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章 她更適合做皇帝

白卿音踏出房門,盛京墨立刻扶著她的身子,不讓她踏出門檻,道:“小心一些。”

“我沒事,我看著腳下呢!”她立刻開口解釋。

“這是我家,我還能不知這有門檻。”小姑娘掩下心中欣喜,柔聲回道。

她就知道,他最在乎的是她。

盛京墨看著嬌俏靈動的小姑娘扶著她的手,帶著她踏出房門:“音音,我剛跟義父說帶你出去散散心,義父同意了!”

“你們要去哪兒?帶我們一起好不好?”宋寧立刻跟了上來。

雖然畫烏龜很好玩,可她還是覺得外面更好玩。

宋澈抬眸看著白卿音,一臉期待。

“不行,你們得留下來習字。”小姑娘斬釘截鐵的拒絕。

他們長大了,得多學習一些知識,這樣才能防止被騙。

上次宋寧用一支金簪換一袋糖的事,她一直記在心裡,遂以回到拈花小苑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他們兩個習字。

白卿音怕他們不聽話,指著書桌上的宣紙,道:“你們兩個乖乖學,等我回來我要驗收你們作業的。”

“哦!”兩人垂頭喪氣。

為什麼他們不可以出去玩?

…………

盛京墨牽著白卿音手,帶著她踏進慈幼局。

“郡主。”

“將軍。”

慈幼局的孩子立刻圍了上來。

“我給你們帶了衣物過來,上面寫了你們的名字,等會去領,好不好!”小姑娘看見他們微笑的模樣,指著身後的兩輛馬車,笑著道。

曾經他們屈膝街頭,蓬頭垢面,衣衫破爛,愁容滿面。

現在他們臉上洋溢純真的笑容,白卿音打心眼裡開心。

“這個是誰的新衣裳啊?”小姑娘指著包袱上繡著的名字,輕聲問道。

“秦霜。”孩子們齊聲回應。

“這麼聰明啊!”小姑娘笑著誇讚,而後拿起一個新的包袱,接著問道:“那這個是誰的?”

“李泰……”

“這麼棒啊!”

盛京墨看著小姑娘拿著衣服詢問孩子們上面寫的是什麼,孩子們齊聲回答。唇角微揚。

他知道因為二皇子的事,她心裡不痛快。也知道她牽掛著這些孩子,便帶著她和她準備的衣裳來了慈幼局。

他想,若是能夠看見這群孩子的成長,她心底的怨恨應當會消散一些……

孩子們領走了自己的衣裳並沒有散去,而是圍在她身邊聽她講賑災的故事。

吳同洲站在慈幼局門口,遠遠便看見那些孩子圍在白卿音身邊,歡聲笑語……

他丟失皇糧本是死罪,嘉寧帝念在事出有因便罰俸半年,未降職位。

今日,他念著慈幼局的孩子便再度來到慈幼局門口。

他站在慈幼局門旁,一動不動,看著孩子們的笑臉,生出皺紋的眼角堆滿了笑意。

昨夜,他在宮中看見郡主提劍闖宮的颯爽英姿,心底被壓下的念頭悄然滋生。

郡主,更適合做皇帝!

他斂了斂心思,踏進慈幼局:“下官參見郡主,郡主千歲千歲千千歲。”

語落,又朝著盛京墨行了一禮,道:“參見將軍。”

白卿音立刻起身,反問道:“吳大人怎變得這般客套。”

印象中,吳同洲剛正不阿,為人耿直,怎突然變得殷勤了?

“郡主與臣有救命之恩,臣銘感五內,鐫刻於心。”吳同洲立刻拱手回道。

不知何時,他已將她奉之為主。

“郡主既在,也省卻臣多跑一趟。”吳同洲看著白卿音,低語請示:“不知郡主是否願意挪步一敘。”

“好,隨我來書房。”白卿音回著,而後轉身向書房走去。

她知道吳大人心繫天下,找她定是關乎百姓生計的大事!

“京墨哥哥,你也來啊!”路過盛京墨身邊,小姑娘開口道。

三人相繼踏入書房,吳同洲親自將大門掩上。

白卿音看了一眼盛京墨,面有疑惑。

“發生何事,讓吳大人這般謹慎!”盛京墨開口問道。

吳同洲和唐毅生上前,小聲道:“此事說來話長。”

“洗耳恭聽。”白卿音回著,突然看了一眼身旁的盛京墨。

京墨哥哥耳後那顆紅痣,很可愛呢!

唐毅生上前,道:“下官有一個朋友,名喚陳振龍,他常年在呂宋經商,去年曾到訪京城,約見與下官。”

“自他口中得知,呂宋之地有一國寶,名曰金薯,是一種食物。”

“此物春二月育種,三四月栽種,十月量產,耐熱耐寒,遇水成活。”

“此物類同水果,極易栽種,產量極高,可做主食飽腹,生吃熟食亦可,若想儲存只需挖一深洞存放其中,再以土埋之,可存三至五月之久。”

白卿音眼睫微顫,眸底閃過一道金光:“我國地域遼闊,南北兩極分化嚴重,旱災水災不斷。若得此物,乃東沅之幸。”

語落,白卿音問道:“唐先生的朋友可曾試過帶回?”

“金薯乃是呂宋國寶,豈能輕易帶回?且呂宋有嚴禁帶出金薯的律法。”

“陳振龍與其子陳經綸向當地百姓學習栽種方法,一直嘗試著將金薯種帶回,可對方看守太嚴,根本帶不回呀!”吳同洲嘆氣,滿眼失望。

“是不是種子太多,容易被搜查?”白卿音忙問。

前世她一直在拈花小苑養病,對於此事完全不得知。而今知曉此事,又豈能無為?

“只需帶回一個藤苗即可。”唐毅生滿眼疼惜:“是他們把守太過嚴苛!”

“如今,下官與他父子失去聯絡,想是遇到兇險,下官無計可施,特來向郡主求救。”唐毅生伏地。

“唐先生何以斷定我會幫忙?”白卿音抬手輕敲桌面,默問道。

“下官知郡主宅心仁厚,憂國憂民,定會傾力相助!”唐毅生回著,鏗鏘有力,讚賞之情溢於言表。

白卿音看著跪在眼前兩人,柔聲道:“我不僅要將陳家父子帶回來,還會將金薯的藤苗一併帶回。”

平民商人尚有憂國憂民之心,她身為東沅郡主,享百姓供奉,又豈能置之不理,不聞不問?

“下官替東沅百姓謝郡主大恩!”唐毅生,吳同洲叩謝。

有了藤苗,加上陳氏父子習會的種植之術,東沅將再無饑荒!

吳同洲倏然抬眸,眼眶含淚:郡主有勇有謀,御下有方,她才是最適合做皇帝的人!

“走,隨我進宮!”白卿音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