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2章 拜訪天音寺

張小廚感覺最近很累,原本每天只需要準備不到十個人的飯菜,他還能輕鬆解決,可隨著大竹峰的人越來越多,每日只是做飯,就佔用了他大部時間。

幸好後來有幾個師兄幫忙,不然他感覺自己遲早會累死。

這日準備好早飯後,張小凡難得抽空坐在院子中發呆,待看到林源來到前身時,連忙站起了身。

“收拾一下跟我出一趟遠門。”

林源說罷轉身便走,不給張小凡一絲反應的時間。

佛道同修的張小凡剛度過最艱難的時刻,這個階段正是修為開始增長時,可每日繁瑣的工作卻讓他沒有多餘修行的時間,因此林源打算將他送到其他地方,讓他有足夠的時間修行。

待過了一個時辰,林源再次過來時,張小凡已經換了一身乾淨衣服,正一臉侷促的站在廚房門口。

即便是乾淨衣服,也是穿了好幾年的,有些不合身。

“林師叔,咱們這是要去哪啊?”

張小凡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自從上次被林源教訓之後,他對林源就有了些懼意。

“咱們去拜訪天音寺,我帶你去漲漲見識。”

林源注意到了張小凡臉上的異樣,不過並未放在心上,將金雕召喚過來後,帶著他乘坐金雕,快速飛上天空。

這次林源沒有在路上耽擱,只是幾日時間便抵達了天音寺附近,而張小凡也是一路沉默寡言,似乎在回憶幾年前草廟村的經歷。

“這次到了天音寺,你們草廟村的慘案之事就會全部解開,到時候就有你想知道的真相了。”

林源畢竟是青雲門人,自己門中的慘案,必須要讓天音寺給個說法。

“師叔,你是說天音寺知道草廟村慘案的真相?”

張小凡瞬間激動了起來,連忙追上走在山路前方的林源。

“準確來說,是與你師傅有關。”

林源腳步不停,此刻已然能看到天音寺的山門。

“我師傅?我師傅不是已經去世了麼?”

張小凡一頭霧水,但心中已然有了猜想,這個師傅,只怕不是田不易。

“是啊,他已經死了,不過知道真相的人還活著,等到了天音寺你就知道了。”

兩人剛來到山門前,便見一名年輕僧人在門口等待著。

“阿彌陀佛,小僧法相,見過林師叔,張師弟。”

正道三門皆以師兄弟相稱呼,法相雖然沒有見過林源,但也聽過一些關於青雲門的事蹟,在那隻金雕飛來時,寺中長輩就已經發現了。

“看來你們天音寺早就預料到了我們來的目的,帶路吧。”

跟著法相進入天音寺內部,他一直帶著兩人來到一處大殿,殿內幾名莊嚴老僧,早已等候多時。

“青雲門林源,見過菩泓神僧。”

林源行了一禮後,便側身讓出位置,將張小凡拉了出來。

“林師弟不必多禮,咱們平輩相稱即可。”

菩泓淡然一笑,目光移向張小凡時,臉上頓時露出愁苦之色。

“這就是當年那孩子麼?”

他雖然不認識張小凡,但卻也從法相口中聽得描述過,對這孩子的遭遇,頓感同情。

“他叫張小凡。”

林源點了點頭,既然已經將人帶來,那就沒他什麼事了,可以提出自己的條件了。

“林師弟既然將張小凡帶來,想來是有自己的想法吧,不知可否告知老衲。”

菩泓點了點頭,吩咐了身邊法相一句後,帶著張小凡離開了大殿。

“我想看一看天音寺的無字玉璧。”

無字玉璧的秘密,只有天音寺一些高層才知道,就如同青雲門的誅仙劍中蘊含的秘密一般,乃是宗門最大的底蘊。

菩泓在聽聞林源的話後,先是一愣,隨即低頭思索了片刻。

“看來林師弟是有備而來,不過我天音寺欠你們青雲門一個人情,按說應該答應你的要求,只是那無字玉璧是天音寺最大的秘密,林師弟若是觀摩的話,還需寺內其他高僧同意。”

事關整個寺廟,菩泓雖然身為主持,卻也做不了主,必須要跟其他人商議一下。

“也好,我還可以在天音寺中等待兩日,希望菩泓師兄能給一個滿意的答覆。”

稍後菩泓讓僧人給林源安排了客房,不過林源在進入客房之後,便破開虛空來到了射鵰世界,寺廟實在是住不慣,還不如過來當幾天的皇帝。

一直到兩日後,林源才從射鵰世界返回,重新從房間走了出來。

“阿彌陀佛,老衲已經與眾師弟商議過,決定帶林師弟和張施主前往無字玉璧,希望能洗去張施主身上的戾氣。”

張小凡在得知草廟村慘案的真相後,一度陷入癲狂,心智差點受損,也幸好他的法寶噬魂早已被林源收回,不然頃刻間便會墮入魔道。

可即便如此,這件事帶給他的衝擊,也讓張小凡猶如行屍走肉一般,兩天時間沒有恢復過來。

如此大的仇恨,可不是一個少年能夠承受的,至少在現階段,張小凡根本無法原諒普智當年做下的殺戮。

兩人隨著菩泓來到天音寺後山,行了半日後,終於抵達了一處玉璧前。

這面玉璧之中隱藏著天音寺最高的修行功法,同樣也是一件至寶,擁有穩定心神,調節神魂平和之力。

而玉璧前方,仍有不少天音寺的高僧日夜守護參悟,企圖領悟天音寺的秘法。

然而沒有極大的悟性和機緣,這面石壁對他們而言,絲毫沒有作用。

但修為已經達到太清境界的林源,一眼就能看出此玉璧的特殊性。

眾人將張小凡安置好,隨後一行僧人圍著坐下,口中不斷念著經文,企圖驅除張小凡身上的戾氣。

而林源則是找了個安靜的地方也坐下觀察玉璧,隨著精神高度集中,那原本光滑的玉璧上,漸漸浮現出一道道字跡。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一個天地不仁,直指大道本源。

天書每一卷的側重點都不同,相比之前的三卷修行,第四卷天書更注重精神上的修行,而且沒有一定的修為和悟性,根本無法參透其中內容。

林源在石壁旁坐了半日,終於將第四卷天書徹底融會貫通,再次睜眼時,天色已然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