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章 遊街宣傳

武德九年。

九月初二。

晨曦初破,太陽緩緩從東方升起,柔和的日光從東方傾灑而下,為長安城勾勒出了一層淡淡的金邊。

長安城的老百姓紛紛走出家門,為了生計開始了一天的奔波,大街小巷中,腳步聲、交談聲、車轍聲互相交織在一起,偌大的長安城熱鬧起來了,處處洋溢著煙火的氣息。

崇仁坊。

張府的大門外,按照張毅的吩咐,李信領著一大群人正在此處集合,張府的僕人張平、張安、張康,侍女張喜兒、張靜兒、張桃兒就在其中。

剩下的人則是房府、程府、尉遲府、秦府的僕人、侍女、護衛,這些人聚集在一起就是為了宣傳天然居酒樓。

“諸位,今天是天然居酒樓正式宣傳的第一天,我來給大家分配一下任務,各府的護衛負責敲鑼打鼓,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接下來是各府的僕人,你們舉著廣告牌緊隨其後,最後是各府的侍女,你們負責給街上的行人發放傳單。”

“現在,你們各自拿好自己的東西,然後排成兩列縱隊,聽我的命令隊伍準備出發宣傳。”

李信一聲令下,護衛們扛起了鑼鼓,僕人們舉起了廣告牌,侍女們雙手拿起了厚厚的傳單,所有人很快就排隊站好了。

李信點了點頭,隨即大喊一聲,“出發!鑼鼓用力敲起來!”

“是!”

“咚咚鏘!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

衛士們大喊一聲,立即用力地敲擊著鑼鼓,巨大的鑼鼓聲瞬間打破了街道的寧靜,引得街上的路人紛紛側目。

僕人們雙手穩穩地舉著張毅精心設計的廣告牌,上面“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天然居酒樓,特色炒菜,美酒佳餚待君來”,“佳餚香滿天然居,小酌慢品解鄉愁”,“天然居內酒盈甌,舌尖之上韻長留”,“尋味長安,就來天然居,一口嚐盡人間珍饈”的字樣格外醒目。

侍女們則人人手持一沓沓傳單,整齊地站在隊伍末尾,眼神之中滿是興奮與期待。

隨著李信的一聲令下,宣傳隊伍緩緩向前行走,護衛們走得虎虎生風,每一步都踏出了十足的氣勢,那響亮的鑼鼓聲彷彿在向整座長安城宣告天然居酒樓的盛大登場。

僕人們步伐穩健,手中的廣告牌隨著他們的走動有節奏地起伏,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目光。

侍女們則面帶微笑,將傳單遞到路人手中,還不時輕聲介紹著酒樓的特色菜品和開業優惠。

隊伍所到之處,人群逐漸聚集,有的行人停下匆忙的腳步,仔細端詳著廣告牌。

有的人好奇地接過傳單,邊看邊與身旁的人討論,還有的孩子跟在隊伍後面嬉笑奔跑,被這熱鬧的氛圍感染得興奮不已。

一時之間,原本平常的街道變得熙熙攘攘,天然居酒樓的名號也隨著這宣傳隊伍的前行,迅速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中傳播開來。

長安城的老百姓哪裡見過這種新奇的宣傳手段,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訊息一傳十十傳百,估計用不了三天,整個長安城的人都會知道天然居酒樓。

“陳小郎君,我剛才聽人說天然居有什麼特色炒菜,我活了大半輩子,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世上還有什麼炒菜?你知道什麼是炒菜嗎?”

陳旭笑了笑,“範老伯,我也沒有見過炒菜,不過這紙上說炒菜是一種新的做菜方式。”

範老伯一臉不解的搖了搖頭,“新的做菜方式?陳小郎君,這做菜不都是煮、蒸、炙、煎、炸、膾嗎?這炒,怎麼個炒法啊?”

陳旭撓了撓頭,思索片刻後說道:“範老伯,我雖沒親眼見過炒菜,但我聽好多人都在議論炒菜,他們說這炒菜應該是先把食材切成小塊,然後在鍋裡放上油,用大火快速翻攪,您想想,那油可比水熱得快,保不齊能讓菜迅速熟透,還能鎖住鮮味呢!”

範老伯捋著鬍鬚,半信半疑的說道:“這……能好吃嗎?以往煮菜,湯湯水水的,滋味都在湯裡;炙烤之法,肉香四溢,可也得慢工出細活;這大火快炒,菜能入味嗎?”

兩人正說著話,忽然旁邊湊過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一臉興奮的說道:“範老伯,這您老就別操心啦!人家天然居敢這麼宣傳,定是有十足的把握。”

“我可聽說炒菜那叫一個香,炒出來的菜色澤鮮亮,味道獨特,說不定比咱們平日裡吃的那些個法子做出來的菜都要好吃。”

範老伯白了他一眼,“鄒鳴,你小子就會跟風,沒吃過的東西,哪能說得這麼篤定?”

鄒鳴嘿嘿一笑,“範老伯,您就是太保守了,現如今時代在變,這吃食也該變變花樣啦,等天然居開張,咱去嚐嚐,要是不好吃,我請您吃炙羊肉。”

就在此時,又有幾個路人圍過來,眾人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了炒菜的做法。

有人滿臉期待,盼著能嚐嚐鮮;有人和範老伯一樣,滿心懷疑,覺得傳統的烹飪方式才最靠譜。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街邊的氛圍愈發熱烈,而天然居酒樓的神秘面紗,在這熱烈的討論中,似乎也被掀起了一角。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我的天吶!這是迴文詩啊!如此絕妙的迴文詩,這天居然酒樓的文化底蘊夠深的啊!”

人群之中,忽然有人發出了一聲驚歎,人們紛紛發現了廣告牌上的這一句迴文詩,隨後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傳頌著這句詩。

“這詩寫得太妙了,正著讀、倒著讀都這麼有意境,看來這天然居不僅菜品新奇,連文化都這麼講究。”

一位教書先生模樣的老者輕輕的捋著鬍鬚,滿臉的讚賞。

“是啊是啊!”

旁邊一個年輕書生附和道。

“我原本以為天然居只是一家新酒樓,沒想到竟藏著這般文采,就衝這句迴文詩,開業的時候我也得去湊湊熱鬧,說不定在天然居,還能結識些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共品美食,同賦詩詞,豈不美哉!”

幾個孩童也在一旁有樣學樣地念著這句迴文詩,雖然不太懂其中深意,但也被這新奇的讀法逗得咯咯直笑。

“阿孃,這詩真好玩,我想去東市的天然居酒樓看看。”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扯著母親的衣角在撒嬌。

周圍的百姓們越聚越多,對天然居的好奇也愈發濃烈,有人開始猜測,這能想出如此絕妙迴文詩的酒樓,菜名會不會也別出心裁?

店內的裝飾又會是怎樣一番雅緻的景象?

類似的情景,發生在宣傳隊伍經過的每一條大街。

隨著討論的熱潮不斷升溫,天然居酒樓還未正式開業,已然成了長安城百姓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

長安城的老百姓滿心期待著,想要一探究竟,親身體驗天然居酒樓那獨特的魅力。

至此,張毅的遊街宣傳大獲成功,天然居酒樓一炮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