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玉書笑了,聲音很輕,卻讓方知有耳朵通紅。
“我不會,你教教我。”
方知有羞赧,哼了一聲,動作極大翻了個身,差點把談玉書掙開,後者連忙加了力氣把人抱著。
“逗你玩的,給你看看哥的手藝。”
方知有冷哼:“你壞死了,我不要你。”
談玉書趕緊給他順毛,哄了好一通才讓人乖乖趴在自已懷裡。
見人不再掙扎,他照著方知有的意思順手幫了個小忙。
時間過得好像很快,又好像很慢,方知有呼吸都開始不順利。
黑暗中談玉書的眸色深沉,不知在想什麼,秉承著不帶走一片雲彩的良好習慣,他給懷裡的人整理好衣裳。
彎腰在他唇上碰了碰,下床去洗手。
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談玉書重新掀開被子躺進去。
方知有還保持著原來的動作,縮著腦袋像個小鴕鳥。
談玉書摟過他,帶著涼意手環著他,隔著衣服他都能感受到懷裡人過高的溫度。
“睡覺吧。”
談玉書攬著他的腰腹兩人往後帶,二人更加親密無間。
“別動,讓我好好睡一覺,我快困死了。”
方知有果然沒在動,就著這個動作,二人很快睡著。
再次醒過來,床上只有方知有一個人,他打個哈欠坐起來,看了一圈,竟然以為昨天晚上見到談玉書是自已的一場夢。
反正也閒來無事,不去繼續睡一會兒,這樣想著,方知有繼續往床上躺,空調早上的時候已經關了,現在房間內還有涼意,不蓋被子剛剛好。
安逸躺在床上的人猛然睜開眼睛,轉過身趴在床上,抱著枕頭聞來聞去,不用他專門捕捉,alpha資訊素自覺環繞在他周圍。
方知有大驚。
談玉書去哪裡了?
爺爺早就起床了吧,是不是……
他不敢再想,跳下床精準踩到兩隻拖鞋,才出房間門就看到談玉書穿著老頭汗衫,坐在沙發上跟爺爺說話。
而爺爺也不像生氣的樣子,笑呵呵看著英俊的談玉書,眼裡的滿滿登登的慈愛之情。
這眼神和看孫兒婿沒什麼區別。
方知有鬆了口氣,跑到衛生間洗漱過後,也坐到沙發上。
頭頂的大風扇從早上就開始工作,呼哧呼哧搖的有勁。
方爺爺看到孫兒過來,招手讓他坐到自已旁邊。
“小談來了,你怎麼沒跟爺爺說。”
方知有叫爺爺沒怪他隨便把人領回家,心裡的大石頭緩緩落下,面上也帶著笑。
“昨天他來的太晚了,爺爺已經睡著了。”
方爺爺不贊成看他一眼:“那也要跟爺爺說,這樣多失禮。”
“這樣吧,小談在家裡多住幾天,爺爺去買點菜,中午好好招待你,家裡沒有多餘的房間,你就和杳杳住在一起,怎麼樣。”
方知有簡直要被這個驚喜砸暈了,連忙抬頭看爺爺是不是在開玩笑。
於是他湊過去,小聲跟爺爺問:“爺爺,你不怪我嗎?”
方爺爺震驚:“這有什麼,都是我和你奶奶當年玩剩下的,還真以為爺爺什麼都不知道。”
當年他們那一輩可比現在的小年輕開放多了,見過的事情更是多不勝數,這點小心思,在他眼裡跟過家家似的。
幾十年前,他剛跟當奶奶在一塊的時候,看對眼了,直接就約著出去玩,順便把生命大和諧完成。
哪像現在,方爺爺看了看所孫子光潔如新的後脖頸,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談玉書。
察覺到爺爺眼神的方知有:……
方爺爺還是多問了一句:“你們是在處物件是吧?”
“是的。”
“好了,你們幾天不見,出去交流感情吧,爺爺去溜達一圈,順便買點菜。”
出了門,方知有帶著談玉書衝進商場,選了幾條內褲,舉起來問他尺碼,談玉書站在他旁邊,兩個人研究好一會,選了三條。
又去買了幾身合適的衣服,總不能讓談玉書一直穿著這一身,多不好,影響市容。
回到家把衣服丟進洗衣機裡,掛在陽臺上晾曬,一箇中午的大太陽就給他們都曬乾了。
談玉書如願以償穿上內褲和新衣服,在家裡跟方知有一樣躺在麻將席上。
中午吃了飯,把桌子往牆角推,剩下的空地足夠鋪上麻將席,這小玩意在夏天是真的涼快,在地板上冰冰涼涼的,比涼蓆好用多了。
天氣熱的很,方知有一點都不想和談玉書貼在一塊,就連大腿碰到了都立馬蜷起來。
嘟囔著:“熱,離我遠些。”
談玉書也不鬧他,拿手機看下屬發的檔案。
處理完手頭緊要的事,他給自已放了三天假,後天下午就得回去,第二天有場會議要開,作為總裁,他不能缺席。
京大也快開學了,方知有想提前過去報到,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已經一個多星期沒見墩墩,很期待看到它的樣子。
在離開的前一天,方知有帶談玉書去他經常去的那家夜市,充斥著各種香味的街道人流量很大。
這條街賣的所有吃食都不貴,量大好吃,一到徬晚是人最多的時候。
方知有買了盒鍋包肉,吃了兩口嘗夠了味道,就用籤子扎著餵給談玉書。
看到烤串他也心動,買了十串解饞。
兩人吃飽喝足,給爺爺帶了份冰粉,冰冰涼涼的,味道不錯,爺爺喜歡吃黑糖口味的。
來的時候談玉書開車來的,如今車就放在爺爺家小區外面,也省的他們買票,把爺爺給他們帶的特產放進車內,方知有揮手和爺爺告別。
“爺爺,我放寒假再來看你,走了啊。”
方爺爺笑著站在小區門口揮手,直到看不到離開的車子,才揹著手慢悠悠回家。
真好,只要孫子過的好,他也就放心了。
他打電話向老夥計打聽,上次釣魚說的旅行團,什麼時候出發。
對面笑著問他,所以走了。
“是啊,他走了我才能放心跟團去旅行,你去不,咱倆一路?”
“行,我跟我女兒說一聲,讓她沒事不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