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常州離奇縱火殺人案5

九月的陽光斜穿過防盜網,在201室臥室的地板上投下菱形光斑。陳立峰的皮鞋碾過一塊燒焦的顯示器碎片,脆響驚飛了窗臺上的麻雀。距離案發已過去七天,空氣中仍漂浮著若有若無的焦臭味,像根拔不乾淨的魚刺卡在鼻腔裡。

"隊長,衣櫃裡有新發現。"法醫助理小林戴著白色手套,正跪在胡桃木衣櫃前。深棕色的櫃體在火災中倖免於難,唯有靠近衛生間的側板留下淺褐色的灼痕。

陳立峰湊近時,看見小林手中的強光手電正掃過衣櫃深處。在三層隔板的夾角處,一個長方形物體半隱在陰影裡,邊緣泛著暗褐色的漬跡——是個女士錢包,prada的雙三角標誌已被血漬浸透。

"現場勘查時沒注意到?"陳立峰皺眉。這次勘查的重點在衛生間和起火點,誰也沒料到兇手會在衣櫃深處留下痕跡。

小林搖搖頭,鑷子夾住錢包輕輕提起:"壓在疊好的羊絨衫下面,位置很隱蔽。血跡集中在錢包內側,表面反而乾淨。"他用放大鏡對準卡槽位置,兩道細長的血痕像被擦拭過的淚痕,"像是兇手行兇時,錢包從口袋裡滑出,蹭到了傷口。"

臥室的飄窗正對著後樓10層,陳立峰突然想起監控裡李坤的身影——他住在10樓,從這個角度看過來,201室的飄窗幾乎毫無遮擋。陽光在錢包金屬搭扣上折射出光斑,晃得他眯起眼:或許兇手行兇後,曾在衣櫃前停留過?

物證室的熒光燈白得刺眼,陳立峰盯著氣相色譜儀的螢幕,曲線在"人類dna分型"的峰型圖上跳躍。印表機吐出報告單的瞬間,他聽見小林倒吸一口涼氣。

"除了死者的血跡,還有另一個男性的dna。"小林的手指劃過"樣本編號y-07"的比對結果,"全國資料庫匹配到了,李坤,身份證號......"

陳立峰的指甲掐進掌心。那個在審訊室裡反覆擦拭鼻尖的中年男人,那個聲稱"修水管時留過指紋"的老實人,此刻正以資料的形式在報告單上尖叫。他抓起外套衝向停車場,輪胎在地面摩擦出尖銳的聲響。

李坤的住處是老小區的頂樓,爬樓時陳立峰的太陽穴突突直跳。敲門的瞬間,門內傳來慌亂的碰撞聲,像是什麼東西砸在地上。門開時,李坤正用袖口擦額頭,工裝褲口袋裡露出半截煙盒,菸絲灑在褪色的地板上。

"警、警察同志,又有什麼事?"他彎腰撿煙盒,手指在錢包形狀的凹痕處停頓半秒。陳立峰注意到他左腕內側有塊新結的痂,和錢包內側的血痕位置驚人地吻合。

審訊室的白熾燈將李坤的影子釘在牆上,他面前的錢包影印件被推過去時,喉結重重滾動。

"解釋一下,"陳立峰敲了敲照片,"你的dna為什麼會出現在受害者的錢包內側?"

李坤的手指絞住工裝褲腰帶,補丁邊緣的線頭被扯得歪斜:"可能、可能之前幫她家修水管,碰過她的東西......"

"修水管?"小林突然插話,調出維修記錄,"物業登記顯示,你 last time 進入201室是2013年12月,而錢包上的血跡形成時間在案發當天。"他舉起病理報告,"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顯示,這是新鮮血跡,和李曼莎的死亡時間完全吻合。"

房間裡靜得能聽見掛鐘的滴答聲。李坤的目光突然落在陳立峰胸前的警徽上,像被燙到般迅速移開。他的右手無意識地摸向左腕,結痂處的面板被摳得滲出血珠。

陳立峰突然想起現場的血跡分佈:衛生間是噴濺狀,說明受害者遭到襲擊時處於站立狀態;而臥室衣櫃附近的滴落血跡,軌跡顯示有人曾從衛生間走向衣櫃。兇手在行兇後,曾特意開啟衣櫃,把錢包藏在隱蔽角落——或許是為了隱藏什麼,又或許,是在混亂中留下了無法抹去的痕跡。

"李坤,"陳立峰放軟語氣,"錢包內側的血跡很淡,說明你當時傷口在滲血,卻沒有直接接觸錢包表面。"他抽出現場平面圖,"你把受害者拖進衛生間時,自己的手臂蹭到了她的傷口,血滲進了你的袖口,當你翻找錢包時,血透過布料沾到了內側......"

李坤的肩膀突然開始發抖,不是害怕,更像是某種緊繃後的崩塌。他盯著桌面上的水杯,倒影裡的自己扭曲成陌生的形狀:"我沒想殺她......真的,我只是想找點錢......"

物證室再次傳來訊息:錢包卡槽裡提取到半枚模糊的指紋,雖然被血跡覆蓋,但核心三角區的紋路與李坤的左手食指完全吻合。與此同時,現場衣櫃的側板上,一組新鮮的刮擦痕跡被熒光粉顯形——那是兇手藏匿錢包時,指甲劃過木板留下的。

"他進門時戴了手套,"小林分析道,"但在行兇過程中手套破損,或者血跡浸透手套,導致dna殘留。錢包的位置說明他熟悉房間佈局,知道衣櫃深處是個隱蔽的藏錢處——這不是臨時起意,是有預謀的搜尋。"

陳立峰盯著監控截圖裡李坤繞開主路的身影,突然意識到:這個聲稱"很少和鄰居打交道"的男人,其實早就透過觀察摸清了201室的結構。他知道張恪然的上班時間,知道李曼莎獨自在家的規律,甚至知道衣櫃的哪個角落可能藏著貴重物品。

再次提審時,李坤的工裝服換了件新的,卻仍在左胸口袋彆著三支圓珠筆。陳立峰把現場照片甩在他面前:衛生間的剪刀、浸滿酒精的布料、還有衣櫃裡那個帶血的錢包,所有線索像齒輪般咬合。

"你說修水管,"陳立峰指著照片裡的剪刀,"但這把剪刀是德國進口的,李曼莎上週剛從京東購買,你2013年怎麼可能用過?"

李坤的嘴唇動了動,終於低下了頭。他的聲音像浸了水的棉花:"我看見她把錢包放在衣櫃第三層......想著偷了錢包就跑,沒想到她轉身看見了我的臉......"

這句話讓陳立峰的後背繃緊。原來不是劫殺,是盜竊被發現後臨時起意殺人?但現場的縱火痕跡、偽造的簡訊,都顯示出精心策劃的痕跡。他突然想起張恪然的話:"曼莎從不在家放現金。"而李坤,顯然不知道這一點。

深夜的現場復勘,陳立峰獨自站在衣櫃前。手電筒的光掃過羊絨衫的褶皺,突然在夾層裡發現半張紙條——是李曼莎的字跡,寫著"給然然的生日禮物,藏在老地方"。老地方,應該就是這個衣櫃的隱蔽角落。

兇手誤以為這裡藏著現金,卻只找到一個空錢包。憤怒讓他失去理智,還是早就打算殺人滅口?陳立峰摸著側板上的刮擦痕跡,突然明白:李坤在行兇後藏匿錢包,不是為了偷錢,而是想偽造"劫殺"現場,卻在慌亂中留下了自己的血。

手機震動,是小林發來的訊息:李坤的銀行流水顯示,案發前他頻繁查詢"搶劫罪量刑標準",卻在案發後搜尋"故意殺人罪辯護"。這個細節像把手術刀,劃開了兇手的心理軌跡——從臨時起意到蓄意掩蓋,他在犯罪的深淵裡越墜越深。

離開小區時,陳立峰抬頭望向10樓。李坤的房間亮著燈,窗簾上映出一個靜止的剪影,像具被抽去靈魂的軀殼。夜風帶來焚燒垃圾的焦臭味,他突然想起現場那半份沒吃完的早餐——豆漿和油條還擺在餐桌上,而兇手進門時,或許就像個普通的訪客,笑著說"我來看看水管",然後舉起了染血的剪刀。

回到局裡,dna比對報告被釘在白板中央。李坤的照片旁邊,貼著錢包內側的血跡特寫:那兩道淡褐色的痕跡,不是偶然的觸碰,而是兇手與受害者在生死瞬間的殘酷交織。陳立峰拿起紅筆,在時間軸上標出8:25——李坤敲門的時刻,也是所有謊言開始崩塌的起點。

窗外,烏雲遮住了月亮。物證室的冷光裡,那個帶血的錢包靜靜躺在證物袋中,皮革紋路里嵌著的不僅是血跡,還有一個男人在深淵邊緣的最後掙扎。當他伸手觸碰衣櫃深處的瞬間,就已註定,所有的偽裝終將被正義的強光穿透,如同那些在魯米諾試劑下顯形的血痕,永遠無法被掩蓋。

為您推薦