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章 不是籌碼,是開局之鑰

但張角卻眯了眯眼,低聲笑了一下:“有趣,真是有趣。我倒要看看,你有什麼能打動我。”

少年深吸一口氣,然後伸手入懷,連帶著空氣都彷彿凝滯。他拔出一件物品,光芒微閃之中,眾人看清了,那竟是一塊散發著古老氣息的符璽——紋路繁複,形狀奇特,隱隱透著不可思議的神威。

“這是……”張角目光驟變。而現場包括黑將臣在內的所有人,也在同一瞬間瞪大了眼睛。

“傳國玉璽!”少年聲音如洪鐘,直擊眾人胸膛,“代表天下正統的玉璽!”

僵硬的空氣中,只有張角的目光依舊如冰,他凝視著那玉璽,嘴角的笑意忽隱忽現,直到最終抬起頭,望向少年,緩緩說道:“你膽子可真不小……好,我就來聽聽你的計劃。”

張角的語氣淡然,卻讓人心底不由自主地泛起寒意。他微微後仰身體,坐回虎皮交椅中,臉上的笑意如濃霧般難以洞察。

少年見狀,眉頭一挑,似乎早料到這種態勢。他將玉璽高高舉起,而後放入懷中,動作既緩慢又堅定,如告知天下,這一物雖出世,但依舊在他掌控之中。

“天道無情,卻因人而通。我今日帶玉璽而至,便是為了向道主證明,黃天起義,不止是改變蒼天之命,也是為天下百姓謀一條生路。”少年停頓片刻,聲音漸沉,“而這玉璽,是破局的唯一…鑰匙。”

“唯一?”張角挑眉,嗤笑一聲,“你口口聲聲說黃天立,天下生路,這般大義之言,莫不是拿一些虛無縹緲的言辭來妄圖迷惑我?”

少年不慌不忙,雙手揹負,語氣中帶著幾分沉穩和傲然:“道主,天下崩壞,已見於十年蒼穹。土地不平,饑荒遍野,貪官汙吏橫行,大漢江山風雨飄搖。若僅憑一己之力,即便您有通天之才,恐怕也難免身死人散。”

這句話如一記冷錘敲在場中所有人的心頭。狂熱的黃巾信徒們雖面露憤怒,卻因心知所說並非虛言,而只能默默屏氣。

張角面色不改,目光如電般直刺少年:“所以,這玉璽便是你的籌碼?你妄想用它,來左右我張角思變之意?”

“不!”少年回答得毫不遲疑,“這玉璽,不是籌碼,是開局之鑰。”

他說罷,慢慢邁進一步,語氣越發如劍:“天下大亂,最關鍵的是迷失的民意。”他的指尖微微一動,彷彿刻意指向眾人隱秘的心事,“所謂‘黃天當立’,需得民心所向,而這傳國玉璽,便是讓天下歸心的象徵!道主若願共舉,由您號令而出,借玉璽之威,必能引百姓歸黃天而不疑。”

此言一出,張角的眼中掠過一絲深思之色。但他依舊沉著冷靜,雙眸微垂,任由少年繼續陳述。

少年目光銳利如針,道聲頓得鏗鏘:“道主以天道啟黃天,我以玉璽定民心。蒼天已死,黃天未立,此即為良機!我們聯手,天道加民意,天下無可阻攔!”

場中所有人目光灼灼,一時間竟無人敢插言。他們屏住呼吸,生怕打破這場看似平和的角力。

張角輕輕敲了敲椅扶手,慢慢站起身來。他的動作不動聲色,卻讓周圍的空氣彷彿瞬間變得冰冷無比。而他的目光,已緩緩鎖定少年。

“你倒是說得漂亮。”張角聲音低沉,似從深淵湧出,“但我張角若是輕信於人,早已屍骨無存。你雖敢來見我,卻未必能讓我信服。玉璽歸心,那只是你的言辭,而真正的證明……還需要你親自去幹出點實在的東西來。”

少年雙手一拱,微微低頭,嘴角揚起一絲自信的笑意:“道主可儘管考驗,我願三日內,破國賊之局,為黃天擴足十城,絕不虛言!”

此言震動全場,有跪拜的信徒忍不住驚叫:“好大的口氣!那國賊蔡氏的鐵騎堅不可摧,他竟敢以三日滅之?”

張角未表態,但他雙眼微微眯起,沉聲說道:“好,那我便許你三日。若生效,黃天可與你同!若無果,你便拿玉璽謝罪吧。”

少年一拱雙手,沒有絲毫猶豫:“三日後,請道主靜候。”

他言罷,轉身離去,動作瀟灑而果決,甚至不多一眼,看似已勝券在握。

待其背影消失,張角微微側頭,目光中透著一絲寒意。他低聲說道:“來人,讓黑將軍跟上,若少年有異動,立刻施以處置。”

侍從低頭領命,無聲退下。而張角一人站在陣中的虎椅旁,古井無波的面容隱隱浮現一抹詭秘的微笑,似乎對即將到來的三日風雲,另有安排。

三日之約開始了。

少年名為孫一飛,自張角陣前離去後,未急於行動,他先在黃巾陣營周邊選了一處廢棄的民舍駐紮。之後,竟派人召來了數位頗有名望的鄉賢與豪族代表。訊息如驚雷般傳開,黃巾內部不少人都感到狐疑:此人既揚言三日滅蔡氏鐵騎,為何卻耗費時間與這些地方勢力謀事?莫非是虛言捱日,混過考驗?

與此同時,少年的一舉一動皆被張角安排的黑袍將軍密切監視。黑袍將軍乃張角麾下心腹之一,身材魁梧,面容剛烈,手使一柄寬刃九環刀,威風凜凜。他接到任務後,親自帶隊潛伏在孫一飛的住處周圍,將他的行動從頭到尾盡收眼底,但始終未見有任何異動能撼蔡氏鐵騎分毫。黑袍將軍不禁冷笑道:“張角道主,恐怕是高估此子了。到時候,玉璽怕是要歸黃天隊伍所有了。”

但孫一飛這三日,不僅毫無懼色,反倒流露出前所未見的從容。他每日與召來的人詳談,分析局勢,甚至親自下廚款待幾隊鄉勇團隊,話語風趣,讓人聽後心頭一陣溫暖。他亦時常聽取豪族代表們的意見,提筆寫下一些規劃性的戰策,卻始終未談及具體如何擊潰鐵騎。鄉賢們亦疑難重重,索性將觀望的態度維持至最後一刻。

眼見三日轉瞬即逝,黑袍將軍頻頻暗自搖頭。“這小子倒是有點意思,竟不怕到時候人頭落地。那麼便隨他鬧吧。”他如此想著,卻始終未能從孫一飛的舉動中窺得分毫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