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來,劉雲天揉揉坐了一夜發酸的雙腿,沿著窯洞前的小路跑了幾公里。左梅因為一夜沒有睡好,等劉雲天回來時,才剛剛醒來。李松雲等人也已經起身。女人為五人做了一大鍋面片,是臘肉和土豆丁的澆頭。給每個人都盛了滿滿一大碗。
四個女孩子看著眼前的大腕面片只發愁。左梅對女人說:
“大嫂,我們吃不了這麼多,還是先少盛點,吃完再添吧。”
“妹子吃吧,吃不了就剩碗裡。”
四個女孩子,最終還是把碗裡的面片倒回去一大半。劉雲天對這裡的麵食還是很喜歡,臘肉做的澆頭也不錯。吃完飯,五人打聽了一下西去最近的集鎮有多遠。男人說:
“往西南四十里地是五井鎮,是周圍最大的鎮子。前面的大路一直走就是。”
稍作休息,五個人留下五百元錢,就要上路。只是中年夫妻說什麼也不要,一番謙讓後,勉強留下左梅拿出來的兩百元。來到男人說的大路,也不過是隻有三米寬的一條黃土路。走到快晌午的時候,才截住一兩拉糧食去鎮上的牛車。由於坐不下五人,劉雲天跟著趕車的小夥子在前面牽著牛步行。
四十里地對當地人說,不算什麼,可是對於劉雲天以外的左梅四人來說,簡直可以用遙遠來形容了。一路上也沒有碰到一個村子,自然也買不到食物充飢。徐曉霞自我埋怨著:
“早知道,早晨就多吃點面片了。”
“誰說不說呢,我這肚子早就餓的前胸貼後背了。”
趙小薇接過話頭說道。
左梅從包裡取出一包巧克力,分給眾人,包括趕車的小夥子。直到太陽快落山時,一行人才來到五井鎮。
五井鎮只有一條東西向的街道,長不過百米,街道兩邊有一些平房,有賣百貨的,有飯店,也有旅店。早已餓的不行的幾人,謝過趕車的小夥子後,直接走進一家飯店。
飯店很小,只有一間鋪面。有好菜,主食依然是當地特有的麵食。這個時候,五人已經顧不得嫌好道歹,要了四個菜,一人一碗油潑面,都吃的十分香甜。飯後,一起來到鎮子上唯一的一家旅店,名字很古樸,叫什麼“悅來旅店”。開了兩個房間,每人十五元,左梅四個女孩子一間,劉雲天一間。
房間內充斥著汗酸味和腳臭味。床上的鋪蓋,髒兮兮的,看的左梅幾人直皺眉頭。雖然不能洗澡,總算有水,幾個人用毛巾簡單擦洗了一下身體。時間還早,就一起到街上溜達了一個來回。回到登記處,和老闆娘,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閒聊。無意中,老闆娘說道:
“看看你們城裡人多好。昨天鎮子下面的野貓溝,七位在縣城讀書的女娃子同時發了癔症,被送救護車送了回來。”
“什麼是癔症?”
趙小薇問道。
“我也說不好,聽說是因為營養不良,以及心理壓力過大造成的。正上課的幾人,上吐下瀉,送到醫院後,才知道是癔症。”
“現在不是暑假嗎,怎麼還上學?”
徐曉霞在旁邊疑惑地問道。
“暑假後要生畢業班了,所以學校沒有放這班同學的假。”
“野貓溝離鎮子遠嗎,怎麼走?”
左梅問道。
“不遠,出鎮子向西,再向南,走十五里地就到了。”
回到房間後,五人一致決定,第二天去野貓溝看看七位得病的女學生。
野貓溝有七八十戶人家,過半數住在窯洞裡。中午前,五人來到的時候,剛好碰到縣中學前來看望七位女生的學校領導,由村長陪同著。劉雲天見狀,走到村長面前,說:
“我們是來此旅遊的,聽說了七位女生的事情,也想一起去看看,不知是否可以?”
村長自然不會反對。相互介紹後,對於五位來自大學的年輕人,不論是村長還是縣中學的領導,都十分尊重他們。連續訪問了七位生病女生的家,五人心裡十分沉重。特別是左梅四人,再也想不到還有如此貧困的家庭。四人真正見識了什麼是家徒四壁。本來這裡的人大都重男輕女,女孩子能夠讀書已經相當不易。所以說,他們走訪的幾家人家,相對來說,在村子裡還算是比較富裕的。
左梅悄悄問劉雲天:
“雲天,我實在想象不出,再窮還能窮成什麼樣子?”
“記得我前天夜裡講的故事嗎?吃了上頓兒沒下頓兒的日子,是小梅無論如何都無法想象的。”
本就心中酸楚的左梅,聽劉雲天又提起那個故事,眼淚直接就流了出來。李松雲三人也都是眼圈發紅。一起來到村辦公室,也是一口窯洞。裡面只有一張破爛的桌子,和一張木頭連椅。桌子上放著一把掛滿黑泥的白色茶壺,和五個茶盅。村長很是侷促地搓著手,說道:
“各位領導來了,我們連杯水都招待不起,實在是汗顏吶。”
眾人也沒有喝水的心思。從村長嘴裡知道,野貓溝總共七十六戶人家,五百多口人。每家都是五六個孩子。能吃飽飯的就算是富裕戶。大部分人家都無力供孩子讀書,村裡的孩子到十三四歲,就會到外面打工賺錢。生病的幾個女娃子,在家裡都是最小的孩子,因為有上面的哥哥姐姐在外面打工,才勉強供她們去縣城讀書。村裡有一個小學,只有兩位本村的初中畢業生在教。上面也曾派過老師,只是都呆不了幾天就走了。
劉雲天問縣城中學帶隊的一位石姓的副校長:
“石校長,縣城中學的學生都是類似的情況嗎?”
“也不全是,主要是農村上來讀書的學生家裡比較困難,縣城,以及周邊村鎮的學生家庭還是可以的。”
眼見已經是午飯時間,村長邀請眾人到他家裡吃飯。縣城中學的石校長一行人堅決拒絕後,直接返回學校。劉雲天五人留了下來。讓左梅四人先跟村長回家,劉雲天去代銷點買了些點心,還有幾瓶白酒,回到村長家裡,見桌子上已經擺上四個菜,女人和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孩子還在廚房忙活著。
村長姓孫,今年四十八歲,有六個女兒,一個最小的是兒子,也在縣城讀書。前面的五個女兒都已經出嫁,只剩下在廚房幫忙的小女兒翠蓮,也已於年初訂了親。
在村長家吃過午飯,女人泡了壺茶水,讓翠蓮給每個人都倒了一杯。劉雲天對孫村長說:
“孫村長,我們想出資把村裡的學校重建一下,另外也想拿出一部分錢資助一下村子裡比較貧困的學生,回頭你給我們介紹一下吧。”
這是五人走訪了七位貧困學生家庭後,劉雲天和左梅私下商量好的。以他們倆現在的情況,拿出十萬八萬的問題不大。
聽到這個訊息的村長,立馬來了精神。對劉雲天等人更是千恩萬謝。領著五人來到村裡的小學。是兩口相連的窯洞。由於是暑假,並沒有學生,老師也不在。
村長打發人把老師喊來,道明劉雲天幾人的來意,開啟窯洞,請五人進去坐。同時又和兩位老師擬定了貧困學生的名單,劉雲天見有十三家。就告訴村長說:
“麻煩兩位老師領我們去學生家裡走走,可以嗎?”
“應該的,應該的。”
孫村長忙不迭地答道。和兩位老師一起帶著五人去十三位貧困生家裡走走看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