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昭陽殿中,皇帝坐在鋪了軟墊的御座之上,這裡是皇帝商量軍事機密的地方,面積也比朝會的大殿小很多。店內站著幾名文臣武將服侍的大臣,其中一名十八、九歲的年紀,穿著紫色的王袍。在偏殿中,他們沒有必要那麼拘謹,紛紛看向御座等候皇帝首先發話。
只見皇帝清了清嗓子,一改往日玩世不恭的樣子,開口道:“今日請諸位前來,就是要商討伐蜀之事。五個月前,朕在大殿之中商議修整半年伐蜀,現在請諸位商議一下,何人為帥?後方糧草誰來保障?”
郭崇韜激動了起來,皇帝歌舞昇平了幾個月,伐蜀計劃終於要進行了。他原本以為皇帝就此沉迷戲劇,再也不問國事了,誰知陛下還是知道輕重的,看來陛下是英明的。郭崇韜緩步走出班列,高聲奏道:“陛下聖明!臣以為此刻伐蜀是最佳時機。臣從南平王高季興處得到密報,蜀主王衍整日飲酒作樂、不理國事,其大臣也是互相攀比,好比晉代時期的石崇,將士也不操練,整日騷擾百姓。百姓們早就民不聊生,臣聽得傳言,蜀地百姓正拿著糧食、舉著酒漿迎候陛下的大軍,來消滅腐朽的蜀國!臣以為陛下應當順天應人,即刻出兵伐蜀!”
郭崇韜發言才畢,只見那名紫色王袍的年青男子也進言道:“父皇,兒臣也以為此是天賜良機,消滅蜀國,佔據長江上游,順流而下,江南如何擋得住我大唐鐵軍?到時陛下可就是太宗再世!哦,是比太宗皇帝還要偉大,假如讓太宗皇帝轉世到現在,他能否統一還很難說呢!”
皇帝聽得心花怒放,口裡卻說道:“皇兒膽敢放肆!太宗皇帝乃是我大唐的戰神,朕如何比得上他?朕有他一半的功勞也就心滿意足了。”原來那年輕的王者乃是皇帝的長子,現封魏王的李繼岌。
李繼岌繼續說道:“父皇過謙了,想當年太宗皇帝花了十年的功夫才平定中原,今父皇只用了短短几年就佔據了整個中原,如此功績,太宗皇帝看了也要自認不如!”
皇帝沒有再繼續糾纏,而是看向殿內眾臣,“愛卿們有何高見?”
只見眾臣雙手交叉,朝御座拱手道:“臣等附議!蜀地可伐!”
皇帝笑著說道:“好,既然眾人一心,那麼伐蜀之事就這樣定了。人心齊,泰山都可以移得動,更何況是一個小小的蜀國!現在大家商議一下,此次伐蜀,當以何人為帥?”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發言,心裡暗想,這不是明擺著?之前商議國事都沒有魏王的身影,如今伐蜀的機密會議卻讓他來了,除了他當主帥,還能有誰?可是郭樞密使也想當主帥,大家誰敢亂說,到時候郭樞密使不高興,豈不是自找苦吃?
剛才還熱鬧的大殿此刻卻安靜了下來,皇帝有些驚訝,再次問道:“當以何人為帥?”問話中有些慍怒。
郭崇韜聽出了皇帝話音中的怒氣,再不舉薦魏王為帥,自己可就真的觸怒皇帝了。於是他應聲而出,高聲進言道:“臣舉薦魏王為帥,出兵伐蜀!”
皇帝故作驚訝的問道:“哦?你舉薦魏王為帥?”
郭崇韜忙應道:“正是!”
“魏王年紀尚輕,未安軍旅,如何使得!”
郭崇韜正要發言,只見李繼岌搶先說道:“兒臣願舉薦郭樞密使為帥,郭樞密使隨陛下征戰多年,熟悉軍旅之事。兒臣只在宮中聽聞得陛下的神勇,卻未曾上過戰場。因此,主帥只有郭樞密使當得!”
郭崇韜連忙跪下道:“殿下,老臣願奉您為帥,老臣親身協助殿下平蜀。”
皇帝見目的已達到,也就不再多言。反而轉向其他大臣道:“愛卿們認為,當以何人為帥?”
眾大臣們齊聲應和道:“臣等以為當以魏王為帥!”
皇帝見此,心滿意足。李繼岌也面露開心的神色。只見皇帝深思了一會,嚴肅的說道:“主帥之事,朕已有定義。皇兒雖然是眾望所歸,但年青未經戰陣,朕的意思,還是請郭樞密使為帥,皇兒為副,郭樞密使以為如何?”
郭崇韜還要再說什麼。只見皇帝金口一開:“就這麼定了,皇兒,你要好好向郭元帥學習學習。”
李繼岌山呼道:“兒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