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章 降維打擊

鄧華德瞳孔放大,又問了一遍:

“姚,搞定什麼?”

一旁幾個人全部都伸長了耳朵聽大姚的聲音。

“我是說,李東同意加入國家隊,一起打世錦賽——”

呼啊!

激動的鄧華德圓滾的身體立馬彈了起來。

太棒了!

姚明接著說:“但——李東有一個要求,他需要完成自己在夏天的特訓再隨隊一起訓練,最早7月底歸隊……”

“嗯,當然可以理解!”

鄧華德當然是希望李東早點歸隊的,但是聽到李東是在芝加哥訓練,也就不再擔心他的競技狀態了。

因為此時此刻,易建聯同樣一直在進行著個人特訓,沒有隨隊打熱身賽。

“好,沒問題,7月底8月初的斯坦科維奇盃,易也正好迴歸,正好是不錯的合練機會。”

“那我和李東溝通一下,你也讓教練組向籃管中心信主任彙報一下,早點批下來手續……”

“嗯……”

鄧華德提起那個田徑出身的信蘭成就有點頭疼。

電話結束通話,隨即看向三位中國助教。

“彙報的事情,交給你們三位,可以嗎?”

郭士強、李楠和範斌同時點頭。

當晚。

一封內容為“在我們助教三人的極力邀請下,正在NBA快船隊征戰的20歲小將李東願意加入中國男籃,參加本屆男籃世錦賽……”的報告提交到籃球管理中心。

很快,這份報告就得到了批覆。

沒人會拒絕這種讓“政績”錦上添花的好事吧?

……

時間期待滿滿地來到了7月下旬。

從五月一直到現在,李東都在芝加哥進行著魔鬼特訓。

有了戈登·海沃德的陪伴,李東並不感覺艱苦,反而感覺時間過得很快。

【叮】

【恭喜宿主完成非慣用手200小時訓練時長,獎勵一個作弊點】

【恭喜宿主完成三分投籃200小時訓練時長,獎勵一個作弊點】

李東已經把得到的兩個作弊點繼續投在這兩項訓練上,又開啟了新一輪的三分投籃和非慣用手的【訓練任務】……

隨著斯坦科維奇盃的臨近,鄧華德主動聯絡了李東。

“李,你好,我是鮑勃·鄧華德。”

“你好!教練。”

“叫我鮑勃就可以。你馬上就要回國了,我打電話是想問問你有沒有什麼需要?比如國家隊想穿幾號?”

“這個我隨意,剩下幾號就穿幾號。”

“目前4號、6號和8號還沒人穿,你喜歡哪個?”

“8號不是朱芳雨的號碼嗎?”

“他受傷打不了,所以你喜歡8號是嗎?”

“嗯,可以!”

“那好!”

鄧華德在電話的最後,再次真誠地說了句:

“李,你能加入國家隊真好,期待與你見面……”

“好,期待見面!”

今年斯坦科維奇盃四國賽在7月28日至8月1日舉行,參加的隊伍有澳大利亞、斯洛維尼亞和伊朗三個國家。

7月25日,李東從芝加哥飛回了一趟洛杉磯,接著收拾行李,乘飛機前往廣州,再轉機到柳州。

其實,男籃早在5月份就開啟了針對世錦賽的集訓,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一個多月在京的封閉訓練。

第二階段是六七月份與阿根廷、立陶宛前後的五場熱身賽。

第三階段是八月初的斯坦科維奇盃賽。

隨後一個階段是八月中旬的海外拉練,前往北美和歐洲進行多場高強度熱身賽,一直持續到8月28日第一場與希臘的正式比賽開始。

由此可見,姚明的休賽季是個什麼感覺了,各種集訓、熱身賽,到正賽開始前,其實已經高強度持續了三四個月。

不過,現在國家隊對於一些明星球員,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照顧政策。

在廣州轉機時,李東一眼就看到了一位熟人——

“阿聯,你這寸頭挺精神的啊!”

只能說身高2米11的他實在太顯眼了。

“嗨,你是李東?!”

易建聯立即摘下墨鏡,露出驚訝的表情。

沒想到這麼巧,在廣東轉機時,兩人正好碰到。

兩人旋即碰拳,打個招呼。

易建聯摸了一下頭髮,笑道:

“準備世錦賽,特意剃了寸頭。”

“你這是削髮明志啊!”

阿聯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話不多,但與球場上相比,生活中的他看起來更加隨和。

兩人寒暄了幾句後,話題自然聊到了比賽和訓練。

易建聯之前在洛杉磯特訓,主要就是增加了背身的訓練,特別是翻身跳投和籃下腳步。

雖然他一直想轉型為空間型四號位,但考慮到姚明的傷病和缺陣,易建聯要更多地出現在中鋒的位置,增重和籃下技術就顯得必不可少。

“這也算是為國家的一種犧牲了,打NBA還是四號位更適合你。”

易建聯笑了笑,“其實,我最近看了不少你的比賽集錦。”

哦?是嗎?

“你的變速和突破太誇張了……”

果然,又是一位迷弟!

“阿聯,你打國際比賽的經驗比較豐富,你覺得我適合嗎?”

“絕對啊!”易建聯的性格顯然是外冷內熱的,熟悉起來後,他的話也漸漸多了起來,

“你的速度和控球在國際賽場上是絕對優勢……當然,國際籃聯沒有三秒,你得學會應對聯防,而且歐洲球隊的戰術更復雜……”

李東點頭,“正好,我這個夏天一直在特訓三分。”

“那太好了!”

“我覺得咱們倆的內外線配合會很炸裂……”

“那必須的!”

兩個人越聊越投機,一路閒聊,話題基本都在籃球方面,甚至還提前商量了一些比賽中可以使用的戰術打法……

……

中國廣西,柳州白蓮機場。

在接機的位置,等候著大量的球迷。

當李東和易建聯走出來的時候,立馬被等候多時球迷們包圍。

跟著李東一起回國的私人訓練師泰勒不禁感嘆:

“李,這裡的球迷太瘋狂了!”

“這就叫人氣!”

李東與易建聯向球迷們打招呼,互動一番。

央視的記者早就等待多時,他們希望立即報道兩位男籃球星歸隊的訊息。

“李東,馬上和球隊合練了,你感覺如何?”

李東呼吸一口空氣,回答道:

“太美好了,感受祖國的氣息讓我興奮無比!我不會讓球迷們失望的……”

記者接著問易建聯:

“阿聯,你對馬上開始的斯坦科維奇盃有什麼期待?”

易建聯只答了一句:“球隊尚需融合……”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阿聯還真就是性格內向,不善表達啊!

記者又用同樣的問題去問李東,李東回答說:

“正如阿聯說的,我們主要以培養默契為主,勝負沒那麼重要……”

看著易建聯不善言辭的模樣,記者只好揪著李東一個人採訪。

“李東,你的國家隊號碼為什麼選擇8號呢?”

李東開玩笑地說:“我是在繼承朱八的衣缽……”

“哈哈哈——”

接著李東認真地說:“只剩下三個號碼了,我不喜歡6號,朱八不打,我就選了8號,據說穿這個號碼能提高戰鬥力……”

一旁的易建聯都被逗笑了。

……

7月28日晚上的7點30分。

萬家燈火的時刻,開啟CCTV5頻道,孫正平的聲音極其有穿透力——

“各位觀眾大家好,您現在收看的是CCTV5為您直播的斯坦科維奇盃中國隊對陣澳大利亞隊的比賽……”

“我們看到正在熱身的球員中,有兩位極其耀眼的球員——”

“身著11號球衣的易建聯,首次迴歸國家隊比賽,還有身披8號球衣的李東,即將完成在國家隊的首秀……”

“對這兩位球員,張指導,你有什麼期待?”

張衛平指導粗獷的嗓音響起:

“怎麼說呢?”

“所有人對他們二人都有著極高的期待,這場比賽我們將看到完全體的男籃到底表現如何……”

孫正平老師點頭,“不過二人剛到柳州接受採訪時,都表示現在球隊磨合很重要。”

“李東特別說,第一次合練以培養默契為主,不必在乎輸贏結果。”

張指導不置可否,接著說道:

“這場比賽,李東要對位的是澳大利亞隊的後衛帕蒂·米爾斯。”

在之前結束的一場熱身賽,米爾斯在接受賽後採訪時說:

“連續兩場熱身賽,在我看來,中國男籃弱點在後衛線……”

但現在,米爾斯卻抬頭看到——

中國隊擺出的首發陣容:李東,王仕鵬,孫悅,丁錦輝和易建聯。

奇蹟之子?

同為2009年的新秀,米爾斯還在開拓者守飲水機,但李東已經是快船隊老大了。

不過,土澳一直有袋鼠之風——具有一定的潛在危險性。

比賽一開始,澳大利亞隊就由米爾斯在開球后命中一記三分球,竟然朝著李東噴了句:

“奇蹟,這就是澳洲的強硬三分!”

米爾斯的技術特點放在國際賽場確實有優勢。

“看來,米爾斯今天想在李東耍耍威風……”

“確實,在國際賽場上遇到同屆的最佳新秀,米爾斯是想證明一下自己的實力的。”

張指導和孫正平一唱一和話沒說完。

李東張手就在米爾斯的腦袋上完成了一記幹拔三分!

“這球不——真合理!嘿!”

“別不服氣,這球誰來了也不好防!”

張指導連續兩個金句,一下子把數億球迷逗樂了。

中國隊沒有好後衛?

那就讓你瞧瞧中國隊後衛的真正實力!

雙方就此展開激烈廝殺。

澳大利亞男籃的風格一向是強調身體對抗。

米爾斯對李東的防守動作很大——李東和易建聯互相擋拆,前者用一個兇狠的推人犯規,將李東直接放倒。

“這就是澳洲籃球的特點,他們給的身體對抗很足!”

“嘿,這個動作有點大,米爾斯這是在激怒李東……”

正解說著,張指導看到李東在場上擺了一下手,示意阿聯不用擋拆。

接著李東連續胯下運球,強突米爾斯。

後者在身體接觸的瞬間,故意向前頂了一下身體。

但李東順勢的一個揮肘護球動作,給米爾斯胸口猛地一擊。

接著後撤步三分投籃!

唰!

“嚯!李東一上來就飆起來三分了!”

“聽說他在這個夏天一直在加強遠投,確實有效果。”

李東看向比自己更矮的米爾斯,嘲諷道:

“帕蒂,這就是強硬的中國籃球!”

捂著胸口的米爾斯表情痛苦,那一肘子是真疼啊……

孫正平老師看著一上來就這麼能“打”的李東,解說道:

“嗯……李東這樣子,怎麼看也不像他說的‘勝負沒那麼重要’啊……”

“嘿,這種比賽才好看。”

第一次和國家隊一起打球的李東完全沒有怯場,第一節就拿到了12分,其中三分4投3中。

畢竟,國際籃聯的三分投起來,那就是NBA裡的長兩分,距離更近,李東投起來輕鬆自如。

米爾斯明明已經上身體去防守李東了,但李東似乎完全不受影響,反而用更強硬的回擊,讓米爾斯屢屢吃癟。

“嗯,這就是NBA頂級球員的實力……”

更讓張指導驚掉下巴的是,才第一次合練的李東和易建聯就展示出老隊友般的默契——

其中的一次空接配合引爆全場:

李東在弧頂控球。

易建聯上來做擋拆配合後,直切籃下。

李東突破到中路,因為巨大的威懾力,吸引了澳大利亞兩名球員包夾。

而後李東左手向天空一拋——

“太空易”騰空而起!

Duang!

空接炸扣成為經典畫面。

“太厲害了!”

“嗯,中國男籃現在有內外兩個強點,澳大利亞無法做到兼顧……”

得益於鄧華德的“移動進攻打法”,兩個人利用掩護空切,不斷地突破分球,找到了更輕鬆的得分方式。

正如鄧華德在賽後採訪時說的那樣:“我需要兩三套戰術就夠了,我們不需要打那麼複雜。”

這就是典型的美式教練——根據球員之間的風格和能力制定戰術。

這對於熟悉NBA球員打法的李東和易建聯而言,實在是手到擒來的好戲。

“上半場結束,中國隊就確立了18分的領先優勢。”

孫正平剛播報完,張指導立即解說:

“嗯,這就完全是降維打擊了……”

PS:拔牙不太舒服,第二更有點晚了,明天狀態好的話多更。另外,因為是第一場國家隊比賽,鋪墊的內容多了一些,下面會推進地快一些。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