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市異聞詭案組。
死氣沉沉的辦公室,氣氛格外壓抑,除了丁諾噼裡啪啦的鍵盤聲,沒有任何聲響。
周遊滿臉愁容,省廳不斷施加的壓力讓他疲憊不堪;何鏘心神不定,這個案子跟那個組織的關聯讓他心氣浮躁;洛丹陽則一遍一遍的翻著卷宗,迫切的想要找出有用的線索;
“一個個愁眉耷拉眼的,不知道還以為你們詭案組出什麼事了呢?”
杜楓像是剛從外邊趕回來,就急匆匆的趕來了詭案組,棕黃色的外套後面還能看出滲出的汗漬。
“都把精神給我打起來,有什麼壓力這不是還有我給你們頂著。”杜楓拍拍何鏘的肩膀,慢悠悠地說道,“現在案子有什麼線索了?”
周遊捻滅了手裡的菸頭,答道:“水庫女屍範慧跟草原女屍於莉沒有任何關係,她們的家裡人也都說彼此不認識。”
“這情況跟三年前的情況一樣,兇手極大可能是無差別殺人。”
杜楓皺著眉頭思慮道:“那屍體呢?這具草原女屍遭到了破壞,是怎麼回事?”
洛丹陽回答道:“屍體上的掙扎性傷痕是死者求生自己造成的,其餘無發現傷痕,只是她的眼球被兇手整個的挖出,塞進去了棉花。”
“棉花?”
杜楓轉頭看向了何鏘:“小何,你是怎麼考慮這一點的?”
何鏘被杜楓的突然點名驚的一激靈,他還陷在那個組織跟這個案子會不會有關係的漩渦中無法自拔。
“我覺得兇手是為了洩憤。”何鏘說道,“死者在兇手還未行兇時醒來,甚至拼命地想要自救逃跑,差點讓兇手的計劃功虧一簣,這也引起了兇手的怒火,所以對死者下手,挖掉了她的眼睛。”
杜楓笑眯眯的盯著何鏘:“還有呢?”
“還有?”何鏘一愣,似乎明白了眼前這個男人的意圖。自己從發現這個案子會跟那個組織有關係開始就有些心神不定,可這樣的心神不定跟焦慮很可能會導致自己錯過很多重要的線索。
杜楓喊過了剛剛眯了一會的佟涵之,示意她將死者眼裡掏出來的棉花顯微鏡下的照片投到螢幕上,放大。
顯微鏡下的棉花纖維像無數根慘白的神經,在投影儀的光下泛著詭異的反光。
“這是死者眼裡掏出的棉花。”杜楓將佟涵之化驗完的棉花拿在手裡說道,“這種棉花乾淨、蓬鬆,有明顯二次加工的跡象。”
杜楓說到的問題正是周遊跟何鏘忽略的關鍵資訊。
此刻兩人才意識到他們整個詭案組都被十二生肖的詭異死法、十二星相的換命異聞及3年前的女子連環被殺案牢牢困住,已經掉入了固有思維,卻忘了專注眼前,忽略了拆分成獨立案子的本身。
看兩人陷入了沉默,杜楓知道自己話的目的已經達到。
“草原女屍於莉是這所有案子中唯一一具遭到破壞的屍體,這也就說明這是最容易找到關於兇手線索或者資訊的機會。”
杜楓深深地看了周遊與何鏘一眼,繼續說道:“這兩起案子是跟3年前的案子一樣,但它們也都是獨立的個體。你們可以把它們串聯到一起,但也要根據不同去區別對待。”
接著轉頭看向洛丹陽:“小洛,我知道三年前案子對你的影響,但也別因為這個影響忽略了你本身的思考。”
洛丹陽點點頭,仔細地摸索著那團棉花,開口道:“這是醫用脫脂棉,多用於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這類棉花纖維表面的脂肪成分是被去除掉的,內部纖維結構疏鬆,導致棉花有了更多的孔隙和通道,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能夠迅速吸收和儲存液體,使棉花越變越小。”
周遊開口道:“兇手是特意選了這種吸水力極強的棉花。”
“有怨恨也有不捨。”何鏘接上了周遊的話,“兇手既想隔絕死者的視線,又捨不得徹底毀掉這雙眼睛。他在害怕,怕被那雙眼睛永遠審判,但又想保留某種病態的‘完整’,保留著這雙對於他有特殊意義的眼睛。”
看著逐漸打破“十二生肖及3年前連環案”禁錮的三人,杜楓心裡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心裡暗暗想道:“異聞詭案組是自己一手成立的,什麼都強都好,就是有個大犟種組長,本想把心思靈巧的何鏘放過來讓兩人互補。可沒想到這個案子,認準了十二生肖殺人的周遊跟滿心探究那個組織的何鏘反而一起掉進了這個旋渦。”
杜楓不動聲色的看了佟涵之一眼,也多虧了她察覺到了周遊幾人的瓶頸,告訴了自己,自己才著急忙活的從省廳趕了回來。
“何哥,你說的保留跟審判是什麼意思呀?”江禹哲擅長的是偵查外勤,對這種動腦推理的事情實在是有些困頓。
何鏘解釋道:“人體眼球含水量能超過90%,水分充足,而棉花會隨著水分流失逐漸收縮。”
“當死者眼球在棉花包裹下慢慢乾癟,塞進眼眶的棉團反而會越來越貼合。”
“兇手是想讓死者永遠睜著眼?”洛丹陽也意識到了問題的所在,“隨著棉花在死者的眼睛裡乾癟貼合,死者的眼皮就無法合上。”
“睜著眼睛,卻什麼也看不見。”周遊說道,“兇手既怕死者看到自己,又不想讓死者安詳的離開。說明兇手很可能認識死者,所以他憤恨死者想要自救的行為,他熟悉死者,知道死者的眼神會刺痛自己,所以他洩憤的挖掉了死者的眼睛。”
這突然冒出來的線索讓所有人都精神振奮了起來,一掃之前的陰霾。
“組長、組長!”
一直在噼裡啪啦敲鍵盤的丁諾叫了起來:“你讓我查的道觀我查到了,還附帶了額外的價值喲,”
丁諾又開始油嘴滑舌了起來,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示自己的成果。
“3杯奶茶!”何鏘想都沒想的說道。
“好嘞。”
何鏘笑了笑:“小小丁諾,輕鬆拿捏!”
“明城下屬的環臺縣有個烏蒙山道觀,這個道觀建立於清末年間,曾經是整個滬東省所轄範圍內300多個道觀中香火最旺的道觀。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從千禧年間這個道館開始衰落,慢慢的也就無人問津了。”
“額外的價值呢?”
丁諾昂起頭說道:“何哥,你彆著急嘛。”
“你們看這個。”丁諾曬出了一個千禧年間論壇上釋出的帖子。
帖子上曬出的是一張破舊的黃紙,黃紙上用鮮血寫著一段內容,最後的署名是“烏蒙山道觀”,而那段內容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