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了石敬瑭的困境,耶律德光決定獅子大開口,不僅要求石敬瑭貢獻金銀珠寶,還要求石敬瑭割讓幽州、雲州、河東、河間等地。除此之外,耶律德光還要求石敬瑭稱臣。中原皇帝需要經過遼國皇帝的冊封,才能正式登基。面對耶律德光無禮的要求,石敬瑭沉默了,他沒有想到,一向只以打草谷為主要行動的契丹人,竟然對中原有領土要求,這讓他接受不了。要是自己答應了耶律德光的這些要求,就算自己得到了天下, 也必將被全國人民唾棄。所以,石敬瑭從桑維翰得到了這個訊息後,險些就要答應與李從珂和談。
那麼,耶律德光為什麼從以打草谷為主,變成了要統治中原呢?在這裡,漢人韓延徽發揮了很大作用。韓延徽是幽州人,從小生活在胡漢邊境,對於契丹人也不陌生。長大後,韓延徽被幽州的劉仁恭徵召,成為幽州的一名謀臣。韓延徽自小愛看書,又關心時事,所以對於天下大事,他有自己的一番判斷。早在李存勖上臺之前,韓延徽就斷定,能夠威脅到朱溫的梁國的,就只有河東的晉國。眼下晉國雖然弱小,可終究會滅掉梁國。所以韓延徽勸誡劉守光拉好與晉國的關係,畢竟日後出事,也有一個強大的後盾。而且劉守光的節度使位置,還是李克用幫他搶回來的。想當年,劉守光與父親劉仁恭的愛妾羅氏通姦,被劉仁恭斷絕父子關係。此時還是宣武節度使的朱溫,派兵北上,接管了幽州。此時的劉守光為了奪回幽州,請求李克用出兵,共同對付朱溫。李克用出於對付朱溫的考慮,親自率兵攻打幽州,幫助劉守光當上了幽州節度使。
劉守光成為一方諸侯之後,開始妄自尊大起來,此時朱溫和李克用都已死。自大的劉守光覺得天下再無可以與自己匹敵的人,便在幽州城內自稱皇帝,史稱“桀燕”。為了避免契丹人的進攻,劉守光派遣韓延徽出使契丹,一方面是拉攏契丹人,一方面是避免契丹人打草谷。果然,在韓延徽的巧舌如簧之下,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被征服,決定向中原靠攏,他誠懇地邀請韓延徽加入契丹,一起建設遼國。韓延徽與耶律阿保機意氣相投,結為異姓兄弟。不過,韓延徽投效契丹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期間,韓延徽多次回到漢地,想要回到中原故土,效忠真正的真命天子。可是,此時的幽州已經被李存勖攻克,韓延徽又不願意效忠劉守光的死敵李存勖,無路可去的他只好再次回到了草原上。當韓延徽第二次回到中原時,當他聽到李存勖整日裡流連梨園,根本沒有中興的希望,韓延徽再次回到了草原,並對耶律德光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耶律德光的漢化程度比起他的父親來更深。而且南北院的治理方法更加靈活。韓延徽從此留在了草原,效忠契丹人,成為遼國的著名謀臣。
得知了石敬瑭借兵的訊息,韓延徽立馬向耶律德光提出建議,一定要趁此良機,佔領河北河東地區,尤其是幽雲地區,這裡是契丹騎兵南下的必經之路,而且地勢險峻。一旦契丹人控制了這裡,契丹的騎兵將在華北平原上無可阻擋。而一旦中原王朝在這裡建立起有效防線,那麼,契丹人的南下將會困難重重。所以,韓延徽向耶律德光建議,一定要利用石敬瑭和朝廷的矛盾,將遼國的利益最大化,最起碼也要佔領幽雲地區。
所以,當耶律德光提出的這些要求送到石敬瑭的面前時,石敬瑭心裡開始後悔,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要是將這些地區全部割讓給契丹人,整個中原將會一馬平川,毫無屏障可言,就算自己當上了皇帝,又拿什麼去守護自己的萬里江山?不過,當石敬瑭要拒絕的時候,劉守光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與匈奴議和的故事。話說劉秀平定天下之後,匈奴也趁機崛起。劉秀為了能夠休養生息,決定與匈奴議和。並承諾了一些對漢朝很不利的條款。可是,當中原的生產恢復之後,劉秀就開始反擊匈奴,並將匈奴趕到了極西之地的歐洲,成為歷史上的中興皇帝。
劉知遠講這個故事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告訴石敬瑭先答應耶律德光的要求,等到自己做了皇帝,再趁機收復這些地方。這樣,即使前期會面臨百姓們的指責,可是後期,只要石敬瑭收復了疆域,就會成為劉秀那樣的中興皇帝,受人敬仰。
於是,在聽了劉知遠的故事後,石敬瑭也開始認真的與耶律德光談判。他指出,割讓部分領土當然可以,但是絕對不能是耶律德光提出的那麼多。他指示在遼國談判的桑維翰,他最多隻能將盧龍鎮的幾個州割讓給遼國。其他地方是絕對不能割讓。至於進貢的金銀珠寶,石敬瑭提出以洛陽的府庫金銀為限,大唐的國庫任耶律德光挑選。除此之外,石敬瑭表示,自己絕不答應任何之外的條件。
當桑維翰開始強硬之後,耶律德光做的更絕,他兩手一甩,表示自己放棄談判。石敬瑭要想得到遼國的援助,必須割讓幽州和雲州管轄的十六個州;二是遼軍的出兵費用由石敬瑭承擔,太原府庫和洛陽的國庫是支付遼軍出兵費用的主要場所;三是石氏子孫必須接受遼國的冊封才能當上皇帝,中原作為遼國的附庸國。否則,就請石敬瑭自行應對唐軍的攻擊吧。
此時,李從珂的禁軍開始出動,他率領京城二十萬大軍直撲太原。劉知遠想要在上黨地區阻擋唐軍的進攻,卻被唐軍殺下陣來,面對危急的局面,石敬瑭別無選擇,只得讓遠在臨潢府的桑維翰接受了耶律德光提出的條件。桑維翰此時正在為了維護中原疆域的完整而據理力爭。在他看來,寧願多花些錢,也不能讓這些蠻族進入中原,否則後患無窮。而對於中原稱臣的事,桑維翰更是不滿,豈有讓華夏人給蠻夷人稱臣的道理?正當他取得不小進展的時候,石敬瑭的命令讓他不得不忍痛割愛,放棄了這幾天來爭取到的有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