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搖了搖頭。最終,選擇了這個不是答案的答案。
“文若,你怎能如此魯莽!”
“責令你以最快的速度,把賬目儘快編纂修復完畢!”
說完,兩人相視一笑,荀彧告退去編纂修復賬目。
只是他出去之後,直接回到了自己府上,躺平摸魚。
“儘快”嘛,大家都懂什麼意思。
而受到荀彧啟發的曹操,也立馬開始行動。
當天下午。
曹營就傳出曹洪與曹操爆發衝突,曹洪帶夏侯淵離開。
同時,東郡地方也湧現出許多的山賊流寇。
他們不禍害百姓,不打家劫舍。
只是個個戴著面罩,蹲在官道上搶奪曹操的物資。
並且,曹操在當天公開表示。
奉行新君張角的詔令,討伐東郡賊寇,整備全部兵馬,對東郡地方賊寇進行掃蕩。
但真正出徵的,卻只有一千人,還全都是步兵。
有細心的百姓看出,那一千士兵,就沒有一個下了四十歲的!
而且曹操破天荒的,決定親自帶隊出發。
就處理一些流氓草寇,曹操這個一方諸侯,金榜前期三大勢力之首,就親自出發了?
那肯定是不會的。
他這樣做的中心目的!其實也就還是繼續的磨蹭。
雖然磨蹭看上去並沒有什麼作用。
但,總歸不是直接就死了,還能繼續在外面浪著不是嗎。
而且,指不定磨蹭著磨蹭著。
後續突的就又能冒出什麼特別的神蹟!奇蹟之事物改變現在這難受的局面呢?
只能說,曹操現在真的是但凡有一點點其他的希望。
他絕對不會那麼輕易的就把自己的勢力交出去。
或者說,所有的勢力都是這樣。
平原縣。
作為小小縣令的劉備,也收到了張角親自頒發的詔令。
說實話,劉備收到這詔令的時候,比曹操更麻。
他知道,憑藉自己一個小小的平原縣,根本入不了張角的眼。
張角所看重的,就是關張二人。
而且。
劉備在平原縣期間,真正把體恤民情,為民辦事做到了實處。
各項賬目事無鉅細,絕對經得起查驗。
還有兵馬,因為想搞大事,劉備的一些兵馬都是悄悄搞的,雖然肯定瞞不過張角,但劉備也不想就這麼交出去。
他從一個賣草鞋的,一步步混到今天,實屬不易。
要還是劉家天下,他進京面聖也無所謂,反正自己怎麼說也是劉氏宗親,而且自己這麼點東西,皇帝也看不上。
但現在不同了。
大漢姓了張,他劉備說難聽點就是前朝餘孽。
那金榜,還點出自己以後也是一方勢力的代表人。
這樣的話,張角還會放過自己嗎?
所以,他也是不敢前去。
而不去似乎也很危險。
於是最終,他也是同樣的選擇了磨蹭。
磨蹭著延續生命,等待奇蹟。
同時也看看其他諸侯怎麼辦。
如今天下這種形勢,諸侯們肯定不願意就這麼把自己的勢力交出去。
有人挑事,自己可以推波助瀾。
於是,劉備只在平原縣留了一個功曹。
然後把手下的兵馬全部散出去,遠遠的跟在自己身邊。
他自己帶著關張二人,深入民間鄉里體察民情。
同時,還派人給張角送信。
說是自己已經在清點兵馬錢糧,製作賬目。
並且為了讓民眾的生活更好。
他將要深入民間,借新朝的機會,把人民所需全部向上反應。
荊州。
作為漢室宗親,地方大州荊州州牧。
劉表收到詔書後,磨蹭的也是極為自然。
身在皇室中,地方當政幾十載,他的經驗可謂是無比豐富。
漢室衰微,他早就有自立門戶。
脫離當今漢皇室控制,依靠自己成就大漢再次光復的打算。
他手下的兵馬錢糧,人政軍機,早就自成一派。
如此之下,他更不可能把屬於劉家的基業,交給一個篡奪劉氏百年江山的張角了。
雖然他知道自己打不過張角。
但他也知道,張角剛上位。
再結合金榜的畫面,御劍卻不殺人。
所以總不至於太殘暴。
這樣的話,磨蹭起來那是一點壓力都沒有。
於是。
在收到詔令的那一刻,劉表看完就把醫生叫了過來。
轉而對著蒯良蒯越說道。
“子柔,異度,你們下去叫漢升,在我不在的這段的時間,主持荊州事務。”
“兵馬錢糧之事,按照張角說的盡力統計,但要天天彙報,我親自監督進度。”
“而且,我現在生病了,需要靜養。”
“我會在荊州找個安靜的地方,修養一段時間,你們需要每天把工作安排送到我那去。”
“對了,我是什麼時候生病的?”
劉表似笑非笑,看向下面的是蒯良蒯越。
蒯良微微一笑,直接說道。
“主公於七天前夜間整備軍馬偶感風寒,我等主持荊州事務七日,但主公事必躬親,大事小情都親自過目。”
“我等日日彙報,此已經有七日有餘!”
聽到這個回覆,劉表很滿意。
自己生病了,這是絕對的不可抗因素。
張角再怎麼說,也不可能逼著自己一個五十歲的人帶病工作。
再說了,自己也在努力了。
只是效率低點,完成工作的時間稍微長點罷了。
一切,就看天下諸侯到底怎麼應對。
事情發生的太快,人們都需要一點考慮的時間。
等安排完之後。
劉表連夜啟程,前往荊州一處山川秀美的地方。
從州府往這兒送信,都至少得走一天!
當然。
只是交通不便,這裡離州府並不算遠。
張角問下來,不管怎麼說他也能應付下去。
河北。
袁紹和劉表一樣,躲在了外地。
只是,他的理由並不是生病。
也不是體察民情。
而是外出遊歷,尋訪能人異士。
至於張角發的詔書,他就當不知道。
張角的詔書是發到諸侯所在治所的,袁紹看到了,但就是硬說自己幾天前就出去了,就是沒看到。
下面計程車兵再說,已經派人通知袁紹了,就是還沒找到人。
這種情況下,誰也不能說什麼。
總之,袁紹這邊,這一次主打的也成了一個拖。
當然,肯定不是因為張角金榜上給的壓力太大,讓他也快尿了。
好吧,這個好像不承認也沒什麼意義。
但袁紹此時也確實還是有他的另一道原由。
他當初作為十八路諸侯盟主,在討董戰役中出了多少力?
可後來呢,諸侯聯盟分崩離析,都盯上了他。
所以這一次,他也是無論如何也不想先做一個出頭鳥了。
既然張角下手那麼快。
那他就想辦法,把事後處置的時間拉長。
他就不信其他的諸侯,尤其是漢室宗親能沉得住氣。
僅僅幾個時辰,張角破長安,坐皇位,輕輕鬆鬆。
他是不敢正面幹。
但拖一拖,等等其他人還是能做到的。
拖得時間越長,可以選擇的就越多,能儲存下自己勢力的機會也就越多。
就這樣。
袁紹開始漫山遍野的轉,拿著張角詔書的令兵,不緊不慢的在袁紹背後追著,跟著袁紹漫山遍野的轉。
天下的諸侯,走的走,拖的拖,各出奇招拖延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