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章 一根紅薯藤

閔悉站在花盆邊上,看著這麼一大盆紅薯苗,激動得難以言表,可他要怎麼才能跟雲霽說,這就是自己正在找的東西呢。

雲霽也注意到他站在那兒不動了,便問:“看到什麼了?”

閔悉蹲下來,伸手去摸紅薯葉子:“這個不知道是什麼?長得還怪茂盛的。”

雲霽連忙抓住他的手:“不認識的植物你別亂摸,當心有毒!”

閔悉只好收回手:“應該不至於吧,它長得也不奇特,顏色也不怪異,還沒有異味,一般這類植物都屬於無毒的。”

“你從哪裡得知的這些知識?”雲霽看著他。

“這是常識啊,我小時候聽街坊鄰居們說的。”閔悉說。

雲霽非常嚴肅地瞪著他:“不管怎麼樣,碰到不認識的植物,還是留心為上,別跟以前吃番柿子一樣冒失,那次幸虧是沒有毒,要是有毒,你有幾條小命也不夠往裡搭的。”

閔悉衝他呲牙一樂:“知道啦,我下次會注意的。這麼多植物,應該就有我們需要的,可惜也沒個懂行的人來問問。咱們是在這裡等生物學教授回來,還是先回去,以後再來?”

雲霽的眉頭也緊皺,他本以為跑了這一趟便可以一勞永逸,誰知道竟沒有懂的人在,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需要哪種植物。

閔悉戀戀不捨地看了紅薯一眼,真是不甘心啊,明知你就在這裡,卻不能把你帶走。

他在溫室裡轉了轉,又找到了種在盆裡的花生,但其他想看的並沒有,難不成英國人沒有把土豆種子和玉米種子帶回來?

閔悉在溫室裡轉了兩圈,都沒找到玉米和土豆,便出了溫室,打算去外面的植物園裡看一看。

從溫室出來,環顧了一下四周,閔悉便發現遠處有一些眼熟的植物,他趕緊往前走了幾步,果不其然,那是一小塊玉米地,種了大概十幾株玉米,這些玉米已經在開花結果了,看著鼓鼓囊囊的玉米棒子,應該是已經授粉成功了。

閔悉趕緊招手叫雲霽:“七哥你快來看,這是不是就是我們從格里利教授那兒要來的種子,只有兩棵的那種?”

雲霽走過來,上下端詳著玉米,露出驚訝的表情:“看葉子是有點像,不過這個葉子要大上許多,還有,它們能長這麼高嗎?”

“對啊,我也沒想到會長這麼高。這個難道就是它的果實?這麼一大株,就結這麼一個果子?”閔悉指著玉米棒子問。

雲霽瞪著玉米棒子看了許久:“它裡面是什麼樣子的?”他實在想象不出來。

閔悉回頭看了看米歇爾教授,沒在植物園裡看見他的身影,想必是進溫室去了。他趕緊扒開其中一根玉米棒子的外皮,給雲霽看裡面的玉米粒:“七哥你看,這麼大顆呢,比稻子和麥子都大多了。”

這根玉米已經成熟了,玉米粒授粉狀況良好,玉米粒整整齊齊地被裹在玉米皮下,雖然顆粒不如他後來看到的那麼大,但也非常飽滿。

雲霽看著整整齊齊的玉米粒,無比驚訝:“怎麼跟人的牙齒一樣排列整齊,一整根都是嗎?”

閔悉看了看,說:“好像裡面有個芯子,那些種子都長在芯子上。不過一株就結這麼一根的話,應該也不會比一株稻子的產量低。這麼大一個穗子呢。”

雲霽提醒他:“你趕緊把它復原吧,別讓人看出來異樣。”

閔悉將玉米皮包回去:“七哥,你覺得這個植物可以叫什麼名字?”

雲霽想了想:“既然種子是被包起來的,叫包穀或者包米都可以。”

閔悉笑起來:“我看行。”這不就是後世大家都叫的名字麼,確實是最通俗直觀的名字。

“不知道咱們種的那兩棵包穀有沒有結果,蓋爾和迭戈有沒有幫我們照料好它。”閔悉說。

雲霽看了看眼前的玉米:“不知道它熟透了沒有,要是熟透了,我們可以弄些種子回去。”

閔悉說:“一棵才結一個穗子,你不怕被人發現?”

“一個穗子裡面結了那麼多種子呢,每個穗子弄幾粒種子,他們能看得出來?”雲霽說。

閔悉笑起來:“七哥,你學壞了!”

雲霽一本正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要是能夠為咱們大明帶些有用的糧食作物回去,大明的百姓也多了一重保障不是嗎?”

“對,七哥說的沒錯。這種時候,哪怕是讓我做小偷,我也認了!”

雲霽看著他:“不用你去偷,我去。”

“可惜它們好像還沒熟透,過陣子再來就好了。”閔悉有些遺憾地說。

閔悉還想在植物園裡找到土豆的蹤跡,然而看了又看,並沒有土豆的蹤跡,連這裡都找不到土豆,那就只有一個可能,土豆還沒傳到英國。

如果在英國都找不到土豆,就只能去西班牙找了,那兒肯定能找到。最早資助哥倫布進行環球航行的是西班牙王室,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也奠定了西班牙稱霸海上的基礎。

很多美洲大陸的作物,都是西班牙的船隊帶回來的,然後再傳到歐洲其他各國。

西班牙跟英國比起來,那真是近在咫尺,又不用冒漂洋過海的險,說到底,還是他相信了費爾南多男爵說的,牛津大學的玻璃溫室收集了來自新大陸的各種植物,所以他才來到這裡。

費爾南多說的其實也沒錯,這裡的新大陸植物種類非常多,遠勝於他的玻璃溫室,可這些也並非完全是他想要的就是了。

雖然拂朗機和西班牙有摩擦,兩國之間也並未絕交,王室之間素有往來,哪怕只是表面功夫。民間也多有交流,費爾南多的表兄埃爾南德斯伯爵還欠了他們一個人情,他們去西班牙的話,想必也不會被為難。

想清楚這一點,閔悉對這裡的作物種子也不那麼執著了。

雲霽問:“那我們先回倫敦?過段時間再來?”

閔悉點頭:“好。我去叫米歇爾教授。”

閔悉再次進了玻璃溫室,看到米歇爾教授正在欣賞那些開花的仙人球。還別說,仙人球其貌不揚,渾身都是刺,它的花朵卻異常嬌豔,能開出紅橙黃紫等諸多顏色的花,花與植物形成巨大的反差。唯一遺憾的是,仙人球的花期只有短短一天,今天錯過,明天就沒有了。

閔悉見米歇爾教授沒注意到自己,便悄悄走到那盆紅薯藤前,從盆中拔了一根半米多長的藤下來,然後團吧團吧,塞進了自己的衣服外套裡。這才起身對米歇爾教授說:“教授,您看完了嗎?”

米歇爾教授轉過身:“你們都看好了?”

“是的,我們已經參觀完了。準備回去做飯吃,晚上請您來吃飯,就在我們住宿的旅館裡。”閔悉說。

米歇爾教授有些猶豫:“那多不好意思。”

“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感謝教授今天幫了我們這麼大的忙,讓我們這趟牛津之旅沒留下遺憾,我們可能明天就要回倫敦了。”閔悉說。

“這麼快就要回去了嗎?不再多玩幾天?”米歇爾教授有些意外。

閔悉笑道:“我們在倫敦開了一家餐廳,這次是關了門出來玩的,很多客人都等著來吃飯,所以想早點回去。”

“你們還開了餐廳?”

“是啊。教授要是去倫敦的話,我請您吃飯。”

“我還是自己花錢吧。”米歇爾教授擺擺手。

“不,還是我請您。”按照閔悉所瞭解的,一個教授一年的收入通常也就是三四十英鎊,雖然相較於普通人來說收入非常可觀,但用來在自己店裡吃飯,只怕不太夠用,何況米歇爾教授那麼愛買書,只怕身邊也沒多少餘錢。

米歇爾教授沒有再爭辯,他也未必真的會跑到倫敦去吃飯,要真去了的話,那就到時候再說。

閔悉回去之後,先上樓把紅薯藤收了起來,決定等回到倫敦後再讓雲霽知道。紅薯這東西生命力極其頑強,用藤條扦插就能成活,放上數天都不影響成活率。

就是這個時間有點晚了,已經八月了,英國這樣的氣候,現在插下去,不知道還能不能長出紅薯來,要是長不出紅薯,這藤條就白拿了,還得去西班牙找紅薯種。

晚上閔悉做了一桌子菜,請了米歇爾教授、安德森和丹尼爾一起吃飯。

受限於炊具,沒做什麼大菜,就簡單炒了幾個家常菜,也還是把大家給驚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