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章 狄青南征平叛亂,黃氏受封土司始

時光倒轉至北宋慶曆年間,邕州城外的田野尚未開墾成如今的繁華模樣。那是狄青奉旨南征平定儂智高叛亂的歲月。彼時,儂智高以邕州為據點,聚眾反宋,自立為王。狄青受宋廷之命,率軍南下,兵鋒所指,直取邕州。

邕州,這座坐落在廣南西路的邊陲重鎮,自古便是漢、壯、瑤等多民族雜居之地。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邕州城的城牆尚顯低矮破舊,城內的街巷也多為泥濘小道,但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卻極為重要。邕江自西向東穿城而過,將整個城市一分為二,北岸地勢較為平坦,是商業貿易的中心;南岸則多丘陵山地,易守難攻,是天然的軍事屏障。然而,儂智高的叛軍如潮水般湧入,邕州城的寧靜被徹底打破。

儂智高,原本是廣源州的羈縻首領。他利用當地百姓對宋廷賦稅徭役的不滿,煽動叛亂,迅速聚集起一支數萬人的叛軍。叛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邕州城的百姓們在叛軍的鐵蹄下,流離失所,哭聲震天。儂智高更是自封為 “仁惠皇帝”,建立 “大南” 政權,與宋廷分庭抗禮。

訊息傳至汴京,宋仁宗大為震驚。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憂心忡忡。儂智高的叛亂不僅威脅到廣南西路的穩定,更有可能引發周邊地區的動盪。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宋仁宗決定派遣名將狄青率軍南征,平定叛亂。

狄青,這位出身寒門的將領,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勇猛的戰鬥風格,在西北邊境的抗夏戰爭中屢建奇功,聲名鵲起。他面容剛毅,身姿挺拔,儘管面帶黥痕,卻更顯其堅毅果敢。接到南征的命令後,狄青迅速集結兵馬,整頓行裝,準備開赴廣南。

黃進忠,黃氏家族的先祖,本是當地頗有聲望的豪強。黃氏家族在邕州城東世代居住,擁有大片肥沃的田地和眾多的族人。黃進忠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膽識和領導才能,他帶領族人在邕州城周邊開墾荒地,種植莊稼,發展商業,家族勢力逐漸壯大。

邕州城陷落後,黃進忠眼見儂智高的叛軍在城中肆意妄為,百姓們遭受著無盡的苦難,心中怒火中燒。他深知,若想恢復邕州的安寧,必須藉助官軍的力量。然而,在等待官軍到來的日子裡,黃進忠並未坐以待斃。

他召集黃氏家族的精壯男子,站在高處,望著眾人說道:“鄉親們,儂智高的叛軍燒殺搶掠,我們的家園已經支離破碎。如今,狄將軍即將率軍前來平叛,我們黃家男兒怎能袖手旁觀?我們必須站出來,協助官軍,奪回我們的邕州城!” 族人們被他的話語激發起滿腔熱血,紛紛響應。

於是,黃進忠率領著這支由族人組成的隊伍,日夜操練,準備與叛軍決一死戰。他們用木料和藤蔓製作盾牌,打造長矛、大刀等武器,還利用對地形的熟悉,挖掘陷阱,設定障礙。黃進忠親身示範戰鬥技巧,教導族人們如何在戰場上相互配合,以少勝多。

狄青的軍隊在經過長途跋涉後,終於抵達了邕州城外。望著這座被叛軍佔據了的城池,狄青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將其收回。然而,儂智高在城中早已做好了充分的防禦準備,城牆上箭矢如雨,城門緊閉,難以強攻。

就在狄青為攻城之事犯愁時,黃進忠帶領著黃氏族人前來請纓。他在營帳外高聲喊道:“狄將軍,我黃進忠願率族人協助官軍攻城,望將軍給我等一個機會!” 狄青聞訊,立刻命人將黃進忠請入營帳。

黃進忠進帳後,單膝跪地,抱拳說道:“將軍,我黃家世代居住在邕州城東,對那裡地形瞭如指掌。城東有一處山谷,乃是叛軍糧草運輸的必經之路。若能在那裡設伏,定能打亂叛軍的部署,為官軍攻城創造有利時機。” 狄青聽後大喜,他知道,黃進忠的加入將大大增加此次平叛成功的機率。

經過一番商討,狄青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他親自率領,繼續對邕州城進行牽制性攻擊,吸引叛軍的注意力;另一路由黃進忠帶領黃氏族人,前往城東山谷設伏,切斷叛軍的糧草供應。

黃進忠領命後,立刻帶領族人趕往城東山谷。他們利用夜色的掩護,在山谷兩側的山坡上埋伏起來。山坡上雜草叢生,巨石嶙峋,黃氏族人巧妙地隱藏在其中,等待著叛軍糧草車隊的到來。

次日清晨,叛軍的糧草車隊在一群士兵的護送下,沿著山谷中的小路緩緩前行。車隊行至山谷中央,黃進忠見時機成熟,大喝一聲:“動手!” 早已蓄勢待發的黃氏族人從山坡上衝殺而下,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叛軍士兵們措手不及,慌忙迎戰。黃氏族人憑藉對地形的熟悉和頑強的戰鬥意志,與叛軍展開激烈的肉搏戰。長矛刺向叛軍的胸膛,大刀砍向敵人的頭顱,一時間,山谷中血肉橫飛,慘叫聲此起彼伏。

黃進忠身先士卒,手持一把沉重的狼牙棒,衝在最前面。他的狼牙棒砸在叛軍士兵的身上,發出沉悶的聲響,瞬間將敵人砸倒在地。他一邊奮勇殺敵,一邊高聲指揮族人作戰。在他的帶領下,黃氏族人越戰越勇,逐漸將叛軍士兵分割包圍,逐一擊破。

經過一番激戰,叛軍糧草車隊被徹底摧毀,護送糧草計程車兵死傷殆盡。黃進忠的族人雖然也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但他們成功地完成了任務,切斷了邕州城叛軍的糧草供應。這一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宋軍計程車氣,同時也讓儂智高陷入了困境。

儂智高得知糧草被劫的訊息後,心中大驚。他深知,若不能儘快解決糧草問題,邕州城內的叛軍將難以維持。於是,他決定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部隊,出城迎戰狄青,試圖奪回糧草通道。

狄青在城外早已做好了準備,他佈下天羅地網,等待著叛軍的出擊。當儂智高的叛軍出現在視野中時,狄青立刻指揮宋軍發起攻擊。一時間,鼓聲震天,號角吹響,宋軍如潮水般湧向叛軍。

狄青身先士卒,騎著高頭大馬,手持長槍,直取儂智高。他在戰場上左衝右突,所到之處,叛軍士兵紛紛倒下。黃進忠帶領黃氏族人也從城東方向趕來,與狄青的軍隊形成了夾擊之勢。

叛軍在兩面夾擊之下,陣腳大亂。儂智高見大勢已去,只得棄城而逃。狄青乘勝追擊,率領宋軍攻克邕州城。城內的叛軍在宋軍的攻勢下,紛紛投降或被殲滅。邕州城終於重歸宋廷的統治之下。

叛亂平定後,宋仁宗對狄青和黃進忠的功績大加讚賞。黃進忠因協助平叛有功,被敕封為邕州土司,賜予黃龍門府邸。黃龍門府邸位於邕州城的中心地帶,規模宏大,建築精美。府邸內設有議事廳、兵械庫、糧倉等設施,黃氏家族從此開始了土司的統治,世世代代守護著邕州的安寧。

黃進忠在接受封賞後,深知責任重大。他積極協助狄青安撫百姓,組織災後重建。他下令減免百姓的賦稅,鼓勵農業生產,同時加強城防建設,修繕城牆和護城河。在他的治理下,邕州城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繁榮。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黃氏家族內部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問題。黃世顯的祖父黃定邦時期,因邊疆局勢多變,黃傢俬兵的操練和城防的修繕需要大量銀兩。黃定邦曾向宋廷上奏,請求撥付邊防銀兩,卻遭朝廷以 “冗費” 為由駁回。黃家無奈之下,只能自籌資金,這便成了黃氏與岑氏爭奪商稅利益的導火索。

黃世顯繼任土司後,為了籌集資金,暗中在市集徵收 “保護費”。這一行為引起了岑氏家族的不滿,雙方的矛盾日益激化。黃世顯的弟弟黃世昌對兄長的擴張政策頗有微詞,他常在私底下說:“黃家若一味爭利,終將引火自焚。” 黃世昌性格溫和,主張與周邊家族和睦相處,共同發展。他多次勸說黃世顯停止徵收 “保護費”,但黃世顯素來強勢,根本聽不進去。

黃世昌只能暗中蒐集市集商人被黃家盤剝的證據,以備不時之需。他秘密聯絡了一些受黃家 “保護費” 所苦的商人,讓他們記錄下每一次被徵收的金額和時間。他還派人監視黃世顯的親信黃四海,因為黃四海是黃傢俬軍中的一顆毒瘤,他不僅暗中操縱市集的商稅抽取,還與黑市商人私通,倒賣武器。

黃四海本是黃世顯的結拜兄弟,自幼一起長大,關係十分密切。黃世顯對他十分信任,讓他負責黃傢俬軍的日常管理。然而,黃四海卻利用職務之便,中飽私囊,幹起了見不得人的勾當。他與黑市商人勾結,將黃傢俬軍繳獲的武器以及一些走私武器倒賣謀利。市集上的老胡便是他的眼線,表面上對岑氏客客氣氣,暗地裡卻將岑傢俬兵的動向傳遞給黃家。

老胡本是黃家的佃戶,因黃進忠當年豁免了他的租賦,他便對黃家忠心耿耿。黃四海利用這一點,收買了老胡,讓他在市集上為自己收集情報。老胡在市集上經營著一家綢緞鋪,生意十分興隆。他利用自己的身份,與岑氏的商隊周旋,將岑家的一舉一動都彙報給黃四海。

然而,黃世昌的調查卻讓黃四海的罪行逐漸浮出水面。黃世昌在蒐集證據的過程中,結識了一位名叫林巧的女子。林巧是市集上的一名郎中,她的丈夫因無法承受黃家的 “保護費”,被黃四海的手下毆打致死。林巧懷著對丈夫的思念和對黃四海的仇恨,決定幫助黃世昌調查真相。

在林巧的幫助下,黃世昌找到了多名受害商販,他們紛紛拿出被徵收 “保護費” 的賬本和收據。黃世昌將這些證據一一整理,準備在適當的時機公之於眾,揭露黃四海的罪行,以此來警示黃世顯,讓他停止與岑氏的爭鬥。

與此同時,韋氏土司與交趾國的勾連也為邕州的局勢增添了更多的變數。韋氏先祖韋安邦,本是交趾國流亡貴族後裔。當年儂智高叛亂時,韋安邦的曾祖曾試圖聯絡交趾國,共圖邕州。卻因黃進忠的阻撓未能成事。韋氏雖被封為土司,但韋安邦心中始終懷揣著復國舊夢。這便成了韋家後人暗通交趾的根源。

韋天驕,韋氏現任土司,年輕而有野心。他暗中與交趾國的使者往來頻繁,謀劃在邊疆挑起事端。他希望藉助交趾國的力量,擴大韋氏的勢力範圍。然而,他的這些舉動並未逃過黃世昌的耳目。黃世昌在調查黃四海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韋氏與交趾國的勾連。他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或許能夠聯合岑氏,共同對抗黃世顯和韋氏的野心。

黃進忠的英勇事蹟,在邕州城口口相傳。他的長孫黃繼業,為紀念祖父功績,在黃龍門府邸外立了一尊鐵像。那鐵像高約兩丈,黃進忠身披戰甲,手持長弓,目視遠方,似在守望著邕州的安寧。每至黃昏,那鐵像的影子會斜斜投在城東的市集上,當地百姓便說,黃家先祖仍在庇護著這片土地。

然而,這庇護之下,暗潮湧動。黃世顯的親信黃四海,便是黃氏私軍中的一顆毒瘤。他暗中操縱市集的商稅抽取,還與黑市商人私通,倒賣武器。黃世顯對此並非全然不知,只是多年的兄弟情誼,讓他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殊不知,這正是黃氏與岑氏矛盾激化的隱患。

隨著時間的推移,邕州城的局勢愈發複雜。黃世昌的調查逐漸深入,黃四海的罪行即將被曝光;韋氏與交趾國的勾連也愈發緊密,邊疆的戰火一觸即發;岑仲昭的歸來,更是讓各方勢力的矛盾達到新的高潮。邕州的棋局,正處在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前夜,等待著各方勢力來揭開新的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