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8章 拜訪張居正

萬曆手指在輿圖上點了點:“閔卿說得倒也有道理。依愛卿之法,該當如何收服這片大陸?”

閔悉說:“臣以為,要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影響。遣人去傳授大明的耕作方式、畜牧養殖,教他們說漢話、習漢字、著漢服,甚至包括學習漢人的禮義廉恥等。”

萬曆皺眉:“此事恐有些難辦。愛卿以為,遣何人去合適?”

“陛下不必擔心,此乃百年大計,非一朝一夕能成。也無須刻意做什麼,只要鼓勵大明商人去南洋大陸掘金即可。咱們大明子民到了那處,便能影響當地土人的方方面面,待時機成熟,便在可在當地設行省,派遣官員去管轄,或者就在當地培養官員。”

雲霽補充:“閔大人所言極是。大明的商人如今已在南洋大陸開掘第一座金礦,他們在當地造屋修路,耕種養殖,如今已經帶動當地的三個土人部落在學習模仿我們大明人的生活方式,學我們種地養殖,那些土人也能為我們所利用,土人可以僱來為我們挖礦,他們種植的蔬菜糧食可以賣給我們。”

萬曆聽罷點頭:“如此甚好。朕便頒發政令,鼓勵商人去南洋開礦淘金。”

閔悉又說:“不過咱們大明需要遣水師將士前往,一來是為了保障大明商船不被海盜劫掠,二來也是為了保護當地的礦藏不被西洋人搶佔。”

萬曆也知道,想要有所收穫,哪能不付出代價,點頭應允:“這是理所應當的。”

萬曆看完輿圖,又去檢視了閔悉和雲霽進獻的貢品,不管是珍珠還是珊瑚,都是品相最好的。萬曆十分滿意,這些東西他自己肯定用不著,但是賞賜給後宮妃嬪以及大明官員是用得著的,閔悉和雲霽帶回來這些,也算是幫助他斂財了。

萬曆又跟他們討論起澳洲金礦的開採與稅收問題,雲霽在奏疏中已經把建議寫好了,當然也只是初步意見,具體的決策,則要內閣大臣們商討後才能確定。

中午萬曆給兩人賜了御膳,在宮中吃了午飯,又拉著雲霽和閔悉說了好久的南洋見聞,直到天色已晚,才放二人出宮。

此時衙門都下衙了,兩人沒有再去衙門,而是直接回了家。

回去的路上,閔悉同雲霽說:“也不知道陛下和張閣老鬧矛盾為的是什麼事,咱們也不好問。那我們要去拜訪張閣老嗎?”

比起萬曆,閔悉還是更關心張居正的狀況,畢竟按照原本的歷史走向,張居正這個時間已經不在了,可如今還活著,就意味著他已經把歷史的齒輪漸漸撬動了那麼一點。

於情於理,他都要去看望張居正,畢竟當初張居正是支援他們出使的,還說要努力支撐到他們回來。

可如今萬曆對張居正有意見,張居正稱病在家,他這個時候去探望張居正,會惹萬曆不高興嗎?但如果真不去,未免也太寒了張居正的心,閔悉自己這關也過不去。

雲霽顯然也有很多顧慮,他思忖良久,才說:“理當去看看的。只是不清楚朝中現在是個什麼狀況,明日我先去戶部跟尚書打聽一下具體情況,回來再做定奪。”

閔悉想了想:“要不明天我先去吧,你去不去再說。我去了解一下是個什麼情況,如果陛下和張閣老勢如水火,咱倆也不必都綁在張閣老的船上,留一條退路。”

雲霽聞言苦笑:“你這說的什麼話,咱倆從來都是同氣連枝,共進退的。豈能分開!”

閔悉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萬一我真因張閣老的關係被牽連,你得設法救我啊。”

“我是張閣老提拔上來的,張閣老如果有難,我哪能躲得過?我明日陪你一同去張府。”雲霽下定決心。

“此一時彼一時,你聽我的,你先別去,讓我先去。”閔悉把手壓在雲霽手背上。

雲霽看著他,過了許久,才點頭:“行吧,聽你的安排。”若是閔悉出了事,他絕不獨活,什麼扭轉大明朝的命運,他也不管了,反正就算曆史還朝原來的方向發展,頂多再過幾百年,他們還是會回到世界的頂峰。閔悉生活的那個時代也沒什麼不好。

閔悉哪裡料到雲霽是這麼想的,他已經在考慮給張居正帶些什麼禮物了。

回到家,天已經黑了,雲霖告訴他們,雲震和雲安來過,在家裡等了他們大半天,見天色晚了還沒回來,就先走了。

“他們是過來交代雲祥號的事的。我同他們說了,你倆剛回來,很多事情要跟朝廷和衙門交代,忙不過來,我讓他們先回去,等兩位兄長忙完了,再著人去請他們。”雲霖說。

雲霽欣慰地拍拍弟弟的肩:“不錯,不光長了個子,還會安排事了。”

雲霖笑得有些羞澀:“家中事多,我也長大了,想為兄長分擔一下。”

“很好。你長大了,有些事情確實可以早點學起來。不過現階段主要還是以學業為主。”雲霽說。

雲霖點頭:“我知道,大哥。”

他們離開家太久,許多事情都需要處理,朝廷的事,商行的事,還有閔悉負責的那兩個琉璃廠,以及做腳踏車的鐵匠鋪子。

但如今最要緊的還是朝廷的事,畢竟他們是朝廷命官的身份,此行的目的也是也是出公差,替朝廷出使南洋,先得把公事給處理好才行。

翌日閔悉和雲霽各自回衙門上衙,少不了要給同僚們帶禮物,根據親疏和品階的不同,禮物自然也是不同的:官職高的,關係好的,自然送的禮物就珍貴些,比如珍珠、珊瑚之類的,關係一般的則送一些歐泊、海螺貝殼之類的。再統一送一些福建的茶葉。

閔悉回來,衙門裡的同事都跑來跟他熱情地打招呼、聊天,跟他打聽南洋之行的經歷,一群人聽得津津有味。鴻臚寺的人雖然都跟外邦使臣打交道,但真離開過大明疆土的人沒幾個,最多也就是去去北邊的韃靼,所以對閔悉的經歷十分感興趣,也很羨慕。

當然如果真要讓他們乘船出海去出使,他們肯定又不會去了,這就是典型的葉公好龍。

鴻臚寺的大小官員平時來衙門也就是點個卯就離開,今天因為閔悉過來,大家一直捱到午時才離開,鴻臚寺上衙時間特殊,不提供伙食,要不然這幫人肯定拉著閔悉去廚房一邊吃飯一邊聊。

閔悉等大家都離開之後,也趕緊起身離開了。他找地方吃了個飯,然後讓馬車把自己送到張府。

到了張府,閔悉把自己的拜帖遞上,那門房看了之後:“來拜訪我家老爺?”

閔悉頷首:“是的,下官鴻臚寺左寺丞閔悉,剛從南洋出海回京。麻煩大哥幫我通傳一聲。”

那門房動作利索,很快就把拜帖遞了進去,沒多會兒,便有人出來迎接閔悉。閔悉對那人有點印象,是張府的管家。

那管家領著閔悉進屋,一邊走一邊說:“大人近來身體不適,已經許久不見外客了,夫人一聽說閔大人的名字,就趕緊讓我來迎接大人。”

閔悉一聽便問:“你家大人近來身體可好?”

管家幾不可聞地嘆息一聲:“年前病了一場,如今還在將養中。”

這點倒是在閔悉的預料之中,他雖然設法讓張居正避開了最終命運,但能偷來的時間終究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