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聊得熱鬧,這邊黃區也輪到五人測靈根了。
潘迎春盯著水面自己引發的淡藍波紋,中品水靈根的測試結果像根刺紮在她心裡——她看向趙曜她們站的位置,還記得剛才她們引發的使整個翡翠湖變色的大現象,自己的平庸扎向自己,她無處釋放,只好看向柴春枝。
剛才柴春枝的靈根品質比自己還低,還現在她居然站在天字區,那麼高高在上,享受建在天上的房子,坐在餐廳的天上吃美食。
她們四個現在跟三個陌生人站在一起看上去聊得很開心,會不會在笑她潘迎春只夠格在黃區當人下人?
潘迎春還沒把手從水裡抽出來,她心裡想著事,就這麼任由手放在水裡,水面泛起三疊浪,每道浪尖都凝成半透明傘狀結構。
當第三把水傘在潘迎春掌心跳動時,湖底突然浮起十二枚珍珠狀水泡。
這些水泡在觸碰到傘緣時接連破裂,激起的漣漪讓檢測光幕數值穩定在【中品水靈根】。
對面的趙曜看到潘迎春的檢查結果,眼睛都瞪大了:“這傢伙的靈根在五人中不是最差的!”
“但她是五人中最菜的啊!”張蕾蕾也瞪大了雙眼:“比不上潘倩文和葉曉君一根,這兩人能越過我防守的門口闖進宿舍,有兩下子的。”
被她提到的兩人的靈根結果也各自浮現在她們頭上。
潘倩文測試時湖面異常平靜,直到檢測倒計時最後三秒才突然翻湧,湧起的浪花在半空凝成三叉戟形態,但尖端尚未成型就散作普通水霧。
記錄儀捕捉到短暫的能量脈衝,仍維持【下品水靈根】評級。
而當葉曉君掌心觸碰的湖水突然蒸發出環形氣浪,赤紅焰光從環形中心沖天而起,在五米高處凝成展翅火鳳形態。
鳳尾掃過處,十二琉璃樹自動啟用防火結界,光幕最終定格【上品火靈根】。
張蕾蕾一拍手:“我就說她們倆有兩下子的吧,那葉曉君居然是上品火靈根啊,咱們七個都不全是……”
她把後面的字嚥了下去,眼角餘光瞄了一下柴春枝和陳錦玉所在的位置。
至於候嘉琪和葉佳佳那邊,褐色靈氣流在候嘉琪指尖形成螺旋狀沙塵,沙粒在半空凝成不規則的六面體結構,當第六個面即將閉合時,沙體突然坍縮成金字塔狀,底座殘留的裂縫讓評級降至【下品土靈根】。
翡翠湖水在佳佳觸碰處泛起青綠色光斑,光斑延伸出五條枝狀紋路,其中最長的主枝在生長到二十厘米時停止延伸,末端分叉出三片殘缺的葉脈虛影,葉佳佳的最終評定【下品木靈根】。
五人的靈根測試完畢,三個下品,一箇中品,一個上品。
所有人都測完靈根了,劉組長率先帶領七星往翡翠靈湖的另一邊出口走去。
天字區七星後面跟著的是地區, 地區後面跟著玄黃兩區,嚴格按照階級順序來,每個隊伍旁邊都伴有剛才測靈根時的考官,確保隊伍的整齊。
學生們踏過晶砂鋪就的棧道,棧道盡頭收窄為一條藤蔓隧道,琉璃質感的枝條自發編織成拱門,葉片邊緣流轉著星砂般的冷光。
無數水晶鈴蘭懸垂而下,花蕊竟是液態化的藍寶石,偶爾有學生觸碰藤蔓會緩慢滴落星砂,在肩頭凝結成微型珊瑚礁。
廊道盡頭,趙曜掀開琉璃藤簾,瞳孔立刻被赤金色填滿。
整座場館像被嵌在火山口的青銅鼎,地面鋪滿六邊形蜂巢狀金屬板,每塊板縫間流淌著熔岩般的橙紅光流。
自然,熱浪隨著藤簾被掀開撲面而來,趙曜感嘆這藤簾居然還有隔熱效果,明明只是垂下來的植物根系。
場館正中央最引人注目的,是十座環形排列的青銅方鼎,每尊鼎高一米左右,鼎足雕著趙曜不認得的神獸在吃雲的紋路,鼎腹流淌著水銀般的光澤。
左邊巖壁嵌著數百個拳擊靶似的凸起物,每個靶心都在以特定頻率收縮膨脹,靶面覆蓋的透明膠質層下,流淌著液態金屬;
右邊側懸著三排金屬球,表面佈滿蜂窩狀緩衝層,球的對面立著刻滿刻度的青銅碑,碑頂懸浮著不斷跳動的數字;
"這裡叫千鈞殿。"劉組長帶著身後人走入測試區,"測的是你們筋骨血肉的原始力量。"
隨著他的解說,場館各處亮起全息引導標識:
左邊的【崩拳區】——定向破壞力,肢體末端的精準施壓。
西側拳靶群有很多圓形的靶子,拳靶的每個靶心都是液態金屬構成的同心圓環。
測試者用拳頭砸同心圓環,靶子受力就會向外擴散出波紋,波紋越多,力量越大。
波紋的擴散層數直接反映了力量的強度和集中程度。
也就是揮拳力。
中間的【扛鼎臺】——持續承載力,肌肉骨骼的耐力極限。
壓縮重量的方鼎,看著小巧玲瓏,實則每尊可增重千倍。
最輕的初階需扛起千斤閘,而最高階的隕鐵會釋放磁力倍增裝置,模擬九鼎壓身的洪荒之力。
跟舉重槓鈴一個意思。
右邊的【重錘區】——技巧性,力量轉動能的能力。
石級球陣:十二顆黑曜石質感的金屬球懸浮在磁軌上,球體表面嵌著壓力感應鱗片。
測試者助跑後用手將球擲出,球體沿青銅軌滑行撞擊刻度碑,碑面會炸開蛛網狀光紋——裂紋越密,動能越強。
簡單來說,打保齡球。
趙曜抬眉:“這都哪個程式設計師加的註腳啊。。。”
張蕾蕾笑道:“這麼大的基地組織,用這麼直白的語氣,誰捅的這麼大簍子啊……”
“天地二區的跟我來,玄黃的坐後面等。”劉組長領著七星,後面跟著地區百餘人走到最左邊的【崩拳區】。
趙曜回頭看,琉璃藤廊就跟體育館的通道一樣嵌入觀眾席裡,上面全是座位,但容量不大,要想坐玄黃區的上千人絕對擠不下。
趙曜把疑惑說出來:“有沒有覺得這個觀眾席的大小,給人感覺基地沒想過一下子收納那麼多新生的?”
張蕾蕾點頭道:“是啊,既然這個測試場地的位置不算大,為什麼又要讓大家一起湧過來測試,幹嘛不分上下午兩批呢?”
柴春枝說道:“我想,還是跟基地嚴重的兩極分化設計有關係吧。”
陳錦玉問道:“展開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