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5章 畫中山水

人生如畫,畫中各種人生。

畫中世界遠比現實中要美好的多。

鄭三關雖然自小就在茅山長大,也算是見慣了了名山大川,鄉間秀麗。

可是在這山水畫中卻是另一番的風景。

這裡已經不僅僅是用世外桃源來形容了,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鄭三關深呼一口氣,感受著四周撲面而來靈氣。

“好濃郁的靈氣,如今的世界就算是用聚靈符匯聚也根本不可能找到一處這樣的靈氣充足的福地。”

鄭三關感嘆。

在這裡圍繞你的不是霧霾,是靈氣。

山川和草木都像是有靈智一般,不停的移動。

鄭三關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死物能修煉成精的,在這裡好像是一切都有了可能。

鄭三關盤腿坐下,開始修煉。

他想證實一下身邊的這些靈氣是不是真實的存在,這一切是不是幻想。

當他運轉功法,靈氣加速的匯入了他的身體,靈氣充斥全身,甚至有些嫌棄一般把原本滯留在鄭三關體內的那些靈氣全部都排出。

很快丹田就被這些靈氣填滿,短短的一刻鐘。,

鄭三關就從結丹中期達到了結丹大圓滿。

睜開眼,鄭三關不置信的抬起手,真實的感應這一切。

這不是幻境,自已也不是在做夢。

修為的提升,這樣的感覺可不是做夢能模擬出來的。

一刻鐘就能升一個小境界,那要是自已在裡面待上一年出去,那怎麼著也該是天下無敵了吧。

到時不要說燕傾城這個化神期的小鬼,不夠看。

就連那些不世出的老傢伙,自已看不順眼也可以海扁一頓。

\"燕傾城,等小爺天下無敵了,一定要報那些年的被你欺負仇,天天打你屁股,讓你生了十個八個的。\"

想到這些美好的未來,鄭三關不禁的笑出了豬哥聲。

說幹就幹,鄭三關準備繼續修行。

可是當他再次想把靈氣引入體內的時候,卻發現怎麼都難以做到。

\"這是怎麼回事、\"鄭三關心中大驚,難道自已白高興一場,這只是一次性的體驗卡?

“小夥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世間一切自由它執行的法則,自有它們自已的道。”

“那我以後是不是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鄭三關惶恐。

“欲速則不達,何況修行之路本就是不是一馬平川。道,存在萬物,順其而生,順其而為。”

是的,鄭三關這次發現自已唐突了。

就算是普通的事情都是如此,何況還是修行。

自已的根基不穩,現在依靠這樣的機遇拔高修為,無異於拔苗助長。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想一步到位。除非是嘎了。

“是晚輩孟浪了。”鄭三關滿臉的羞愧。

“世人,很少人能按耐得住這樣的誘惑,人之常情。”老者笑著道。

鄭三關不是第一個進入這畫卷之中的人,他們的表現跟他也是一般無二、只是眼前這個年輕人醒悟的比他們都要快些。

捨得,有舍才有得。

“多謝前輩點悟。”鄭三關施禮道。

“萬物皆有靈,靈中自有道。”老人慵懶的躺在石頭上掏出酒壺看著這個心性沉穩的新繼承者。

這數千年之間傳承者無數,真正能完全繼承《道藏福祿篆》道門的至聖功法的卻未曾有一人。

那些學了些皮毛的人,無不是修行界叱吒風雲的人物。

至於能有多大的收穫就只有看這小子自已的造化了。

人生短短的數十載,能得道長生不老也不是一件易事。

鄭三關沉浸在這山水之間,一山一水,認真的感受這裡靈氣的流動,每一次呼吸之間都是一次靈氣貫徹周天。

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

他彷彿成了這一方的山水,那些如同風一般的靈氣在他的體內自由的遊走。

他體內的丹田亦是這一方山水。

浩瀚如煙。

鄭三關第一次吸入的那些靈氣,也慢慢的從身體裡流出和山水之間的靈氣混在一起。

就像是他們從未進入鄭三關的體內。

“嗯,不錯。”老頭子很欣慰的點點頭。

無為,任由靈氣流動。

有的繼承者面對自已吸入的靈氣外洩都是恐慌,想盡一切都辦法要把它留住。

沒有舍哪有得。

他們的丹田就只侷限在他們的體內那方寸之間。

鄭三關則不同,他現在以天地為鼎,讓自已自已的丹田置身於這山水之間,這水川大河就成為了他的丹田。

裡面的靈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小子,不知道是心性如此還是傻人有傻福。這場機緣看來是要便宜他了。”

靜靜的感受,每一次靈氣流過全身的感受都像是被一次洗滌。

他的腦海出現了五顏六色的斑點,斑點不斷的擴大。

識海之中靈氣變幻出五團不一樣的氣柱,分立在四周把他的丹田團團圍住。

識海如同由這五根柱子鑄成的房子。

“喲,小子不錯哦,居然修煉出五行基石。”

“五行基石?”鄭三關疑惑不解。

這樣的觀點和現在的修真界認知完全不同。

也是。

這是兩種截然相反的修行之路。

現存的修煉方式講究的是奪天地之間的造化,包括鄭三關自已也是想竊取天璣為自已所用。

可是《道藏福祿篆》講究的是順天而行,無為而修。

追求的是把自已交給這一片天地,去感受他,去融入它,成為他的一部分。

鄭三關也不知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修煉方式,誰對誰錯。

“天地浩大,宇宙無邊,人何其渺小。”老頭仰頭看著這蒼穹感嘆道。

“那何為道?”鄭三關不解。

一切都順從,那麼人修行是為了什麼?

就是為了順從自然?

那意義何在?

“道在心中。”老頭子越看這小子越順眼,不盲目的聽從,有自已見解和堅持。

道在心中?

那就是一切順從本心?

“那您不是說道法自然,要遵從自然的法則?”

“自已想。”

老頭說完之後便消失在了山水之間,留下內心一片矛盾的鄭三關。

人是怎麼做到,順從自然又不是失去自我的?

鄭三關再次睜開眼的時候,已經是一夜過去了,外面已經有士兵操練的聲音。

一夜未眠,鄭三關不僅沒有覺得疲憊,反而神清氣爽,體內有蓬勃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