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
唐洪強趕緊向妻子做出噤聲的手勢,防止打擾陳飛的診治。
接著,他對小女兒和大兒子點頭示意。
隨後,他張口讓陳飛檢視。
陳飛掃了一眼他的舌苔,依然黃膩,但舌質趨向正常,不像之前那麼紅。
種種跡象表明,唐洪強體內的熾熱已漸平息,但還需收尾調理。
當然,最關鍵的是咳血的問題,陳飛得想個解決之策。
“近幾天,咳血次數有多少?每次量是多少?”
陳飛看完舌苔後,繼續詢問。
唐洪強見陳飛如此問,卻有些不知如何作答,因為他不想回答。
畢竟兒子和女兒在場,他不願讓孩子為此憂慮。
“我是醫師,我需要全面瞭解你的狀況,才能對症下藥。”
陳飛明白唐洪強的顧慮,但他仍需瞭解詳情。
患者和醫師的視角不同,自然有不同的考量。
“剛入院時每天咳血四五次,這兩日服用靈藥後每日不超過三次,量不變,依舊很多,手帕幾乎都被染紅了。”
唐洪強見陳飛真心關切自已的健康,便坦誠相告。
陳飛聞言點點頭:“好的,我明白了。”
顯然需要重新擬定藥方,之前的藥方已不適合當前的病情。
隨症施治,靈活施藥。
陳飛掏出羽毛筆,在藥方上沙沙地書寫起來。
人參三七粉二錢...
這種草藥不可或缺,它是虛弱者的力量之源。
人參三七粉,乃是神奇人參與神秘三七交織的粉末。
川貝母與浙貝母,各取三枚星辰之重,它們雖同屬貝母,卻因生於不同秘境,故而屬性各異。
川貝母猶如熾熱的熔岩,浙貝母則仿若幽靜的碧波。
橘絡如日落餘暉,兩枚;白芍如月華輕拂,兩枚;仙鶴草蘊含五枚靈石之力,蠶豆花三枚星塵,茯神汲取五枚夢境之精華。
再加上兩種需預先熬煮的藥材——石藥中的磁石,九枚靈魂碎片,玄石,六枚時光沙粒。
\"大姐,將這藥方送往煉藥堂,明日即開始療愈之旅。\"
\"我便不再打擾你們一家的團圓慶典,如有異狀,隨時召喚我。\"
陳飛以微笑傳遞藥方給中年婦人,隨後翩然離去。
婦人,即唐洪強的妻子,欲言又止,最終選擇讓陳飛離去。
其實她並無大礙,只想向陳飛表達謝意,感謝他對她和丈夫的悉心照料,尤其是那無微不至的神奇治療,令她深感感激。
當然,最關鍵的是,陳飛開出的藥方並非昂貴,他們的家庭足以承受其費用。
更何況,藥物已經開始見效,丈夫咳血的次數顯著減少,儘管血量未變,但已是好轉的跡象。
此外,丈夫現在夜晚能安睡,不再是整夜輾轉反側。
\"媽,這就是你說的那位奇蹟醫師嗎?\"
唐洪強的大兒子走近,抑制不住好奇地問道。
他望著剛才在病房裡身穿白袍的年輕醫師,不敢相信眼前這位年輕人比他還年輕。
然而,這位年輕的醫師竟是內科的主宰,並被母親稱為奇蹟醫師?
\"孩子,你父親的狀況,你最瞭解。\"
\"你看他現在,臉色明顯平和多了,胸悶與煩躁也減輕許多,最重要的是咳血次數大大減少了。\"
\"這些都是陳主任配製的神藥帶來的效果,才讓你的父親恢復至此。\"
\"況且他之前……\"
她在醫院陪伴期間,雖置身病房,卻也耳聞了陳飛近期的傳奇事蹟,治癒了許多危重病人。
更為重要的是,陳飛竟還擅長手術,甚至在一次未知出血的緊急手術中救回了病人。
\"這真是……\"唐洪強的大兒子驚愕得目瞪口呆,張著嘴卻不知該如何表達。
因為他無法理解,一個小小的郡醫院,竟隱藏著如此醫療奇才。
\"爸爸,你好點了嗎?\"
此時,唐洪強的小女兒唐苗,年僅十二歲,再也按捺不住,撲進了父親的懷抱。
唐洪強的臉上綻放出久違的笑容,擁抱著心愛的小女兒,輕笑道:\"當然想念,我的小丫頭,又長高了呢。\"
陳飛並未離開內科,因此他聽見了2號病房傳出的笑聲,那種團聚的幸福和歡樂,無比美好。
他發誓要守護這份美好,絕不會讓唐洪強的病情惡化下去……
陳飛在心中已悄然立誓,要在踏入高考的征途前,確保唐洪強從疾病的陰影中徹底解脫,痊癒到幾十年都不會復發的程度。
並非僅僅好轉,而是徹底康復!
四個月的時間,對於陳飛施展他的神奇醫術而言,已然足夠。當然,最終的結果還得看天命,若唐洪強的病情無法逆轉,他也只能接受現實。
身為醫師,特別是中醫藥的傳人,務必傾盡全力,剩下的便交由命運裁決。雖然醫者的宿命觀多少顯得有些諷刺,但這就是真相,只是真實的聲音有時刺耳,人們不願聆聽。
下午的時光平靜無波,內科與中醫應急小組尚無緊急狀況。急診科自不必說,兒科與婦科也一樣,即便在盛大的節日,它們也無法得到片刻安寧。
但陳飛的中醫應急小組尚未獲得干涉急診科、兒科和婦科的許可權,即便那些科室的病人生命垂危,沒有得到救治。除非他們主動求助,否則陳飛無權介入。
這或許是醫院中唯一略顯無情的規定,卻有利於管理秩序。若各科病患皆可隨意跨科室,恐怕醫院將陷入混亂。
陳飛沉浸於研讀古老的語文典籍,為即將到來的夏季高考做準備。這是全國首次大規模的夏季考試,不同於冬季的小試牛刀,那主要是面向貴族子弟。而這次夏季高考,才是真正的寒門才子舞臺。
能否一躍成龍,全在於此一搏。陳飛必須取勝,進入京都中醫藥大學深造。因為在當前的時代,京都中醫藥大學正處於黃金時期的巔峰,諸多日後聞名遐邇的老中醫,甚至國醫大師,皆雲集於此。
面對這些醫界泰斗,陳飛心中早已有無法抑制的激動。隨便提及其中幾位,恐怕眾人皆有所聞。首先是國醫泰斗秦伯末老先生,內科權威,外科亦有涉獵,尤其精通傷寒和內疾,且在醫學界享有極高的威望。可惜的是,秦老先生八年前已經離世,讓陳飛感到一絲遺憾,未曾有機會親見其人。
然而,京都中醫藥大學仍有眾多名家,如同為國醫的劉渡舟,生於20世紀初的他,對傷寒研究極深。儘管他的某些見解與主流理論有所差異,但他依然是臨床經驗豐富無比的老先生,對《傷寒論》的研究堪稱獨到。此外,還有王綿之、王玉川、陳慎吾、任應秋等諸多大師......
陳飛的目的地正是這所學院,他返回了古國的京都醫藥學院,這在未來的時空中將變為京都中草藥聖殿。
否則,陳飛並無理由涉足此地。
畢竟在這個時代,京大與青大才是學子們嚮往的聖地,能踏入這兩座學府之門,便是整個縣甚至全省的榮耀象徵。
夜幕降臨,七點的鐘聲敲響。
儘管天色深沉如墨,但千家萬戶的燈火猶如星辰閃爍,照亮了陳縣的每一寸土地。
門外,紅彤彤的燈籠高懸,孩童們的歡笑聲此起彼伏,他們身披厚實的棉袍,凍得雙頰緋紅,手中提著玉米杆製成的燈具,上面綁著裝有蠟燭的玻璃瓶。
這些便是孩子們的奇幻玩具,他們的“燈籠”,在夜晚中奔跑嬉戲。
不時有爆竹的轟鳴直衝雲霄,空氣中瀰漫著火藥的香氣,年味兒愈濃,勾起了陳飛對家的深深思念。
他想起了前世在滇境的陳氏家族,想起了父母和祖父;也懷念這個世界的大窪村,思念著母親徐賽風,父親陳愛國,還有那個口硬心軟的大哥,狡黠的二哥。
以及遠嫁至關山村的小妹陳燕。
此刻,陳飛立於醫館門前,翻閱了一下午的古籍醫學指南,令他有些眩暈,於是出門透氣。
藉著寒風的刺骨,感受著萬盞燈火的溫暖。
“陳兄,我們來了。”
就在這時,兩位身影從醫館外走入,向著陳飛迎面而來。
他抬頭望向他們,臉上洋溢位微笑,心中的那份孤獨感瞬間消散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