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少年,夢中不覺,醒後要歸去!”——香港歌手梅豔芳《似是故人來》歌詞。
進入七月,全國開始進行第三次人口普查。這項工作是1979年開始著手準備,1982年7月1日開始登記。這幾個月,在城市的不少地方,建築物,交通路口,機關企業的顯要位置,都能看到一張藍色為底色的人口普查的宣傳畫。上面有兩行,醒目的字: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
標準時間點:1982年7月1日0時
為此,還專門拍攝了一部科教片。
正式結果在幾個月後的10月27日,由國家統計局正式對外公佈,中國總人口超過十億。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訊號,一方面會長期,嚴格的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總量的過快增長。另一方面,從人口年齡結構可以看出,中國人口處於年輕化,農村有大量的人口,這為中國發展加工貿易,提供充沛低廉的勞動力 。也就是後世經濟學家口中人口紅利。
不出幾年,大量農村勞動力從農村走入城市,特別改革開放前沿城市,也就是後來人稱的打工妹,外來妹。透過優惠政策,廉價勞動力,吸引外企來辦廠,辦企業,發展經濟,經濟騰飛的背後是眾多的打工人,外來妹的血汗和青春…
另一個新聞,也是在這個月的18日。遠在南國的香港,舉辦了一場新秀歌唱大賽,也是該項賽事的第一屆。舉辦者是由當地的華星唱片公司和無線電視臺TVB兩家聯合舉辦。這屆的冠軍是日後歌壇巨星梅豔芳。這一年,梅豔芳才19歲。
一代歌后梅豔芳,在這一年正式踏入歌壇,華語樂壇即將開始新的時代。
這項賽事,一直持續舉辦了二十多年,許多優秀的歌手,從這項比賽中出道。如溫兆倫,呂方,張衛健,杜德偉,羅嘉良,李克勤,周慧敏,關淑怡…
7月6日,天氣晴。
這一天,我起來的比較早。
姐姐覺得很奇怪,看了一下床頭櫃上鬧鐘,才7點半。
不由問道:“都放假了,起來這麼早幹什麼?
我回答說,:“前天,我去孟美岐家玩的時候,她告訴我,她父親同意她與呂萍一起去長安。正好,呂萍父親的單位,在夏季,研究人員有半個月的假期。正好讓他帶上呂萍和孟美岐去長安。她父親自然放心,也就同意了。”
姐姐聽說:“喔,是今天什麼時候火車?”
我回答是:“好像是上午的10點多的。”
我一邊穿衣服,一邊對姐姐說,:“孟美岐讓我找一兩本書帶給她,火車上看書打發時間!”
姐姐聽這話,連忙起身穿好衣服,走進裡屋,從書架上選了幾本書,遞給我,“你自已選一下!”
我粗略看了一下,從幾本書中首先了選魯迅《朝花夕拾》,嗯,接著再來一本朱自清的《歐遊雜記》吧!
正好孟美岐和呂萍一人一本。
吃完早飯,我就帶上選好的書出門,去了孟美岐家。我家住得平房,離孟美岐家不太遠,走了約十分我發現鍾,就看見她家那棟樓側面。夏季,像巴壁虎那樣的藤蔓植物瘋狂的生長,把整個樓側面幾乎全部覆蓋。旁邊的樓情況也基本類似。
上樓來到孟美岐家。門並沒有關,裡面傳來整理東西響動,還有對話的聲音。一箇中年女性的聲音傳來:“美岐,簡單帶些東西就行,不過出去十天。”
孟美岐略顯不耐煩聲音說道:“媽,我知道了”
從開啟的門,可以看見屋內有四人。呂萍和一個與她長相有幾分相似中年男子站在靠門口位置。孟美岐和一箇中年婦女站在一起,孟正在整理出發需要的東西。
我敲了一幾下門,屋內幾人注意到我的到來。呂萍因為站在離門口比較近位置,一看是我,欣喜道:“林曦悅,你來了!”她一步走過來,拉住我的手進屋,對站在她旁邊中年男子說:“爸,這是我的同學,林曦悅”。我一看,呂萍的父親,正值中年,長得身材魁梧,一張典型的國字臉,看上有西北人特有豪爽。
我禮貌的問候:“伯伯,你好!”
中年人微笑點頭示意,“你就叫我呂伯伯吧!”
孟美岐也放下手裡東西,笑著走了過來。:“曦悅,你來了。”
我幹很脆回答:“當然要來送送你倆!”
接著,我把手裡的書遞了過去,“這是我選的兩本書,你看你們喜不喜歡?”
說著一本遞給了孟美岐,一本遞給了呂萍。
兩人簡單翻看了一下,點頭說:“不錯,車上可以仔細讀一讀。”
這時,我發現孟美岐父親不在。孟美岐猜到了我的想法,說:“我爸正好今天有事,去了單位上!”
說著,指了一下旁邊中年婦女,說道“這是我媽。”孟美岐的母親,只是淡淡點頭示意。
我向孟母打完招呼,問孟美岐:“需要東西都收拾好了嗎?”
孟美岐說:“昨晚就收拾差不多了,剛才又檢查一遍,應該沒有遺漏!我再帶一個本子去就行。”
呂萍說:“我也是。正好暑假作業有寫作文,可以先打一個草稿,回來再修改。”
說完,兩人把書,連同本子和筆,放進各自的旅行包裡。
這次出行,三人帶的東西確實不多,畢竟時間也不長。
呂父抬頭看了一下屋內牆上掛鐘,時針間已經是上午8:30分。
於是對孟美岐,呂萍二人說:“我們現在該出發了!”說完,給孟母作了一個揮手告別的手勢。
呂父手裡提著一個大的綠色旅行包,走在前面。兩小的粉色旅行包 ,則是由呂萍和孟美岐各挎一個。孟母則叮囑了三人一句:“路上要小心點。”
我也緊跟著向孟母告辭。我對孟,呂二人說道:“我送她們去公交車站吧!”
孟美岐和呂萍點頭同意,說:“嗯,好吧!”
從孟美岐家出來,一行人走了一刻鐘的樣子,來到了16路附近公交站。
大約等了五六分鐘,一輛16路公交車到站,三人上車。我和孟美岐和呂萍,揮手告別。
從這個公交站出發,公交車到火車北站,大概需要50分鐘,也就是9:40分就能到。去長安,是10點多火車,時間很充裕。
只是這時候的火車比較慢,到長安,估計至少是要到第二天凌晨三四點鐘。主要是當時火車要翻越秦嶺,車速也快不起來。
我在心裡不由地感嘆,還是重生前交通方便快捷。如果是坐特快,今天下午五點左右,就能到長安。如果是動車,時間就更短了,四個小時左右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