不知為何在焦家妾懷孕四個月的時候,他們遇到了一夥劫匪生生把焦父和焦家妾給殺了,而這個訊息傳到焦家的時候,焦母並沒有多悲傷,而是冷靜的處理了焦父的喪失,而焦家妾則被焦母丟到了亂葬崗。

劉氏在外省與丈夫過了一段無比快樂的時光,但焦母並不是一個認命的人,有一日焦家郎收到一封焦母的信,信中說到焦母病重但焦郎畢竟是朝廷的官不好擅自離開,所以希望劉氏回到家中打理家中事物。焦家郎還是很擔心自己的母親,他向妻子劉氏投去了無助的目光,劉氏心中有種微微的不安,但婆母病重自己本該去照顧,所以她安慰丈夫自己一定能把婆母照顧好。

第二日一早兩個人不捨得分離,劉氏心中不知為何莫名的沉重悲傷,但她為了讓丈夫安心依舊笑臉相別。回到焦府的劉氏看到家中境況,知道這又是焦母的計量,因為焦母精神抖擻的坐在廳堂裡一點病色也沒有,焦母對劉氏說你照顧婆母是理所應當的事,這麼一個大宅院沒有人打理可不行,我這把老骨頭也應該享享清福。

焦母的行為雖然不恥但劉氏也沒有反駁的理由,劉氏給丈夫去信說明了焦母的情況,焦家郎得知自己母親沒有生病心中算是放下了一塊石頭,但他明白焦母這等做派劉氏定不好過,於是便三五日一封信的催促劉氏儘快回來,但這些信劉氏一封都沒有收到,反而是激怒了焦母。

焦母一紙休書要休掉劉氏,因為劉氏三年無所出,焦家郎又不納妾,這一切的錯焦母都推給了劉氏,劉氏含淚苦苦哀求焦母,她對丈夫的愛是難捨的,她隱忍了那麼多以為焦母會接納她,但焦母的硬心腸是劉氏泡不軟的。劉氏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兒,但焦家如今也是朝廷家屬,當地的縣令覺得焦母說的有道理,便同意焦母休了劉氏,劉氏雖然不捨但在焦母強硬的手段下她也無能為力。

劉安雖然被休但劉家都能體會劉安的難處,但奈何他們家中單薄為劉安做不了什麼所以也只能默默忍受,劉安抱著一絲希望一封封的給焦家郎去信,但她不知道這些信早被做了手腳的焦母攔下來了,所以劉氏的全部書信都杳無迴音,而劉安不相信焦郎這般無情但隨著焦郎的音信全無她的心也漸漸的冷了下來。

焦母緊鑼密鼓的給焦家郎在尋親事,這一次她要找一個達官貴人家的女兒,好幫焦郎在仕途中平步青雲,如今的焦母整個人容光煥發她越發的覺得自己睿智,同時也覺得在不遠的將來焦家會成為大門大戶。而就在這時劉家有人來提親,這提親的人家還是個達官顯貴,這個李氏顯貴其實多年前就想求娶劉安,但奈何遲了一步被焦家搶先了,又因為這幾年一直沒有找到合心的,所以聽到劉安回來了,這個李氏顯貴就馬上找媒婆提親。

劉安一家自然高興不已,劉安二嫁還能嫁進顯貴,當真是非常難得,所以劉安的哥哥問都沒問劉安的意願就馬上同意了,而被休回來的劉安不好違背家中的意思,也便默許了。焦母馬上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焦家郎,另一邊焦母馬不停蹄的給焦家郎尋找良配,她像是心中放下了一塊大石頭般,覺得焦家郎第一次成婚太草率了,這次一定好好找一個良配。

得到訊息的焦家郎差一點沒有氣吐血,劉安離開也不過一年卻發生了這麼大的事,自己何時休妻,劉安怎麼可以在嫁人。焦家郎既憤怒又疑惑,他不顧一切的往劉家趕,他要找劉安問清楚。

日夜兼程的焦家郎終於見到了劉安,劉安看到姍姍來遲的焦郎心中又苦又澀。

劉安:“你終於捨得回來了,我去了那麼多封信都沒有把你叫回來,你今天來找我是有什麼事了。”

焦郎:“你何時給我去過信,你說我有何事找你,你是我的妻子怎麼可以又嫁他人。”

劉安:“我早就不是你的妻子了,你母親早就把我休了,還是縣令做的主,你現在問我為什麼要嫁他人,你怎麼不問問你自己我被你母親迫害的時候你在哪裡?”

焦家郎聽到劉安這般說心中似乎被雷擊中了一般,原來一切都是母親在作祟,她為什麼要這般害自己,而如今到了這步田地也在無回頭的可能,焦郎一口血吐了出來,心瞬間也變成了死灰。劉安上前扶住焦郎,淚瞬間的留了下來,她不捨得離開焦郎但如今她該怎麼辦。

焦郎:“娘子我對你的感情永遠都不會變。”

劉安:“焦郎我捨不得你,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我死都願意。”

天色沉了下去又沉了下去,劉家女和焦家郎不見了身影,整座城似乎燈火通明在尋找著兩個人的身影,但不管焦家還是劉家甚至是李家,連他們的影子都沒找到。第二日清晨一個船伕在江邊看到了一對男女的屍體,兩個屍體緊緊擁抱在一起,男的是焦家郎女的是劉家女,他們雙雙殉情了。

劉老爺看著自己蒼白的女兒心中無比痛苦,而焦母在看到屍體後似乎變的瘋魔了,她又哭又笑得讓人又恨又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