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特別冷。小年那天的一場大雪一直下到臘月二十五的早晨,平地積雪近兩尺深。雪停之後,凜冽的北風不分晝夜地在門前那棵老槐樹上呼嘯,反覆貼過幾次的窗紙,鼓盪著,發出瑟瑟的聲響。屋內如豆的油燈下,付雲天不住的用嘴裡的熱氣呵著凍僵的手,硯臺裡的墨早已結冰,毛筆是拿不住了,但是還是堅持著坐在破爛的桌前,讀書到丑時末。他自己清楚,就算躺到炕上,那幾乎已經沒有棉絮的被子,和光溜溜的炕蓆,也難以給他一個囫圇覺。
每當付雲天堅持不住的時候,總會想起初冬時過世的父母臨終前的眼神。那是怎樣的眼神啊?期待?祈求?渴望?眷戀?十六歲的付雲天畢竟還小,有很多東西都不懂,特別是父母臨走時的眼神,總讓他困惑。付雲天雖然出身在貧寒的農家,可是父母拼命勞作也不讓他沾地裡、家裡一點點活計。他的任務就是讀書,應舉,光耀門楣。本就一貧如洗的家,哪裡能供得起一個書生,儘管付雲天穿的、用的都是最差的。結果是年齡未滿三十的一對父母因勞累過度,初冬時撇下付雲天一個人相繼離世。
從記事起,付雲天心裡只記得兩件事,一是飢餓,二是讀書。現在又要加上一件,父母臨終時的眼神。在付雲天的記憶力,從來就沒有吃飽過。眼看還有近五個月才能收割夏糧,父母留下的那點餘糧,辦完喪事後,已經所剩無幾了。付雲天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就是一天只吃一頓,一頓吃一個窩頭,估計也堅持不了三個月。
年三十夜裡依然在讀書的付雲天,子時前後,突然感覺很累,就順勢趴到桌上,想略微休息會。心裡知道不能睡去,不然會凍病的。趴了一會的付雲天似乎感覺不到絲毫的寒冷與飢餓了,奇怪地睜開眼睛時,卻愕然發現自己來到了屋外的院子裡,更讓他驚撥出聲的是,自己竟然腳下毫無依憑地站在虛空中。
不過,付雲天那聲驚呼並沒有來得及出口,就被一陣猛烈的風吹進一片黑暗之中。無盡的黑暗。付雲天覺得自己就像一葉浮萍,漂浮在這無盡的海一般的黑暗中。
黑暗中的時間似乎很慢,又似乎極快。付雲天不知道自己在裡面漂浮了多久,是一瞬間,還是數千年?當付雲天再次看到亮光時,也是在一個寒冷的夜裡。
光亮是從眼前的窗子裡射進來的。是窗子,雖然和付雲天腦子裡窗子的形象完全不同,但是付雲天還是知道,那就是窗子。高大、明亮、沒有貼窗紙的窗子。正當他疑惑於眼前的窗子時,感覺到腦子裡突然多出來許多記憶。這些記憶和他原來的記憶沒有一點重合的地方,是完全陌生的記憶。
是誰的記憶?付雲天一下就懵了。別人的記憶怎麼會跑到自己的腦海裡來呢?低頭沉思的付雲天,猛然看見自己的身體,這次真的驚訝出口。只是本應該發出的驚訝聲,聽到自己耳朵裡卻變成了痛苦的呻吟聲。
讓付雲天驚訝的是現在的身體和著裝。驚訝之餘的付雲天,透過腦海裡的另外一部分記憶,才慢慢知道了是怎麼回事。
這個身體的主人叫劉雲天,今年1歲,是大學本科機械製造專業四年級學生。來自一個偏遠的農村,出身貧寒。家裡,父母兄弟姊妹全力供他讀書,才勉強堅持下來。眼看再有三個月就畢業了,劉雲天的記憶裡有關於畢業賺錢後的一些打算。比如給父親買個玉石菸嘴,為鄰家王老漢的一個玉石菸嘴,父親已經羨慕好久了。給妹妹買件紅色毛衣,那件毛衣就掛在離村子十二里地那個集市的百貨店裡,每隔一段時間,妹妹都要去看看,瞅售貨員看不見的時候,還會伸手偷偷摸一下。已經出嫁的姐姐那裡送一對花瓶,也是姐姐出嫁前惦記了好久,一直都未能如願的一對花瓶。還有,和弟弟商量,讓他再回學校讀書吧。雖然荒廢了兩年,從頭再開始也不晚,畢竟弟弟才十五歲不到。十五歲不到的年齡,為了供自己讀書,已經下地幹活兩年了。偶爾農閒的時候還要進城打工。劉雲天碰到一次,弟弟乾的是裝卸工。大號的鐵鍁鏟滿沙子,自己都舉不起來,弟弟卻靠那瘦弱的身體堅持下來了。
付雲天不緊沉浸在劉雲天的記憶裡。等把那來自這個身體的記憶讀的差不多的時候,付雲天發現兩人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從記事起都沒有吃過一頓飽飯。在劉雲天的記憶深處有一段關於姐姐外出討飯的片段。那是一個冬天的傍晚,天陰沉沉的,風很冷。五歲的劉雲天在村口的風裡等著討飯歸來的姐姐。
“叮鈴鈴,叮鈴鈴,……”
一連串緊急的鈴聲把付雲天從劉雲天的記憶中拉了出來。嚇了一跳的付雲天本能地想站起來,可是他僅僅是操控著目前的身體晃動了一下。直到這時,付雲天才聞到一股刺鼻的酒味。搜尋劉雲天的記憶,知道是今天晚飯的時候,一個回家剛回來的同學請他吃飯。兩人關係一向比較好,知道劉雲天生活艱難,晚飯特意點了一個黃燜雞塊,一個幹炸刀魚,一盤炒豆芽,一斤水餃。還有一瓶五加皮白酒,一瓶乾紅。兩人把一紅一白兩瓶酒喝完,又喝了幾瓶啤酒。一向肚中無食的劉雲天醉酒了。堅持回到四樓的教室,不到兩刻鐘就從教室後門出來吐酒,吐滿了樓道,一直吐到渾身發軟無法下樓時,才摸索著一登登臺階挪到少有人問津的五樓。劉雲天的記憶到此就結束了。
付雲天至此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自己已經死了。來到這裡的只是自己的魂魄。而眼前的這個身體也只是一具屍體,原來的魂魄早已脫離不知所蹤。儘管付雲天讀的是四書五經等聖賢文章,不過偶爾也會讀一點野史小說,也大略知道有寄魂重生之說。
只是一下來到一個如此陌生的地方,這個身體記憶中的絕大部分知識付雲天都不懂,關於四書五經,從這個記憶中只能找到幾個書名,以及部分聖賢的名字,別的就什麼都沒有了。這讓付雲天感到非常無助。
讓他感到無助的還有這具身體,因常年營養不良,明顯和自己一樣瘦弱不堪。不僅如此,此人好像還不如自己。再怎麼說自己父母雙亡,雖然臨去時的眼神時時讓自己感到壓力,總沒有此人揹負的來自家庭的重託和期冀沉重。
付雲天不僅想要仰天長嘆。自己因凍餓而死,意料之外得到重生,不想碰到了一位境況還不如自己的苦主。如此的重生有什麼能讓自己欣喜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