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目光如炬,緩緩掃過殿內一眾大臣,“眾位愛卿,鹽政監新立,百事待興,當務之急便是要儘快組建僚屬,諸位皆為朝廷肱骨,若心中有合適的人選,切莫藏私,明日早朝儘可向朕舉薦。”
“張愛卿,明日早朝你也參加。”
“臣,遵旨!”
李世民點了點頭,繼續開口說道:“鹽政監成立後的主要任務就是儘快在全國各地生產精鹽,惠及我大唐百姓,諸位愛卿有什麼好的建議,都說說吧!”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率先向前一步,恭敬的拱了拱手,“陛下,依臣之見,可由朝廷出資,在各地興建官營製鹽作坊,選派得力官員監管,同時從民間招募有經驗的鹽工從事精鹽生產。”
“如此一來,既能保證精鹽的產量與質量,又可將製鹽之利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充盈國庫。”
長孫無忌話音剛落,中書令房玄齡出列,神色恭謹的說道:“長孫大人所言雖有道理,但臣以為民間製鹽坊根基深厚,驟然以官營取而代之,恐生事端。”
“不如朝廷與民間製鹽坊訂立契約,朝廷提供精鹽提煉技術,民間製鹽坊負責提供粗鹽和鹽工,雙方合作製鹽,利潤按比例分成,如此既能安撫民間,又能使朝廷獲利。”
尚書左僕射蕭瑀微微頷首,“房大人所言有理,不過老臣以為還需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監督契約的執行,防止製鹽坊偷工減料或者私自銷售精鹽,確保精鹽的品質與供應穩定。”
“……”
殿內眾臣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自己的建議和想法,李世民靜靜地聽著,目光在大臣們身上一一掃過,心中暗自思忖各方建議的利弊。
就在此時,一直沒有說話的兵部尚書杜如晦上前拱了拱手,“陛下,臣以為諸位大人所言皆有可取之處,但無論採用何種方式,都應以民生為本。”
“自從惠民製鹽坊成立以後,長安城的老百姓對精鹽的價格尤為關注,朝廷應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嚴格把控價格,切不可讓精鹽成為百姓的負擔,以免失了民心。”
李世民聽聞,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讚許之色,“克明所言極是,民生乃是國之根本,民心更是我大唐的立國之基。”
“朕在全國推廣精鹽的初衷便是造福百姓,任何有損百姓利益之舉,皆如飲鴆止渴,自毀根基,必須堅決杜絕。”
“陛下聖明!”
殿內眾臣齊齊拱了拱手。
李世民微微頷首,隨即將目光投向了張毅,緩緩開口說道:“張愛卿,說說你的建議吧!”
張毅連忙拱了拱手,“陛下,臣以為房大人建議與民間製鹽坊訂立契約合作製鹽的辦法可行。”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玄齡的建議甚合朕意,朕決定與民間製鹽坊合作製鹽,具體的合作細節由鹽政監全權負責。”
“陛下聖明!”
殿內眾臣再次拱了拱手。
“張愛卿,與民間製鹽坊合作製鹽,掌握精鹽提煉技術的鹽工至關重要,你要儘快在惠民製鹽坊培養足夠多的鹽工。”
“臣,遵旨!”
李世民點了點頭,“諸位愛卿,時辰也不早了,今天的議事就先到這,江夏郡王留一下,其他愛卿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殿內眾臣齊齊拱了拱手,轉身朝中華殿外走去……
張毅剛剛走出中華殿,房玄齡、程咬金、尉遲恭、秦瓊就向他圍了過來。
張毅連忙拱了拱手,“小子拜見四位伯父!四位伯父這是找小子有事?”
“哈哈哈……”
程咬金大笑一聲,隨即伸手拍了拍張毅的肩膀,“張小子,處默他們四個混小子去鹽政監上值的事,我們可就拜託你了,官職大小無所謂,只要讓他們有事做就行。”
張毅再次拱了拱手,“四位伯父放心,只要陛下主動相詢,小子一定舉薦,就算陛下不問,小子也會主動向王爺舉薦,有四位伯父的面子在,想來應該沒什麼問題。”
秦瓊點了點頭,神色溫和卻又帶著幾分期許,“張毅,懷道他們四個年輕氣盛,初入鹽政監,難免會有些毛躁,你多多提點他們,莫讓他們誤了正事。”
“秦伯父放心,小侄會讓四位兄弟先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然後再慢慢熟悉鹽政監的事務。”
“張小子,鹽政監不似軍隊,寫寫算算的肯定少不了,寶琳要是敢偷懶耍滑,你儘管教訓他,不用顧及我的面子。”尉遲恭道。
房玄齡也微微頷首,目光中滿是信任,“張賢侄,房俊性子直爽,自幼不喜讀書,就喜歡舞刀弄槍,在鹽政監裡若有得罪人的地方,還望賢侄能從中周旋。”
“四位伯父請放心,有小子在,定會幫助四位兄弟在其位謀其職 ,不負伯父們的期望。”
“哈哈哈……”
程咬金大笑一聲,再次伸手拍了拍張毅的肩膀,“好小子,有你這句話,俺們四個也就放心了,等他們四個混小子在鹽政監做出點成績,俺老程定要好好謝謝你。”
“程伯父言重了,這些都是小侄應該做的,日後若有需要小侄的地方,還望四位伯父莫要客氣。”
“……”
說話間,張毅和四位國公出了承天門。
“四位伯父,雍州發解試正在進行,我得儘快返回四門學考場繼續主持考試,就先走一步了。”
四位國公齊齊點了點頭,示意張毅趕緊去忙,張毅拱了拱手,快步朝不遠外的停車臺走去。
兩刻鐘後,張毅回到了四門學考場,見到張毅葉選文四人齊齊向他走了過來。
“四位大人,考試可還順利?”
盧承慶率先開口說道:“張大人,你進宮的這段時間,我們抓到了三個作弊的,總的來說還算是順利。”
葉選文點了點頭,“張大人,我曾主持雍州發解試多年,考場作弊的每年都有,這都屬於正常情況。”
五人一番交流之後,開始在六大考場繼續巡視起來。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
下午酉時,考試結束,參加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計程車子紛紛退出考場,參加秀才科、進士科、明經科計程車子則繼續留在考舍,等待明天的考試。
四門學的考場有葉選文四人監守,張毅也樂的清閒,直接坐馬車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