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什麼叫做人皮面具。
而正是因為在大皇子府投毒的這三個太監,臉上頂著人皮面具,再加上之前爆炸之中整理出來的那三具無名的屍體,這一來二去的,有些事情也就吻合了起來,很快,關於那三具無名屍體便得以結案。
而結案之時,常歲更是人在現場,畢竟不管怎麼說,她就算是身上沒有實質的職責和權利,但是也是大理寺的人。
夏遺灰雖然是兵部的身份,但是到底在大理寺任職,再加上常歲和夏遺灰之間,也算是關係匪淺,所以藉助這樣的一種便利,常歲則近距離的觀察了什麼叫做人皮面具。
這人皮面具,薄如蟬翼,而且這人皮面具的面板之上,似乎好像也經歷過特殊的處理,有一種淡淡的妝感,甚至摸起來的時候,常歲還有一種在摸絲綢的感覺。
“這人皮面具看起來,還真的是像一層人皮一般呢”常歲在看到停放在焚屍爐外面,廣場之上的這三具屍體的時候,便忍不住在夏遺灰的身,邊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而當時這三個人服毒自盡的時候,夏遺灰恰好也在現場的,所以那些太醫們從他們的臉上清理下來這些人皮面具的時候,夏遺灰也是看了一個真切,因此在突然間聽聞常歲的感慨之時,便出於一種希望常歲可以積累經驗的心思,來了一句“事實上,如果仔細留意起來的話,這人皮面具和真正的人臉,是有一種本質上的區別的,你剛剛所看到的那些人皮面具,事實都已經有些斑駁了,在當時剛剛看到的時候,他們的臉看起來都非常的慘白,那種慘白也不知道是上面脂粉的原因,還是因為這一層面板到底是假的原因,甚至他們的面部表情都不能有太大的動作,可能就是害怕會扯起人皮面具吧,不過,這種東西做工非常費時費力,而且對待手藝人的經驗也非常的考究,只是從小到大,我也只是有聽過而已,這一次倒是機緣巧合的見了一回,不過既然這裡已經出現了第一批人皮面具,想來接下來應該也不會少了吧……”。
常歲似乎從夏遺灰的語氣之中,聽出來了一絲疲憊,實則她也能夠理解這種感覺,畢竟人皮面具這種東西戴在人的臉上,實在是太具有迷惑性了,你說這要是一個刺客弄死了亓國皇帝,然後帶著亓國皇帝的人皮面具偷樑換柱,你說這氣不氣人?不過這也只是比喻而已,夏遺灰不是說了嗎?這個人皮面具有一個明顯的弊端,那就是它看起來非常的不自然,雖然在暗處的燈光之下,不是特別的扎眼,但是但凡一個常常出現在眾人面前的人,若是如此偷梁換出了的話,還是能夠很快被察覺出來的。
這三個人之所以一直沒有被發現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身為小太監,平日裡只是在廚房做一些打雜的工作,廚房的光芒本來就不是太過的明亮,再加上在廚房工作的人,本來也都是處於一種低首的狀態,哪裡會有人會仔細觀察他們的面目表情是何模樣?而且身為小太監,他們自然平日裡給人的感覺也是唯唯諾諾的姿態,自然不可能昂首挺胸的,走在大皇子府之中,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們這麼長一段時間才沒有被發現。
不過,這些傢伙暴露了之後,想來整個亓國皇宮之內,又要經歷一場洗劫了,那些喜歡塗脂抹粉的小太監們,估計都要被拎出來好好的勘察一番。
“不知道亓國皇宮之內,到底已經滲透了多少這些可怕的傢伙們”常歲看著幾個侍衛將這三具屍體,送到了焚屍爐裡之後,便忍不住發出了一句這樣的感慨。
而夏遺灰卻從她的這一番話裡,聽出了話裡有話的感覺,反倒是突然間嚴肅起了眉眼,接著來了一句“這亓國皇宮之內,都已經滲透進來了這些人,更提亓國的朝堂之中了……,也不知道到底是怎樣的運氣,才能夠讓亓國在這樣的緊要關頭,經歷這些千載難逢的事情”。
常歲自然之道,夏遺灰口中的所謂緊要關頭是什麼,所以便長嘆了一口氣,儘可能地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輕快一些的說道“不管怎麼樣,我相信亓國上下,也應該能夠給予九洲中人,一次讓人驚豔的祈天盛會的”。
常歲的話,聽起來頗有一絲安慰之感,但是她心中的算計,卻是沒有敢在下一會的面前透露分毫。
她很期待祈天盛會。
因為只有越大的場面,才能夠出現越混亂的局面。
祈天盛會,是她扭轉戈羅生命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