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柳素衣讓蘇格覺得自己的處境一下子光明起來,柳素衣為他提供了很多好東西,比如精緻的緊身潛水服,比二戰時武器先進好幾個檔次的高科技槍械,還有能大大增加他防禦能力的內衣護甲。更重要的是在這陌生的時代能有一個認識的人,讓他安心了不少。
探險隊如期出發,誰也不知道蘇格一夜之間多了許多好東西。在飛往西藏的途中,除了開飛機的霍普特曼,其他人一直在討論亞特蘭蒂斯的真相。摩根始終堅持認為《維力》的作者一定是見識過某些不尋常的東西,亞特蘭蒂斯是真實存在的。其他人並不反對存在這個神秘地帶,但覺得亞特蘭蒂斯只是作者杜撰的稱謂。
這讓蘇格想起了大西洲的嘉絲麗,內心深處他知道自己沒有完成對她的承諾,沒能保護她,深深欠著一份情,唯一讓他欣慰地是她還活著。他也想到生死未卜的妙可兒與遠在天邊的麗莎,他不明白為什麼在這緊要關頭會想起這三個與自己各有一份情愫的女人,但冥冥中似乎註定了為了自己所愛的人才是自己不斷奮鬥的動力。
“蘇格,你為何一言不發。在想別的事嗎?”摩根注意到蘇格神遊天外。
蘇格收回目注窗外雲海的目光,道:“我覺得我們到了自然會有真相,不必在此時爭論。”
“也對。”摩根道:“我們可以等到見到哈勒隊長再一起討論。”
蘇格猛地心中一緊,他這才想起這次探險隊的隊長應該是哈勒,可他卻沒出現在城堡。其實早在前天他就有這個疑問,但為了避免摩根生疑他沒有提及——不然他無法解釋他怎麼知道哈勒的存在。
按原有的歷史軌跡,探險隊的第二次西藏之行應該在進入時就被英軍逮捕,但哈勒成功逃脫,但摩根因為年紀老邁沒有越獄成功。如今飛機已經跑了一半的路程,照這麼算,探險隊這幾天內就要遭到英軍的圍捕。
可這段歷史模糊不清,蘇格也不知道探險隊具體在哪一天被捕。當然他並不在乎摩根等人的被捕,只要他知道了沙姆巴朗洞穴的位置就夠了,在這之前他必須保護探險隊,其它的他也顧不得了。
歷時23小時,探險隊的飛機終於進入藏地,至此時摩根才告訴蘇格,原來哈勒早就提前到達藏地,一直在等他們,位置是邊境地帶的無名小鎮。
這有條赫赫有名的“駝峰航線”,為免受當時航線被日軍干擾,英國有一支軍隊在當地駐守,哈勒等人後來就是被這支軍隊所逮捕。
從空中鳥瞰,無名小鎮就位於離駝峰航線中段約一百公里左右的邊境處,與其說是個鎮不如說是個村,全鎮不到百戶人家,不過在這不毛之地仍屬難得,哈勒到這裡後與管理這裡的土司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甚至動用農奴為他們修了一條簡易跑道,使飛機在此順利降落。
與蘇格想象中不符,哈勒並不像個探險家,他白白淨淨,戴著厚厚的眼鏡片,全身透著很濃的書卷氣,像個學者。摩根到達之前,他獨自在這小鎮上生活了一年。
意外的是他見到探險隊後並沒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簡單地與探險隊員們擁抱了一下,當看到蘇格這個黃種人他甚感意外,不明白這個非雅利安人怎麼混進來的。
“這位是蘇格,經元首和希萊姆元帥特批加入,他會對我們的探險事業有極大幫助。”摩根如此向哈勒介紹。
“說實話我已經無法確定了。老朋友……”哈勒深深地嘆了口氣道:“我又找不到洞穴了。”
“我們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摩根對此並不意外。倒是蘇格憂心忡忡,因為他已從摩根口中得知,沙姆巴朗之所以得而復失是因為它在一片流沙之中。
從無名小鎮向南走約兩百公里,是一片經長期風化形成的沙漠地帶,第一次探險時哈勒就發現因為它處在一條地下河之上,使得沙土長年溼潤,極易形成流沙,甚至在沙子下面可能是一片深不見底的沼澤地帶。
所以第一次探險隊能進入沙姆巴朗完全是個意外,他到來後依舊沙姆巴朗按當地人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深入沙漠,結果不慎陷入流沙,意外地掉進一個地下洞穴,無意中發現了這塊神秘的石頭,但由於洞穴內流沙不斷陷落,他們九死一生逃了出來,根本來不及堪探,當再次迴歸時地形已大變樣,根本找不到當時的入口。
在回德國彙報後,哈勒馬不停蹄再次回到這裡,然而歷時一年依舊在沙漠上沒有任何發現,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們也是因為在沙漠一帶瞎轉悠才被英軍發現而被捕。
“放心,我帶了那位亞洲朋友能幫上我們的忙。”摩根指指蘇格。
蘇格這才明白摩根是想利用他的體能。這片沙漠區域並不大,見方約七十多公里,此時又臨近冬季,普通人在沙漠中很容易體力耗盡,更別提還在遭遇流沙的危險。
但在聽哈勒介紹這片流沙區的情況後,蘇格倒不介意被他利用一下,比起他在守護者追逐時的艱險,這兒的困難要小得多,只要自己速度夠快外加小心一些,應該問題不大。
“情況就是這樣。”哈勒說完後望著蘇格,有點怕他會打退堂鼓。
“沒問題。”
蘇格如此爽直讓哈勒有點意外,但也欣喜,問:“你需要助手嗎?”
“我一個人就夠了。呆會我就出發。”
“不要吧,過一會就天黑了,而且今晚天色不好,可能有沙暴。環境極度糟糕。”
“我遇過更糟糕的。”
哈勒的預測很準確,臨天黑時氣溫驟降,零下近十度,一股狂放的風沙從西北而來,儘管連摩根都勸他不要在這時行動,但為了節省時間,蘇格堅持馬上行動。
“大家放心,保持聯絡。”他站在沙暴外圍向探險隊員們晃晃手機,一頭扎進了流沙區,眾人看到他的身影如一道黃龍般,狂奔的腳步踏起的飛沙漫天捲起,像鋒刃一樣劈開黑色的風沙,轉瞬消失。
“你從哪找來這傢伙?”哈勒不可思議地望向摩根,摩根只是笑而不語。
進入流沙區的蘇格用了蜜蜂尋蹤的方式,直接進入沙區中心點,有規律地劃圓,慢慢擴張。按哈勒的說法,沙姆巴朗洞穴就是一個陷坑,只要踏中就會直接掉下去,這種情況下他必須能清楚地區分自己踩到的流沙還是陷坑,方法很簡單,流沙是緩緩下墮的,而陷坑是快速塌下去。
當然,蘇格覺得這不太科學,如果沙區真有大面積的流沙,這個陷坑應該早被填滿了。全有鑑於洞穴如此神秘,也許有未知的力量控制它也不一定。不過即便沙區不大,要這樣尋一個陷坑依舊是大海撈針,因為他速度不能太快,否則有些地點可能會忽略。
他保持著平時走路的速度,頂著風沙慢慢前進,雖然他現在沒有超腦能量了,但強烈的第六感依然存在,在漆黑的環境下甚至不需要指南針就可以判斷方位。
可兩小時後,風沙突然大了起來,雖然他戴了防風面紗,但砂粒打在面上還是生疼,風力至少達到九級,讓他在狂風中舉步維艱。
“蘇格,能收到嗎?”摩根用無線電與他聯絡,對面傳來噝噝的電流聲,強烈的沙塵暴不斷干擾著訊號。
“收到。我對沙區堪探已近三分之一了。”蘇格終於回應了,探險隊員們一片歡呼,哈勒忍不住道:“我從沒見過誰在這麼惡劣的條件下還能進行堪探,你真是個英雄。”
摩根追問:“有發現嗎?”
“已經遭遇十五處流沙地帶,但沒發現陷坑。”
“十五處了?”這個數字讓哈勒都嚇了一跳,“你怎麼躲過去的?”
“跳躍,奔跑。”蘇格的回答十分簡單,他在雙足下陷立即開啟狂奔模式,每一次都成功避過,有時甚至一連避過好幾個。
“這傢伙是人嗎?”作為生物學家的蓋拉蒙首先發出驚歎,這實在不像人力能做到的。
摩根終於說了句有人情味的話:“蘇格,如果體力不支就回來,不要蠻幹。我們可以等天氣好再探。”
蘇格也有這個念頭,雖然中央區域已經探完,但並不代表做到了細緻的檢視,主要是太黑風沙太大,他回應:“好的,我再走最後一圈就回來。”
摩根放了心,對哈勒道:“有他在,我們最多兩天可以完全探明這塊區域。”
哈勒道:“可這個方法也只能算個笨辦法,就算走雷區一樣,但我們並不確定洞穴的所在能用這種方式探查出來。”
“一步步來吧,我們用的是排除法,這個方法不行我們再換別的方法。”
風沙中的蘇格準備回程,這時風沙變小了些,風暴看起來快過去了,他扯下面巾抖抖上面的沙子,終於能輕鬆的呼吸一下。他捶下疲憊的雙腿,自語道:“還是等沒風時再來找吧。”
忽然一個聲音傳來,“沒風你永遠也找不到。”
他扭頭一看,柳素衣不知幾時無聲無息出現在他身後,問道:“你怎麼跟到這來了?”
“當然是來幫你。”柳素衣望向沙漠,“你看到風暴過後有什麼變化嗎?”
蘇格舉目望去,看到經歷過大風暴後,不少沙丘移動了位置,但也沒看出什麼特別的變化,便搖搖頭。柳素衣抓住他的手臂,帶著他飛到空中,“這樣你也許能看清楚。”
從空中鳥瞰,蘇格果然發現一些不正常,他記得風暴是從西北吹來,風吹的作用下沙丘理應往南方堆積才對,但此時的沙區卻形成一個窪形盆地,在上百米的高空可以看到中央一塊陷了下去,如同風是從天空垂直往下吹的一樣。
他百思不得其解,“怎麼會這樣?”
“說明地下有某種力量擋住風暴,不然強風會把地面的沙子刮掉整整一層,從而露出地下的東西。”柳素衣帶他飛到一塊橫向的沙丘處,“明顯能感應到這片區域有某種能量與強風互為作用,所以才形成如此獨特的現象。”
蘇格明白了,“就是說如果有一場極大的風暴,就可以吹掉所有的沙子,露出地下的真相?”
柳素衣點點頭,蘇格再問:“這下面有什麼高科技的機器?”
“不像是高科技,倒像是……”
“什麼?”
“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