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江南境震,張國公至!
鳳鳴城,乃大吳邊關第二城。
其乃資源型城市,其中蘊含著巨量的糧草與物資,故而人口也是達到了十餘萬之數。
可是,就這麼一座邊關富庶之城。
卻在北境的鐵騎之下,一日淪為死亡之城!
其中屍體遍野,血腥味濃烈,已然一副死城之相。
“鳳鳴城被屠,城內雞犬不留!”
此訊息,迅速的被擴散出去。
大吳朝堂之上。
常勝帝震怒,怒斥道:“蔡戰是幹什麼吃的!”
“朕讓他守城,為何棄城出逃!”
如今大吳失去邊關兩城,更是被屠戮一城之民,簡直是天大恥辱!
而這狂戰侯更是帶著數十萬大軍逃竄到了後方,簡直丟盡了大吳的臉面!
新任大吳首輔,原常勝王府中幕僚,陳恨說道:
“陛下,莫要動怒。”
“算算日子,大吳百萬大軍應該明日就能抵達邊關與蔡戰侯匯合了!”
“到時候,北境甲士,皆會為屠城付出代價!”
要知道,大吳此番聚全國兵力,不僅有百萬帶甲之士。
更是有無數的火銃與紅衣大炮相助!
此戰,常勝帝要全殲北境之軍!
然後揮師北上!直接兼併北境。
但是,為了萬無一失,常勝帝還是說道:
“傳朕旨意,讓告老還鄉的張國公率領他的張家軍,馳援邊關!”
“不得有誤!”
張國公,歷經兩代帝王,乃是大吳武將之魁首!
是真正的大吳柱石。
若是有張國公到邊關,定然能與蔡戰合力,全殲北境聯軍!
......
大唐。
朝堂之上。
眾多大臣都是在談論林淵在大吳的所作所為。
“屠城之事,在江南境還未見過。”
“他一個北境之王,竟然在北境如此嗜血,實乃魔頭!”
一些臣子唾罵道。
北境的王,帶領大軍前來江南境行屠城之事,豈不讓人感到駭然?
當即,一些臣子就開始稟告唐帝道:
“啟稟陛下!我大唐雖然與大吳有爭執。”
“但,吾等畢竟同屬江南境,豈容北境如此冒犯?”
說到這裡,那些臣子激動起來:
“微臣請求陛下,將大唐邊關港口的北境甲士滅殺,而後毀掉他們的船隻!”
“緊接著,發兵增援大吳!”
“到時候,大吳定然會對大唐感恩戴德!”
此話一出,那被升官為兵部侍郎的李宗赫然反駁道:
“胡扯!”
李宗往前邁出一步,對著那些想要與北境為敵的大臣,辯論道:
“林淵,乃是唐帝之孫,瑤雪公主之子!”
“他是我大唐的皇室中人,又豈是汝等可以妄言滅殺的?”
林淵此番來江南境的目的,就是為了其母親瑤雪公主。
這點,大唐臣子早已得知。
而且,林淵與李宗私下交好。
現如今,這些臣子竟然主張要與林淵為敵,是李宗不能接受的。
故而,李宗以林淵為皇室中人為理由,與其駁斥起來。
眼看著朝堂之上,亂成一團,唐帝不禁冷哼了起來。
帝動,群臣皆靜之!
唐帝沉聲對李宗說道:“林淵,雖有大唐皇家血脈。”
“但絕不是大唐皇家之人!”
“汝莫要因為和林淵交好,便為其辯護。”
“身為臣子,若是損害大唐的利益,汝也要死!”
李宗當即脊背發寒,慌張跪了下去。
隨後,唐帝又望向了那些主張滅殺林淵的臣子道:
“林淵屠城,雖是暴虐,但事出有因!”
“試問,汝等母親被斬斷臂膀,豈能不怒?”
唐帝冷哼一聲。
他心裡其實覺得林淵做的漂亮。
畢竟,他雖然不認林淵這個皇孫。
但瑤雪公主畢竟是他唐帝的女兒。
這大吳常勝帝,竟然枉顧大唐威嚴,斬斷了瑤雪公主的臂膀?
大唐不好出面教訓,正好讓林淵懲治!
“而且,朕與林淵有約。”
“不會與他為敵。”
“待他接回母親後,自然會返回北境。”
說到這裡,眾多臣子心中明瞭,知道了唐帝的意思。
其實,唐帝還是對林淵有偏袒的,只是沒有表現的明顯。
......
林淵屠城一事,在江南境的反響極大。
江南境百姓皆是以為北境乃嗜殺成性之惡魔。
認為明王林淵為暴君。
甚至,一些江湖上自認為慷慨之士更是放言:
“英雄者,皆應趕往大吳,助之!”
......
大吳邊關,混沌城。
大吳張國公接到常勝帝的詔令之後,馬不停蹄的率領他的張家軍團晝夜行駛來到了混沌城。
張國公行如猛虎,走進了大帳之中。
“張國公,您怎麼來了?”
蔡戰看到張國公,顯得十分意外。
張國公自常勝帝登基之後,便已經告老還鄉,不然根本輪不到他狂戰侯來邊關迎戰。
要知道,狂戰侯和張國公的資歷相比,那簡直就是米芒對皓月!
故而,當看到張國公到來之時,蔡戰連忙將統帥的位置讓給了對方。
張國公坐在統帥的座椅上,沉聲道:
‘蔡戰,老夫原本以為你有些熱血與膽識。’
“但是現在一看,你與你的爺爺還差得多!”
蔡戰的爺爺,同樣是位列國公之位,只不過早些年死去了。
而蔡戰的父親,大大不如其爺爺。
到了蔡戰這一輩,才有了些蔡家應該有的武人熱血。
也就是當蔡戰率領六千鐵騎大破大唐五萬精銳之時,張國公才放心,並且讚歎道:
“大吳武將魁首,後繼有人矣!”
隨後,在常勝帝篡位後,張國公更是直接告老還鄉。
因為他知道,大吳有蔡戰,已經無憂!
只不過,當邊關數戰傳到張國公的耳中之時,張國公卻大為失望起來。
“鳳鳴城一戰,雖然城破,但身為武人,豈能逃跑?”
“這非武人之風采!”
張國公訓斥道,隨後又叮囑起來:“狂戰侯,如今你還年輕!”
“還需要時間磨礪。”
“故而,今後的戰鬥你就作為副將,跟隨老夫好好學習!”
“老夫也會好好調教你!”
張國公,此番帶來了張家軍團十萬人。
更有大吳百萬帶甲之士!
再加上蔡戰的先遣大軍。
如今的大吳邊關,已經聚集了一百三十萬人!
對付北境的七十萬大軍,豈不是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