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十一,築基感炁

“瑾兒,你怎麼想的?”不同於李老闆的妥協,陸先生更想聽聽陸瑾的看法,判斷他是否理解了這背後所代表的東西。

陸瑾抬頭,幼小的臉上充滿率真,“父親,所謂修行本就是逆天而為之事,越強大的術法,所需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像師父剛剛所說,即使不走逆生的路子,各派的精妙絕技也都逃不開這個規律。

況且,有門長和左師兄在,我心裡有底,基礎不足時我是不會強行突破的。”

聽到陸瑾的回答,陸先生點了點頭,轉頭對左若童拱了拱手,“好,不愧是我陸家的孩子。左門長,那就依瑾兒所說,這孩子還要您多費心了。”

左若童拍了拍兩個孩子的後背,“既然都要留,那你們就先出去吧,箇中細節我再與李老闆和陸先生商議。”

應了一聲後,二人出了這間屋子,門口,左玄一早已在此等候。

“左師兄,這逆生三重真如師父所說……”

左玄一正領著二人往住處走,聞言笑著說道:“怎麼,怕了?”

“怕是不怕,但確實比我想得要兇險些。”李慕玄倒不是那苟求安穩之人,否則他也不會立馬答應入門。但他沒想到哪怕是三一門這樣的名門正派,所修習的功法竟然也風險極高。

在涉及到安全的問題上,左玄一自然不會對他們有所保留,“這就是你不如小陸的地方了,你父親結交的異人朋友不少,但到底不是練炁世家,不知其中關鍵。

炁,即先天之炁,傳於先天,鍛於後天,人之降生,除了從父母那裡繼承筋骨皮肉,也繼承了炁這種虛無縹緲的能量,是區分生靈與死物的特點之一。

也正是這種能量的流失,使得繼承者即使不斷補充其他能量,也難以逆轉赴死的程序。

最早意識到這一點的前輩們開始有意識的鍛鍊補充炁這種能量,是以他們又被稱為異人。”

李慕玄似有所悟,“所以練炁士找的道大都是逆轉輪迴之法,少有輕鬆的,對吧師兄?”

左玄一頷首,“不錯,但是你們也不必過多擔心,不同於三一門其他已經出門遊歷的前輩們,咱師父沒有選擇甩手獨自清閒,他怕後來的弟子走偏,選擇親自指導每一個弟子。

老人家親口說過,‘逆生之路艱難,我一人未必能走到終點,所以我要廣開枝葉,並親自為各位夯實基礎。’

他相信我們這些後輩中能出現天資卓越之人,走通三重之路。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師父的親傳弟子,有他老人家親自築基,你們怕什麼。”

左玄一頓了頓,伸出左手,凌厲的炁全部放出,陸瑾和李慕玄光是站在他身邊就覺得有些睜不開眼。

“況且,還有我這個師兄帶你們修煉呢,在你們築基,感炁,乃至對逆生之路感到困惑時,我都會在你們身邊指導,稍有不對就會出言提醒,你們只管用心就好,剩下的還有整個三一門呢。”

說著,左玄一推開一處房門,“好了,這就是你們二人在三一的住處,我的住房就在你們隔壁,三一門內規矩不多,除每日固定的練功時間外都是自由的,若是無聊可隨時來找我。

今日便先這樣,你們休整一下,明天一早我帶你們築基感炁。”

“好。”李慕玄這幾日被左玄一折騰的夠嗆,早就想找個地方休息下了,應過一聲後,他拉著還在行禮的陸瑾就走。

左玄一伸了個懶腰也走進自己屋內,白日與全性姐弟一戰,雖然談不上兇險,但也著實累了他一把,現在放鬆下來也終於有空休憩一下。

……

次日清晨,上院。

左若童端坐於廣場正中,諸位三一門師兄站立於兩側,對身前行弟子禮的陸瑾和李慕玄二人講道。

“當以至誠,臨事慎重,不得偽詐行事,心智混亂。

當守炁定神,如臨白刃,不得苦勞身體,喜怒無常。

當隨事行法,若使失節混亂,則臨事不神。

這就是三一門的律法,你們二人一定好好記下,這對你們築基也是有好處的。”

陸瑾一臉坦然,李慕玄則是默然無語,如今聽得左門長親自講授三一門規,他自然是知道自己為何經歷這些曲折才入得門內。

他算出三一門要求定神有度,不過勞身體,卻不知要至誠去偽。

或者是他其實知道,但沒能過得了自己這關。

正如世間百事,拿著答案找問題自然容易,可這答案又有誰能給呢?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如果沒有左師兄來橫插一腳,這三一門怕是自己想入也不得。

看了眼站在一旁的左玄一,李慕玄心中生出幾分敬意,他佩服有本事的人,歷來如此。

拜師結束便是傳術。左若童領著二人感炁,左玄一站在他們身後看護。

“所謂築基,即是奠定基礎,打通體內經脈血管,為日後入道鋪實地基。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各門各派築基的法子都不一樣,我三一門強調的就是一個‘感’字。”

左若童手指凝炁,依次點向二人身體。

“此炁充盈於天地之間,匯隱於生靈體中。修道伊始,便要先感受此炁,設法排程。而後再利用各門心法,壯大此炁,為自己所用。”

說到這,他瞥了一眼二人身後的左玄一。

“雖說築基重在夯實基礎,不看時間長短,但感炁越早的人,往往日後更易修煉,所使術法也更加靈活。

像你們玄一師兄,不過幾刻便感炁成功,凝得第一縷玄炁供自己排程。這種速度在我三一門內也算罕見,就看你們能否超過他了。”

一旁的左玄一心中腹誹,不愧是師父,使得一手好算計。

築基之事重要無比,又豈能為虛名而攀比,他平日教導弟子從不講所謂築基速度,為的就是不影響弟子心態。

所謂因材施教,師父之所以在這兩個面前提這一出,肯定是看出他二人天資不錯,有心蹉一蹉他倆的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