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
文武百官按品級高低分列左右,張毅靜靜的站在文官佇列的最後一排,突然之間想到了自己的傳言案還沒有了結,目光隨即看向了站在大殿前列的大理寺卿劉弘基。
劉弘基,唐朝開國功臣之一,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十一位,為唐朝的建立和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
劉弘基一生戰功顯赫,李世民稱讚他“材推棟樑,謀猷經遠”,《舊唐書》評價他“臨難不屈,陷陣多克捷之勳”,能力方面那自不必說。
張毅傳言案歸大理寺負責,沒有李世民的旨意張毅什麼也做不了,只能寄希望於劉弘基早日破案。
忽然,殿外傳來沉穩的腳步聲,李世民龍行虎步踏入大殿,他頭戴冕旒,身著明黃龍袍,腰間玉帶輕晃,每一步都透著帝王威儀。
他徑直登上了御臺,端坐於龍椅之上,神色肅穆,面容肅然,不怒自威。
“陛下臨朝!”
御侍太監曹春元尖細而洪亮的聲音迴盪在大殿之中,文武百官聞聲,齊刷刷躬身行禮,衣袖翻飛間,殿內迴盪著整齊的呼聲,“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眾愛卿免禮平身!”
李世民抬手示意,聲音低沉而威嚴,他的目光緩緩掠過眾臣,沉吟片刻後,繼續開口道:“諸位愛卿,少府監造出了腳踏車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經聽說了,此事全勞張毅一人之功。”
語畢,李世民朝張毅招了招手,“張愛卿,你站到殿前來。”
“臣,遵旨!”
張毅拱了拱手,隨即快步上前與房玄齡、蕭瑀、長孫無忌等人站在了一起。
李世民微微頷首,“諸位愛卿,朕有功當賞,有過則罰,諸位愛卿都說說吧!對於張毅之功,朕該如何封賞?”
李世民話音落下,殿中群臣神色各異,開始左顧右顧,低聲議論起來。
張毅微微轉身,目光看向了大理寺卿劉弘基,只見其腰背挺直如松,眉宇間仍透著沙場淬鍊出的銳氣。
中書令房玄齡率先出列,恭敬的拱了拱手,“啟稟陛下,腳踏車確為利國便民之物,臣以為,可按‘獻技革新’之例,擢升一級,封縣侯,以彰其功。”
“臣等附議!”
殿內眾臣齊齊出言附和,李世民微微頷首,正要出言同意,就在此時,尚書右僕射封德彝立即出列,恭敬的拱了拱手。
“啟稟陛下,張毅造出了利國便民的腳踏車雖然有功,但其身涉流言案,大理寺尚未結案,若此時貿然封賞,恐有損朝廷法度,還請陛下三思!”
“臣等附議!請陛下三思!”
殿內眾臣齊齊出言附和,李世民頓時有些為難了,因為文武百官對張毅封侯之事,同意和反對的人幾乎一樣多。
正在此時,一直沉默的劉弘基忽然踏前一步,恭敬的拱了拱手,一臉肅然說道:“啟稟陛下,大理寺查案,講的是實證,張毅涉案之事,至今未見鐵證。”
“而張毅造腳踏車之功,卻是滿城百姓有目共睹,若因風聞之言擱置封賞,豈非寒了天下獻才者的心?”
劉弘基的聲音洪亮,如金石墜地,擲地有聲。
封德彝臉色漲紅,正欲出言反駁,卻見兵部尚書杜如晦突然笑道:“紹宗所言極是!腳踏車若用於驛道傳信、邊軍補給,必能事半功倍。陛下,臣附議封賞!”
太極殿內一時靜默,只聽得殿外晨風掠過簷角的銅鈴,發出了清越的聲響。
李世民目光如炬,緩緩掃過殿內眾臣,最終落在了張毅的身上。
李世民的手指輕輕的叩擊著案,思索片刻之後緩緩開口說道:“朕常言‘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知興替’,昔年漢武帝因巫蠱之禍冤殺太子,致使天下賢才噤聲,而光武帝擢拔馮異於謗議之中,終成雲臺之功。”
說到這,李世民忽然提高了聲調,“劉愛卿!"
劉弘基肅然抱拳,“臣在!”
李世民袖袍一振,目光陡然銳利如劍,大聲說道:“朕命大理寺三日之內,將張毅流言案查個水落石出,若張毅確係清白,朕不但要冊封其為高陵縣侯,還要將這腳踏車賜名‘貞觀車’,頒行天下!”
“陛下聖明!”
殿內眾臣齊齊躬身行禮。
接下來,朝會繼續進行,文武百官紛紛發言,就民生、軍事、吏治等方面的事情展開了討論。
這期間李世民多次詢問張毅,張毅也都憑著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的朔朝大會終於要結束了。
“百官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曹春元此話一出,張毅腦中靈光一閃,突然想到了什麼,當即上前一步,恭敬的拱了拱手。
“啟奏陛下,少府監畢竟是官衙,腳踏車、衛生紙的製造以及活字印刷術的推廣,最好能單獨成立專門的工坊,如此方能做大做強,惠及我大唐萬千百姓。”
“臣建議從少府監抽調熟練工匠,在修真坊成立惠民制車坊、惠民造紙坊、惠民印刷坊,還請陛下恩准。”
李世民聞言,雙眼頓時一亮,“張愛卿的建議非常好,此事朕準了,在修真坊興建三大工坊的事,朕就全權交給你了。”
“謝陛下信任!臣遵旨!”
“陛下聖明!”
殿內眾臣齊齊躬身行禮,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很顯然所有的大臣都看出來了,只要是利國利民之事,李世民肯定會大力支援,就算他們站出來反對也沒用,反而會給李世民心裡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文武百官一致同意,李世民非常滿意,當即一臉欣慰的摸了摸鬍鬚,隨後目光掃視殿內眾臣,緩緩開口說道:“工部尚書突愛卿,少府監孫愛卿,雍州長史楊愛卿,長安縣令韋愛卿。”
突屈通、孫堅、楊恭仁、韋忠孝立即出列,恭敬的拱了拱手,“臣在!”
“接下來在修真坊興建三大工坊的事情,四位愛卿要派得力之人配合張愛卿的工作。”
突屈通、孫堅、楊恭仁、韋忠孝齊齊拱了拱手,“臣等遵旨!”
李世民微微頷首,隨即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諸位愛卿,今日朝會到此結束,退朝!”
李世民右手一揮,抬腿走下了御臺,直接朝太極殿外走去。
“臣等恭送陛下!”
殿內眾臣齊齊躬身行禮,至此朔朝大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