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章 高陵縣伯

“咚咚咚……”

卯時初刻,宮牆之上響起了陣陣鼓聲,聲浪如潮水般漫過皇城,方才還在低聲交談的文武百官們倏然噤聲,齊齊昂首挺胸,垂眸斂息,連呼吸都放得極輕。

“吱呀……”

鼓聲過後,承天門緩緩開啟,硃紅色的大門發出了沉悶的聲響,厚重的門板在晨曦中推開了丈許寬的金光。

“卯時已至,百官入宮!”

當值宦官尖細的嗓音刺破了承天門的寂靜,文武百官依次上前進入了太極宮,踏過層層漢白玉階,直入太極殿。

張毅的品階最低,依舊只能站在大殿門口的最後一排。

不一會兒,李世民昂首闊步,從殿外走了進來,直接走上了大殿中央的御臺,一臉嚴肅的端坐在金色的龍椅上。

“陛下臨朝!”

御侍太監曹春元大喊一聲,文武百官齊齊拱手行禮,“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眾愛卿免禮平身!”

李世民微微抬手,隨即目光掃視殿內眾臣,緩緩開口說道:“諸位愛卿,渭水之盟後我大唐的發展開始步入了正軌,這段時間長安城發生了很多的事情,老百姓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這其中貢獻最大之人,當屬少府監丞張毅張愛卿,他弄出了美味的炒菜,改善了老百姓了飲食,他改良了精鹽提煉術,讓老百姓吃上純正的精鹽。”

“現如今,他又製作出了衛生紙,獻出了活字印刷術,發現了耐旱高產的林邑稻。”

“除此之外,他還在研製腳踏車,改良轅犁,一旦成功,將會極大的方便百姓的出行和耕種,”

李世民說到這裡,眼中流露出了讚賞之色,“張愛卿年紀雖輕,卻心懷天下,所獻之物皆利國利民,實乃我大唐之福。”

李世民頓了頓,目光掃過群臣,繼續開口說道:“朕已任命張毅為工部員外郎,全權負責農具改良事宜。”

殿內眾臣聞言,紛紛側目感嘆,不知不覺之中張毅已經做了這麼多的事情,有人面露欽佩,亦有人暗自思量其中利弊。

中書令房玄齡率先出列,恭敬的拱了拱手,“啟稟陛下,張毅之才確實非常人可比,其所獻之物,不僅惠及百姓,更可富國強兵,臣以為朝廷當全力支援他的研究。”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亦上前一步出言附和道:“少府監生產的衛生紙,潔淨便利,活字印刷術更是造福天下學子,若再能改良農具,推廣高產稻種,我大唐國力必將更上一層樓。”

李世民一臉欣慰的點了點頭,隨即朝站在百官之後的張毅招了招手,溫聲說道:“張愛卿,你站到殿前來。”

“臣,遵旨!”

張毅拱了拱手,快步來到了殿前,與一眾朝廷大佬站在了一起。

李世民微微頷首,“張愛卿,關於腳踏車的研製與轅犁的改良,你若有需求儘管提出來,朕全力支援。”

張毅上前一步,恭敬的拱了拱手,“臣謝陛下支援,為大唐百姓謀福,乃臣之本分,腳踏車的研製與轅犁的改良才剛剛開始,臣需更多的工匠協助,並請陛下准許在長安郊外設試驗田,時時檢驗轅犁的改良之效。”

“準了!”

李世民毫不猶豫的說道:“傳朕旨意,即日起調撥能工巧匠百人歸張愛卿差遣,並劃良田十畝,專供轅犁改良檢驗之用,若成功,當全國推廣。”

“陛下聖明!”

李世民此言一出,殿內群臣齊聲高呼。

李世民微微一笑,“眾卿當以張愛卿為榜樣,心繫黎民,銳意進取,我大唐要的不只是一時之安穩,更要開創千秋盛世!”

殿外,輕風拂過,太極宮的金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彷彿預示著大唐即將迎來一個嶄新的輝煌時代。

李世民說到此處,龍袍下的手指輕輕的叩擊著御案,看向張毅的眼神中滿是讚賞與期許。

“張愛卿之才,實乃天賜大唐,今日的望朝會,便是要論一論,該如何嘉獎這般天縱奇才?”

殿內寂靜了片刻,中書令房玄齡率先出列,“啟稟陛下,臣以為張毅革新之績,可比肩古之賢者,依例當晉階加爵,賜宅邸田莊,以彰陛下惜才之德。”

“且慢!”

尚書右僕射封德彝突然跨前一步,銀鬚顫動大聲說道:“啟稟陛下,張毅雖屢建奇功,然其行事多有離經叛道之舉,炒菜顛覆千年烹煮之法,衛生紙更是有違節儉之道,此等革新看似利民,實則動搖祖宗禮法根基……”

封德彝話音未落,少府監孫堅早已按捺不住,大步出列駁斥道:“封大人此言差矣!昔年商鞅變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皆遭守舊者非議,然終成強國之基,張毅所創之物,皆為民生福祉,豈能用舊規束縛?”

就在兩人爭執之間,李世民的目光掃過劍拔弩張的兩人,緩緩開口說道:“封愛卿,炒菜只不過是一種新的烹飪之法罷了,與祖宗禮法何干?”

“至於衛生紙,朕初見那衛生紙時,亦覺荒誕,可當朕用過後,方知此物雖小,若能大規模推廣,卻能減少疾疫滋生,增強大唐百姓的健康。”

李世民猛的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龍袍掃過漢白玉階,他目光如炬,掃視殿內群臣,大聲說道:“諸位愛卿,我大唐欲立萬世之基業,須以禮法為骨,革新為魂。”

“張愛卿所做的一切,既固社稷根本,又拓百年格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般不世之功,朕必當重賞。”

語畢,李世民看了看候在一旁的曹春元,“曹內侍,宣旨吧!”

“老奴遵旨!”

曹春元拱了拱手,隨即緩緩開啟手中的聖旨,大聲說道:“少府監丞兼工部員外郎張毅接旨!”

張毅連忙拱了拱手,“臣接旨!

“門下:朕承天命,君臨天下,皆賴諸卿輔佐,今有張毅,德才兼備,忠心耿耿。”

“正值我大唐百業待興之際,獻精鹽提煉術、馬蹄鐵、活字印刷術、林邑稻、衛生紙,其功甚偉,實乃國之棟樑。”

“朕心嘉許,為彰其功,顯其德,特晉封其為高陵縣開國縣伯,再增食邑兩百戶。”

“望爾受封之後,愈發勤勉,恪守臣節,不負朕之厚望,保我大唐江山永固,百姓安居樂業。”

“故茲詔示,鹹使聞之。”

曹春元唸完聖旨,快步來到了張毅面前。

張毅雙手接過聖旨,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大禮,“臣領旨謝恩!願陛下聖體安康!願我大唐江山社稷永固!國祚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