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到了商定的時間,於舫跟季林早早起來,一人咬著一塊餅,跑步到商量好的地方,姚大爺已經在那等著了。
“大爺,你們好啊”
“大爺好!”
“於舫小子,季林小子,你們來啦!”
姚大爺看到他倆,開心的介紹說“這是我兒子,姚大力。家裡的船都是他在管,到時候你們聽他的就行。邊上的是家裡的子侄,大民,大軍。”
“你們好”
姚大力是個黑瘦的男人,看不太出來多大年紀。大民跟大軍,也是黑瘦黑瘦的,大概是是海上曬的關係。
“今天我們不去遠海,就在附近,拉兩網,半天就能回來,所以開小船去,就我們幾個,加幫工,總共十個人。”
姚大力跟於舫他們解釋。
於舫對這些不是很懂,反正就是跟著他們看看,所以也不多話。從兜裡拿了一包大前門出來,給大爺還有大力他們分煙。
“大力哥,不用管我們,我們就看看,不亂動的。”
“那好,我們現在上船吧,早點去,早點回。說不定還能趕上中飯。”
“哎……那敢情好!”
一塊厚木板條,連線到船上,是為了方便上船。等大家都上船後,有幫工過來,把厚木條抽起來放進船艙底下。
一陣噠噠噠的馬達聲響起,接著船就緩慢的開動了。
於舫這時才有時間去打量四周。
一排排船隻猶如萬箭齊發發射出去。如果站在高處,這場景應該會更壯觀。
出海的船有大有小,於舫坐的船在這些船當中屬於小小船了,長大約五六米,寬三米左右。船員們上船後就各就各位,井然有序,可見姚大力是個管理能力強的。當然裡面的道道,自已也不懂,外行人就是看個熱鬧。
於舫站在甲板上看海面。船開的不是很快,時間還早,天邊剛出現一團紅光,慢慢的紅霞滿天,接著一道道刺眼的金光把整片海域都渲染成金紅色,這大自然的美景,感覺任何的形容詞都顯得蒼白無力的。
於舫這時對於自已沒有繼續讀書後悔到了極致。如果多讀書,可能就會寫出精彩絕倫的詞句,來讚美一番這日出的美景。
現在自已只能瞪大了眼睛,努力的想把這般美景收入眼底,才不枉走這一遭了。然後嘴裡驚歎一聲:
“真美啊!……”
轉頭看季林跟自已也差不多,瞪大眼睛,張大了嘴巴。
於舫又平衡了。
最後淡定了。
姚大力看他們的表情變化,暗暗點頭。他們時常出海,這日出只是稀鬆平常的事,但這兩年輕人第一次見此美景,竟然也沒有大呼小叫一番,已是難得。
海上不知時間,也不知距離。
只聽姚大力在喊停船,周圍已經看不見其他船隻了,大概是去找他們自已的目的地了。
“千山紫菜萬山苔,葉葉輕舟四面開。清夜船頭聲聒耳,成群石首溯潮來”,這是明朝王廷藩舟過蛇蟠洋時,在清夜時分記載所見大黃魚(石首魚)的情景。
聽說漁民能聽到小黃魚的咕咕聲,看姚大力胸有成竹的樣子,應該是有成算的,看他們撒網後就是靜等了。
季林坐不住跑去大軍那侃大山。
於舫坐在甲板上,看船身離水面不是很遠,把手伸到水裡,大家只以為他好玩,卻不知於舫這次出海是帶著目的性來的。
用意念想象水裡的魚收進空間,第一次沒成功,感覺有股拉力,第二次剛好看到魚了,收進來了,於舫暗喜,成功了,第三次又沒收進來。
看來要麼是太深了,意念不足,或者是這片沒魚。
不知過了多久,聽到姚大力喊收網,大家跑過來拉網,從開始的兩人拉,到後面八人拉都很吃力。於舫走過去,拉住網,手上使勁,網繃直了,緩緩的被拉起來。
於舫偷偷的把網裡的魚往空間裡收,還真被收進來了。網這麼沉,肯定不少,收個幾百斤,應該看不出來吧?
於舫一心兩用,一邊收魚,一邊手上使勁用力拉。
“網這麼沉,今天又是收穫滿滿,大家加把勁。”
“同志們喲呵吼吼,加大勁要麼吼嘿”……
口號喊的震天響。
就在大家力快盡的時候,整個網被拉上船來,有密集恐懼症的人估計看不得那麼多魚。
小黃魚佔了四分之三,帶魚,其他的一些是於舫不認識的海洋生物佔了四分之一。
一網一千多斤,也就不打算再下一網了,回航。
於舫看一下自已的空間,裡面的小黃魚也是快把下面有水區域擠滿了。
滿載而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