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章

【陳誠:“哈哈,這不就殺人誅心了嗎?”】

【花花世界何必當真:“你看你,非要問,這下好了吧?難受了吧?”】

【zy-11-28:“非要挑釁九歌,這下舒服了?”】

【小妖怪一個:“汝窯多貴啊!一開口就是撿漏,而且還想要撿漏到兩件汝窯?直接上億?哪有這麼容易啊?”】

【瀟瀟暮雨:“就是就是,難道真給兄弟你發財了?怎麼可能?”】

【傑少:“九歌的意思也很明顯了,如果東西是對的,你不可能花這麼少的錢撿漏,反之,東西就是有問題的。最起碼也是有明顯缺陷的,不然怎麼可能落到你的手裡……這話沒毛病啊!”】

【麥麥:“有理有據,但人總是充滿幻想的,沒有希望,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

面對大哥的執著,已經衝上二十萬人線上的九歌直播間們,彈幕飛舞不停,不斷髮表著自己的意見。

“新的?”

“就這一句話?”

“其他的呢?”

“我讓你鑑定我這個汝窯,你一點問題都不說,就說我撿漏不對,就是假的?”

“這世界上沒有這個道理吧?”

大哥被氣笑了。

“你說,你這個專家,你幹嘛來了?”

“公益鑑寶不是胡說八道,你完全沒有邏輯,都在胡說嘛!”

“好啦好啦,你別說了,你聽九歌老師說啊!”一旁的女人拉著大哥的衣袖,勸說道。

“這還說什麼?”

“這完全是有問題的!”

“他一點毛病不說,就說我撿漏不行,我不可能撿到漏?”

“有這樣的專家嗎?”

大哥很生氣,拿著汝窯碟子,翻過來,指著底部的紋路,問道:“你就跟我講清楚這個縮釉是怎麼回事?”

“你這個縮釉是假的。”

“是用針扎出來的。”

蘇九歌看了一眼,解釋道:“縮釉,別名露胎、滾釉,是釉層出現捲曲、結塊、脫離坯體的現象。”

“出現這種現象的情況很多,這是一種缺陷,往往在燒成後有釉的產品表面上會出現區域性無釉的情況,這就是釉縮。”

“大多情況,縮釉的形成,都是在燒成前或燒成中引起,由於釉料過於乾燥而導致的。”

“你這種情況就是很典型的造假。”

“用針扎出來的,這些斑點都不是自然形成的。”

“更不是在燒製過程中出現缺陷而造成的……”

“針扎的?”大哥一副不信的模樣,“針扎能扎這麼多出來?”

“你開玩笑吧?”

“這有點太扯了。”

“好,縮釉點先不論,你再看看光澤,再看看其他細節。”

“主要還是你這兩件汝窯,一件開片沒有層次感,另一件就沒有開片,開片痕跡不對的話,汝窯鑑定幾乎就可以直接拍死了。”蘇九歌看著兩件汝窯碟片,沉聲說道。

“開片?”

“沒有開片就直接拍死了?”

“我問你,你有見過沒有開片的汝窯嗎?”

大哥又笑了,沒好氣的問道。

“沒有。”

“汝窯一定會有開片。”

“如果沒有開片,它是不是汝窯,存疑。”蘇九歌認真的說道。

“呵呵。”大哥笑著說道:“你說汝窯都有開片?”

“那我問你在臺·北博物館裡面的水仙盆,它也沒有開片,那它也是假的咯?”

“那我如果把那個東西拿到你面前,你也說它是假的,對吧?”

“沒有開片就是假的,普天之下還有這個道理?”

“有意思!”

“它是汝窯嗎?”蘇九歌神情平靜,問道。

“當然是汝窯了,電視上天天播,難道也是假的?”大哥沒好氣的說道。

“如果是汝窯,我知道的,都是有開片的,你說的是哪一件?”蘇九歌問道。

“臺·北故宮博物院裡面有一件無紋的水仙盆,也是汝窯,這個色澤,但它是沒有開片。”

“按照你的鑑定,它豈不是也是假的了?”大哥怒極反笑。

“你連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無紋的水仙盆都不知道,還在這裡鑑定?”

蘇九歌:“假設,如果是沒有開片,那一定有蟬翼紋,如果開片也沒有,蟬翼紋也沒有,那肯定是假的。”

“那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那個水仙盆,只要拿過來,我也敢說它是假的。”

“我問你,既然你玩汝窯,你應該聽說過宋代汝窯的四句話?”

“四句話?”大哥一愣,問道:“哪四句話?”

“這我還真要跟你學一學!”

“我倒要看看,你打算怎麼忽悠住我?”

蘇九歌語氣平靜:“汝窯鑑定,有四句話,分別是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

“一共十二個字,涵蓋了鑑定宋代汝窯的各種門道。”

“青如天,面如玉指的是色澤,你剛剛不是讓我看色澤嗎?”

“青如天指的就是釉面呈獨有的天青色,這是一種淡淡的天青色,有的深一點,有的淺一點,但宋代汝窯都離不開天青這個基本色調。”

“這就是青如天。”

“面如玉,指的是汝窯瑩潤,光澤溫和亮眼,摸上去猶如玉石一般,光滑,溫潤。”

“蟬翼紋指的就是汝窯開片,形同蟹爪紋,這是汝窯燒製過程中的工藝缺陷,這也是鑑定汝窯最公認的一種方式。”

“但,我學習的時候,也聽老師傅說過,汝窯瓷器以不開片為最好,或許最頂級的汝窯,真的能做到不開片。”

“不過,哪怕是上億的汝窯瓷器,我也見過,它同樣是有開片的。”

“最後一個,晨星稀,這個指的是汝窯瓷器的小氣泡,這種氣泡疏朗,燦若星辰,很是漂亮。”

“這四句話都符合,幾乎都能稱得上是一件珍品了。”

“哪怕是後仿的,那工藝上,也是沒問題的。”

“也能值一點錢。”

蘇九歌款款而談,將鑑定北宋汝窯的手法,盡數說了出來。

“你這個釉面看似光滑,實際上很乾燥,摸上去也沒有溫潤如玉的感覺,這是一種典型的做舊行為。”

蘇九歌摸著汝窯碟子,認真的說道。

“他怎麼做得舊?”

“你告訴我一下?”

大哥當然不信蘇九歌的鬼話,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