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霽看了看周圍,然後說:“找個無人的地方說話。”
馮灝點頭,領著他去了一個空房間,說:“有要緊的事?”
雲霽把閔悉的想法說了:“他想借兩支火銃研究研究。”
馮灝笑道:“全真賢弟不是在鴻臚寺那個清水衙門嗎?怎麼又想起來要做火槍了?”
“他也不光研究火槍,那腳踏車也是他弄的。最先他其實是想去工部做個小吏的,誰料陰差陽錯,竟去了鴻臚寺。”雲霽說。
“也罷,鴻臚寺這個清閒衙門倒是適合他搗鼓這些東西。想要火銃是吧,我幫你借兩支吧。”馮灝說。
“借用的時間會比較長。我們還會拆開,可能沒法復原。若是損壞了,我照價賠償。”雲霽考慮得比較周到。
馮灝說:“可以。回頭借好了給你送去。”
隔了一天,馮灝親自帶著兩支火銃來到了雲家,雲霽還沒下衙,只有閔悉在家,馮灝將一個匣子交給閔悉:“你們要的東西我給你借來了,儘可能別弄壞了。”
“謝謝馮兄,我們一定會小心的,爭取將它們復原。”閔悉鄭重地接過匣子,放在了桌上。
“對了,喬至廉讓我告訴你們,明晚咱們一起吃個飯。雲霽答應了他做東,在雲祥酒樓。到時候你也去吧。”馮灝說。
閔悉滿口答應:“好!我回頭跟七哥說。”
馮灝問:“聽說你做了個可以不用馬拉的車,可以給我看看長什麼樣嗎?”
“好啊,我帶你去看。”閔悉領著他往前院去,一邊問,“喬兄回來述職,接下來應該高升了吧?”
“差不多吧,不過具體去哪裡還不知道。”
閔悉決定明天見到喬至廉,再問問他土豆、玉米和紅薯在米脂的推廣情況。
此時兩人已經到了前院,閔悉指著牆角放著的腳踏車說:“車就在那兒。”
馮灝驚奇道:“這雙輪車真奇怪,居然是前後輪子,輪子還這麼窄,這真能騎嗎?要怎麼騎?”
閔悉將車推出來,給他解釋了一下,然後又親自示範了一番。馮灝看到他騎著車在庭院裡轉來轉去,並且靈活地繞過花盆和門海,只覺得無比驚奇:“竟然還真能騎!我也想試試。”
閔悉說:“好,你騎的話,就到外面去吧,院子裡太窄,不方便學車。”
馮灝學車的時候,閔悉也沒去扶他,讓他自己慢慢摸索,他也是個武將,雖然身手不如雲霽,但總歸也摔不到他。馮灝花費了大約兩刻鐘,也終於馴服了這輛腳踏車。
“這腳踏車太好玩了,比騎馬有意思!”馮灝十分興奮。
“那還是騎馬威風。”閔悉笑道,“這腳踏車平時也就趕趕路,卻沒法衝鋒陷陣殺敵。”
“可是在京城內騎馬其實並不安全,要是有輛腳踏車,那就太方便了。還不用叫人照料馬匹。”馮灝說得很中肯。
閔悉笑著問:“這麼說,我如果做了腳踏車去賣,會有人買?”
“當然啊!這東西多有意思,達官貴人肯定會有興趣。到時候大家都會以擁有這麼一輛腳踏車而驕傲。你真打算做來賣的話,那就趕緊做,先給我預留一輛。”馮灝笑著說。
“好!等我做好了,第一批就先給你。”
馮灝對腳踏車愛不釋手,為了顯擺,他還騎著車去前門大街轉了一圈,自然又引起了轟動。好在他這人性格張揚,還穿著錦衣衛的官服,雖然被人行注目禮,還沒人敢圍觀他,他順利地從前門大街溜了一圈回到雲家。
雲霽已經回來了,馮灝還得意地炫耀了一下他騎車出去被人圍觀的熱鬧場面,雲霽表示懷疑,誰敢圍觀錦衣衛啊?不想要命了吧。
馮灝對腳踏車愛不釋手,末了還不想還車:“這個腳踏車太好玩了,再借我用兩天吧,過兩天給你們送回來。”
雲霽看向閔悉,閔悉笑著點頭:“可以,你騎去吧。不過這腳踏車承重有限,也比較脆弱,請替我愛惜一點。”
“沒問題,保準毫髮無損地給你送回來。”馮灝連馬都不要了,把馬留在雲家,自己騎著車回去了。
雲霽看著他的背影,說:“這傢伙肯定是想騎到衙門去跟同僚們顯擺的。”
閔悉說:“也好,提前給咱們做宣傳了,等第一批腳踏車出來,就不愁沒人買了。”去錦衣衛當差的,基本都是有家世和背景的官宦子弟,不缺錢,都買得起腳踏車,要不是產量跟不上,閔悉早已數錢數到手抽筋了。
晚上,閔悉檢查了大明的火銃,做工還是很精緻的,不過明朝的火銃不是燧發槍,需要另外點火,這就十分限制使用條件,颳風下雨都不太好使。
他和雲霽試了一下射程,發現火銃的射程也比不上簧輪獵槍。這兩種槍的子彈都用的是鐵砂,殺傷面比較廣,但是殺傷力不太強。
只是這種殺傷面並不是閔悉想要的,因為殺傷力不夠,在戰場上,就沒法重傷敵人,解除對方的戰鬥力。
這些,都需要改善。
翌日,閔悉和雲霽去雲祥酒樓跟喬至廉和馮灝等人會合,孫華也來了。距離與喬至廉上次見面已經五年,大家都到了而立之年,見面難免感慨物是人非。
黃土高原的風颳得喬至廉滄桑了許多,他看起來要比其餘幾個朋友明顯要老一些。
雲霽舉起酒杯:“明潔兄這幾年受苦了,我們敬你一杯!”
喬至廉笑了一聲:“多謝!我並沒有覺得多辛苦,只是做了些分內之事。”
大家碰杯喝了酒之後,一邊吃菜,一邊閒聊起來。離別這麼多年,人物的變化都很大,自然有說不完的話題。
喬至廉突然舉起酒杯,對閔悉說:“這杯酒其實我一直都想敬全真賢弟,你送的那些種子真是幫了我大忙。米脂山多地少,又幹旱少雨,自古便窮困,幾乎每年都要由朝廷撥賑濟糧才能勉強維持生計。全真給我帶的那些種子在當地播種下去之後,收成得到了明顯提升。到後面這兩年,已經無需向朝廷討要救濟糧了。”
閔悉聽到這裡,臉上露出笑容:“果真?那可真是太好了!”
喬至廉說:“謝謝你!我也是因為這事受到陛下嘉獎,陛下要調我去荊州任知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